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平遠台原文
二十餘年泛海萍,古台名勝始重登。
身如方外逃虛子,心似人間有發僧。
雁帶寒來紅入葉,梅驚秋老綠侵藤。
日斜酒盡山門晚,千樹松濤瀉佛燈。
詩詞問答
問:游平遠台的作者是誰?答:李廷美
問:游平遠台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游平遠台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廷美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廷美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蒸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四百四十五
參考注釋
泛海
亦作“泛海”。乘船過海,渡海。《宋書·朱脩之傳》:“﹝ 朱脩之 ﹞泛海至 東萊 ,遇猛風柁折,垂以長索,船乃復正。”《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朝鮮 國王上表告急,天朝發兵泛海往救。”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修黎 ﹞偕其友乘舟泛海,而暴風猝起,益以奔電疾雷,少頃波平,孤舟遂杳。”
名勝
以古蹟或風景著名的地方:山水名勝|名勝古蹟。方外
(1) 世俗之外,舊時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彼遊方之外者也。——《莊子·大宗師》
(2) 邊遠所在,異域
逃虛
逃避世俗,尋求清靜無欲的境界。 宋 王安石 《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之二:“白日憶君聊遠望,青林嗟我似逃虛。” 宋 王十朋 《自鄂渚至夔府途中記所見一百十韻》:“孺子《滄浪曲》,漁人《欸乃謡》。逃虛音可喜,得雋語同囂。” 明 文徵明 《次韻施膚庵先生夏日讀佛書》:“解脫煩勞初見性,悟空諸妄欲逃虛。”
人間
指整個人類社會;世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宋· 沈括《夢溪筆談》
驚秋
(1).秋令驀地來到。 唐 韋應物 《府舍月游》詩:“橫河俱半落,泛露忽驚秋。” 唐 無名氏 《落葉賦》:“見一葉之已落,感四序之驚秋。”
(2).喻迅速凋零衰敗。 宋 蔡襄 《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壯年雙鬢已驚秋。” 宋 蘇轍 《次韻王適送張耒赴壽安尉》:“緑鬢驚秋半欲黃,官居無處覓林塘。”
山門
(1) 佛寺的大門
(2) 指佛教
松濤
風吹松林,松枝互相碰擊發出的如波濤般的聲音
松濤陣陣
一陣涼爽的夜風吹過,群山上松濤光涌澎湃。——姚雪垠《李自成》
坐在路旁的對松亭里,看看山色,聽聽流水和松濤。——《泰山極頂》
佛燈
供於佛前的燈火。 宋 蘇軾 《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詩之一:“農事未休侵小雪,佛燈初上報黃昏。”《西遊記》第十七回:“萬籟聲寧,千山鳥絶。溪邊漁火息,塔上佛燈昏。” 清 龔自珍 《一痕沙·錄言》詞:“高閣佛燈青,替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