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亭宴煞原文
雖然是罷干戈絕士馬無征戰。
你索與他演鎗刀輪劍戟習弓箭。
則要你堅心兒向前。
你去那寨柵內莫憂愁。
營帳內休懼怯。
陣面上休勞倦。
老千戶做拜辭科云:則今日拜辭了哥哥。便索往夾山口子去也。
正末云:兄弟。你穩登前路。
老千戶云:左右那裡。將馬來。做上馬。
科云:哥哥。慢慢回去。
正末唱:則你那疋馬屹蹬蹬的踐路途。我獨自個氣丕丕歸莊院。
老千戶云:俺哥哥你還健著哩。
正末唱:我可便強健殺者波活的到明年後年。
老千戶云:待我到那𥚃。便來取哥哥。
正末唱:你待要重相見麵皮難。
帶云:兄弟。唱:咱兩個再團圓可兀的路兒遠下。
詩詞問答
問:離亭宴煞的作者是誰?答:張觀光
問:離亭宴煞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離亭宴煞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問:張觀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張觀光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元曲選 虎頭牌 第二折
參考注釋
雖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魯迅《故鄉》
(2) 雖然如此,雖是這樣;即使這樣
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墨子·公輸》
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戰國策·魏策》
干戈
乾與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戰爭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記·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化干戈為玉帛。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 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士馬
兵馬。引申指軍隊。《漢書·西南夷傳》:“陰敕旁郡守尉練士馬,大司農豫調穀積要害處。”《北齊書·高乾傳》:“乃率 河 北流人反於 河 濟 之間,受 葛榮 官爵,屢敗 齊州 士馬。” 元 無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俺則見田野田疇,禾苗豐茂。登場後,鼓腹歌謳。現如今無士馬,絶征鬭。”《警世通言·計押番金鰻產禍》:“時遇 靖康 丙午年間,士馬離亂。因此 計安 家夫妻女兒三口,收拾隨身細軟包裹,流落州府。” 清 張際亮 《傳聞》詩:“ 翁山 士馬傷亡盡, 支海 夷獠笑舞來。”
征戰
出征打仗
千里征戰
劍戟
泛指武器。《國語·齊語五》:“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 唐 韓愈 《南山詩》:“參參削劍戟,煥煥銜瑩琇。” 宋 范仲淹 《鑄劍戟為農器賦》:“兵者兇器,食惟民天。出劍戟而鑄矣,為稼穡之用焉。”
堅心
(1).堅定的心志。 唐 孟郊 《擇友》詩:“若是傚真人,堅心如鐵石。” 趙朴初 《百字令·延安禮讚》詞:“爭話薪膽堅心,江河浩氣,巖穴神州小。”
(2).猶一心。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四折:“我只待堅心招你做新郎。”
向前
先前,以前
不似向前聲。——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憂愁
憂慮愁苦
憂愁滿面
帳內
軍幕中的將佐。《北齊書·張保洛傳》:“及 高祖 起義, 保洛 為帳內,從破 尒朱兆 於 廣阿 。”《隋書·百官志下》:“王公已下,三品已上,又併有親信、帳內,各隨品高卑而制員。”
懼怯
恐懼;害怕;膽怯
她露出了愁苦懼怯的面容
面上
(1).指墳土之上。 唐 杜甫 《不歸》詩:“面上三年土,春風草又生。” 仇兆鰲 註:“面上,墳土之上。”
(2).情面;面子。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二折:“大嫂,凡百的不是,我則看著你的面上,著院公送孩兒學堂里去來。”《水滸傳》第十一回:“ 柴大官人 面上,可容他在這裡做個頭領也好。”《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客人可看平日鄰舍面上,到家説知此事,一來救了奴家出去;二來脫清了 楊二郎 。”
(3).方面。《說唐》第二九回:“ 羅成 便從懷中取出,老夫人接過一看,不覺墮下淚來,叫聲:‘我兒,你母親面上,只有這點骨肉。’” 茅盾 《子夜》八:“這個姓 趙 的雖則精明,女人面上卻非常專心,女人的小指頭兒就可以挖出他肚子裡的心事!”
勞倦
疲勞。《史記·東越列傳》:“是時樓船將軍 楊僕 使使上書,願便引兵擊 東越 。上曰士卒勞倦,不許。”《醒世恆言·白玉娘忍苦成夫》:“那 張進 因在路上鞍馬勞倦,卻又受了些風寒,在飯店上生起病來。” 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我已經幾乎復元,寫幾千字,也並不覺得勞倦。”
千戶
(1).即千戶侯。《戰國策·秦策五》:“ 秦王 大悅, 賈 封千戶,以為上卿。”
(2).古代武官名。《宣和遺事》利集:“掌騎吏千戶,姓 幽西 ,名 骨碌都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同里有個姓 繆 的千戶,與他從幼往來相好。”參見《續文獻通考·職官七》。
(3).特指富農。《革命民歌集·百戶跟我走》:“‘萬戶’欠我錢,‘千戶’不管閒,‘百戶’跟我走,月月八塊錢。” 蕭三 註:“萬戶指地主,千戶指富農。”
拜辭
辭別;告別——用作敬詞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哥哥
(1) 稱同父母或父母一方所生比自己年長的男子。對同輩男子的尊稱
(2) 像大哥或比作大哥者
(3) 亦作“哥哥兒”。對年輕人的稱呼
那捉笊籬的哥哥吃打了。——《古今小說》
(4) 對父親的稱呼
奶奶!我接爹爹去來。(正旦雲)…你哥哥這其間未是他來時節,怎抵死的要去接。——元· 白樸《牆頭馬上》
便索
就;就要。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既然夫人不與,小生何慕金帛之色……只今日便索告辭。”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小生也去院裡做一番子弟。今日約了朋友弟兄,便索去走一遭也。”《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一到家中,此事便索罷休,悔之何及。”
山口
連綿的山嶺中間的較低處
唐古拉山口
正末
元 雜劇里扮演男主角的腳色行當,相當 明 以後戲劇里的“生”。 元 關漢卿 《魯齋郎》楔子:“正末扮 張珪 引祇候上。” 元 馬致遠 《任風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兄弟
(1)
(2) 專指弟弟
(3) 男子自稱
前路
(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歲月或未來的歲月
茫茫前路
左右
(1)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台左右,紅旗迎風飄揚
(2) 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身邊
在帝左右
(4) 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資治通鑑·唐紀》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史記》
(6) 反正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續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