含經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含經堂原文

昔歲上元過後來,即今依例此清陪。

事無不可過去者,心則安能頓忘哉。

燈火雖教答令節,杯棬仍復引餘哀。

慎終追遠宣尼訓,經義由來二語該。

詩詞問答

問:含經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含經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含經堂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七十八

2. 往年上元節後每至斯堂率有題詠故有閒餘節後到書堂例以新正有詠章之句

參考注釋

昔歲

去年;早年。《左傳·宣公十二年》:“昔歲入 陳 ,今茲入 鄭 ,民不罷勞,君無怨讟,政有經矣。” 唐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詩:“昔歲文為理,羣公價盡增。”

上元

(1).節日名。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也叫元宵節。《舊唐書·中宗紀》:“﹝ 景龍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與皇后微行觀燈。”《水滸傳》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節,好生晴明,黃昏月上,六街三市,各處坊隅巷陌,點放花燈,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登高》:“歲上元夜,寺僧燃燈遶塔奏樂,金光明空,樂作天上矣。”

(2).古代曆法名稱之一。《史記·天官書》:“其紀上元。” 司馬貞 索隱:“上元是古歷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積分,上求數千萬歲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會於子,謂之上元,以為曆始。”

(3).舊以六十年為一甲子,講陰陽五行的人以三個甲子共一百八十年為一周,稱其中的第一個甲子為“上元”。

(4).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唐 王勃 《七夕賦》:“ 上元 錦書傳寶字, 王母 瓊箱薦金約。” 唐 李白 《古風》之四三:“西海宴 王母 ,北宮邀 上元 。”

(5).指上天、太空。 唐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爐》詩:“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6).指帝王。 明 張居正 《壽嚴少師三十韻》:“握斗調元化,持衡佐上元。”

過後

(1) 往後

這個問題先這么解決,有什麼事,過後再說

(2) 後來

那件事我過後才知道

即今

今天;現在。 唐 高適 《送桂陽孝廉》詩:“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里人。” 宋 陸游 《連日有雪意戲書》詩:“壯歲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時,即今就去。”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過去

(1)

(2) 用在動詞後,表示反面對著自己

他把書翻過去,看書背面的價格

(3) 用在動詞後,表示失去原來正常的狀態

他氣得昏死過去

(4) 用在動詞後,表示通過

你這么不講面子,可太說不過去了

(5) 用在動詞後,表示離開或經過所在的地方(車從我身邊開了過去)

(6) 用在形容詞後,表示超過,多與“得”或“不”連用

你怎么也凶不過去她

燈火

泛指亮著的燈燭

令節

(1) 佳節,如元旦、春節等。也指最佳時節

八月中秋,正是賞月令節

(2) 高風亮節

杯棬

亦作“ 杯圈 ”。亦作“桮棬”。亦作“桮圈”。 1.一種木質的飲器。《孟子·告子上》:“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焦循 正義引《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 盧辯 註:“杯,盤盎盆盞之總名也。蓋桮為總名,其未彫未飾時,名其質為棬,因而桮器之不彫不飾者,即通名為棬也。”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器械雕琢,財用之蠹也……故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其為害亦多矣。” 唐 元稹 《獻滎陽公詩》序:“持杯棬而承澍,雨自滿而止,又安能測其霶霈之所至哉。” 唐 劉禹錫 《述病》:“視既分,則嚮時之僕已睆然執杯圈侍予於前矣。”

(2).《禮記·玉藻》:“母沒而杯圈不能飲焉。” 鄭玄 註:“圈,屈木所為,謂巵匜之屬。” 孔穎達 疏:“杯圈,婦人所用,故母言杯圈。”後因用作思念先母之詞。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父之遺書,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澤,不忍讀用。”《明史·后妃傳二·孝靖王太后》:“朕昔在青宮,莫親溫凊,今居禁闥,徒痛桮棬。” 清 顧炎武 《先妣忌日》詩:“無窮明發千年慨,豈獨桮棬忌日思。”

(3).猶杯酒。 宋 蘇轍 《早睡》詩:“杯棬相勤酬,往往見譏誚。” 明 高攀龍 《三時記》:“ 文山公 曾謁其祠,輒與二公杯棬酬酢。”

慎終追遠

終:指父母喪。遠:指祖先。謂居父母喪要盡禮節。祭祀要盡虔誠。《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終者,喪盡其哀;追遠者,祭盡其敬。——何晏集解引 孔安國

宣尼

漢平帝 元始 元年追謚 孔子 為 褒成宣尼公 ,後因稱 孔子 為 宣尼 。見《漢書·平帝紀》。 晉 左思 《詠史》詩之四:“言論準 宣尼 ,辭賦擬 相如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師友》:“ 互鄉 童子,當願接於 宣尼 ; 蘇門 先生,竟未言於 阮籍 。”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五》:“續 杏壇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養也。” 清 惲敬 《前光祿寺卿伊公祠堂碑銘》:“入聖之要,下學上達, 宣尼 所傳,存之存之。”

經義

(1) 經籍的義理

明經義諳雅故。——清· 袁枚《祭妹文》

(2) 科舉考試的一種科目,以經書文句為題,應試者作文闡明其中義理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詩詞推薦

  • 十二時/憶少年

    佚名宋代〕珍符錫佑啟真人。儲思在斯民。勤勞日升萬物,皆入陶鈞。收威柄,更法令,鼎從新。東風吹百卉,上苑正青春。
  • 觀孫兒戲感懷

    司馬光宋代〕我昔垂髫今白頭,中間萬事水東流。此心爭得還如爾,戲走階前不識愁。
  • 會稽頌馬太守廟

    諸葛興宋代〕書畀姒兮力溝洫,民奠居兮勤稼穡。降嬴劉兮言水利,嘉鄴渠兮夸鄭國。慨元光兮瓠子決,彼鄃封兮河之北。悼一
  • 贈孫花翁

    翁甫宋代〕我生頭髮未燥時,花間已歌花翁詩。我發既長今漸白,猶見花翁好顏色。舉酒祝翁壽百年,我為詩孫戲翁邊。
    含經堂原文_含經堂的賞析_古詩文
  • 歸田三首

    白居易唐代〕人生何所欲,所欲唯兩端:中人愛富貴,高士慕神仙。神仙須有籍,富貴亦在天。莫戀長安道,莫尋方丈山。西京
  • 即事

    許月卿六宋代〕桑枯行行秋又夕,芭蕉葉葉雨和風。古今陵谷休回首,洗眼師門桂影濃。
    含經堂原文_含經堂的賞析_古詩文
  • 友人銅雀台硯

    釋永頤宋代〕異物留傳因好古,南來篋笥伴一琴。漳河流水去無已,魏主荒台久廢深。往日奸文須九錫,今朝片瓦尚千金。所嗟
  • 寄六湖陳如晦

    趙汝騰宋代〕琴劍前時為我來,志同道合味悠哉。每憐一水馬頭險,惜放斯人鷁首回。魯語手箋應畢卷,汾亭指授想多材。不知
    含經堂原文_含經堂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崔判官赴歸倅

    齊己唐代〕白首從顏巷,青袍去佐官。只應微俸祿,聊補舊饑寒。地說丘墟甚,民聞旱歉殘。春風吹綺席,賓主醉相歡。
  • 題唐師善洪崖圖

    方回宋代〕太白尚不識,洪崖焉肯來。一蹇五獠奴,奸人之所為。得非成方前,獨地雋不疑。至今好仙者,猶為圖畫欺。
  • 再賦頌二首

    韓維宋代〕陽景朝來釋凍凘,水邊林下好追隨。靈山一會何曾散,莫學時人語別離。
  • 梅花

    王允皙清代〕茆屋蒼苔豈有春?翛然曾不步逡巡。自家淪落猶難管,只管吹香與路人。
  • 邵伯道中·其二

    方燕昭清代〕粼粼春水淨無煙,兩岸人家斷復連。回首廣陵看不見,數聲鳴雁夕陽邊。
  • 警急(時高公適領西川節度)

    杜甫唐代〕才名舊楚將,妙略擁兵機。玉壘雖傳檄,松州會解圍。和親知拙計,公主漫無歸。青海今誰得,西戎實飽飛。
  • 醉蓬萊·壽陳子宣父七十

    王立道明代〕初日上珠簾,乳燕雙飛,垂楊風軟。遊絲捲盡,有鶯聲嬌囀。綠遍東城,紅稀南陌,偏稱人游衍。花外樓台,柳邊
  • 新構鍊石閣子惠山傍秋日與華闇脩夜話

    田狩龍明代〕豁然山氣清,秋色晃人目。葉脫樹愈古,依山結矮屋。中有酌泉人,著書雙鬢禿。忽聞剝啄聲,巾車訪空谷。後園
  • 出池藕花

    黃庭堅宋代〕惜絲不肯織宮鞋,花月仙人謫下來。河伯借泥封玉腕,風神翻浪沃香腮。無房不許僧歸宿,有蓋嘗令鷺自開。何事
    含經堂原文_含經堂的賞析_古詩文
  • 楊公明徐志可貽詩次韻荅之·其一

    吳當元代〕几杖曾陪上玉京,幾回聽漏酒初醒。琳琅春盍朝天佩,雲母時開迎御屏。銀瓮賜餘蓮子白,金魚恩重荔枝青。不才
  • 滿庭芳

    馬鈺元代〕師如子產,我似嘉魚。兒孫有若校人。放者慈悲,烹者何其不仁。恩讎復當別辨,棄怨親、參從師真。修大道,免
  • 寄家書

    佚名宋代〕南軒北牖又東扉,取次園林待我歸。當路莫栽荊棘草,他年免掛子孫衣。
含經堂原文_含經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