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途原文
世途若戈矛,達人自宜淑。
春日玩春桃,秋時賞秋菊。
閒來與客談,興至取書讀。
渴飲溪頭水,飢餐瓶中粥。
即此可忘憂,世人奚碌碌。
黃農不復生,誰為大化育。
此身當自珍,毋為世所辱。
詩詞問答
問:世途的作者是誰?答:趙公豫
問:世途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參考注釋
世途
同“ 世塗 ”。 唐 李白 《古風》詩之五九:“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嶮巇。”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一折:“自家無運智,卻道世途艱。” 清 周亮工 《皖江與文燈岩》詩之三:“世途真坦易,吾道自飄搖。”詳“ 世塗 ”。
戈矛
(1).戈和矛。亦泛指兵器。《詩·秦風·無衣》:“王於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 漢 張衡 《東京賦》:“戈矛若林,牙旗繽紛。”《後漢書·孔融傳》:“ 建安 元年,為 袁譚 所攻,自春至夏,戰士所餘裁數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接。 融 隱几讀書,談笑自若。” 清 顧炎武 《廣昌道中》詩之一:“出車日轔轔,戈矛接江裔。”
(2).武士;軍隊。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詩:“此府雄且大,騰凌盡戈矛。”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三折:“喒囑付您箇 張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統戈矛,今番不是強誇口。”
(3).戰爭;衝突。 唐 王昌齡 《箜篌引》:“便令海內休戈矛,何用 班超 定遠侯 。”《 * 詞話》第一回:“雨意雲情不遂謀,心中誰信起戈矛。” 清 孫枝蔚 《譏老翁》詩:“豈無貧親戚,視之若贅瘤。還聞骨肉間,往往生戈矛。”
達人
樂觀豁達的人,行事不為世俗所拘束的人;顯達的人
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 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春日
(1).春天;春季。《詩·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唐 寒山 《詩》之六十:“ 洛陽 多女兒,春日逞華麗。” 管樺 《故鄉》:“我被這春日的太陽曬得發熱。”
(2).春天的太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雖壅之以黑墳,煖之以春日,猶不救於枯槁。”《晉書·樂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澗》詩:“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春》:“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
春桃
短篇小說。許地山作。1934年發表。農村姑娘劉春桃與李茂結婚,當天因兵禍逃難失散。春桃獨自一人逃難至北平,途中與難民劉向高相識,兩人相依為命,以撿破爛為生。李茂逃至東北,參加義勇軍,在戰鬥中失去雙腿,後流浪北平街頭,偶遇春桃。春桃將李茂接回家中。向高為使春桃夫妻團圓,悄然出走,李茂為了成全春桃和向高,上吊 * 。最後李茂被救,向高也回來,三人和睦相處。
頭水
(1) 質量最好的
頭水貨
(2) 新器物第一次使用
(3) 第一次用水洗
這衣服剛洗了頭水就短了好多
(4) 指第一遍澆地的水
地已澆過頭水
(5) 用在頭髮上的液體化妝品
即此
就此;只此。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庶幾遺悔尤,即此是幽屏。” 清 李漁 《奈何天·師捷》:“好一個山名。鳳為百鳥之王,又是祥瑞之物,即此就是佳祥了。”
忘憂
(1).忘卻憂愁。《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夫酒忘憂,故能消之也。” 唐 張說 《喜度嶺》詩:“見花便獨笑,見草即忘憂。”
(2).萱草的別名。 唐 陳子昂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詩:“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本草經》云:萱,一名忘憂。” 元 錢抱素 《瑣窗寒·題玉山草堂》詞:“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虛悄。” 清 黃宗羲 《小園記》:“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憂、含笑。”
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宋· 周敦頤《愛蓮說》
碌碌
(1) 多石頭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平庸無能
碌碌庸才
(3) 忙碌,有許多事要做
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紅樓夢》
(4) 車轉滾動聲
黃農
黃帝 、 神農 的合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棲逸》:“上陳 黃 農 玄寂之道,下考 三代 盛德之美。” 清 唐孫華 《贈南翔醫士王燦英》詩:“方術本自 黃 農 始,誰其繼之 鵲 與 陀 。” 王闓運 《哀江南賦》:“德希盛於 黃 農 ,賢夢求於 方 虎 。” 沉礪 《晞髮一首示亞子》詩:“ 黃 農 今不作,草木總含腥。”
大化
(1).謂化育萬物。《荀子·天論》:“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
(2).謂人生的重要變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
(3).指生命。 晉 陶潛 《還舊居》詩:“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 明 唐寅 《劉太僕墓志銘》:“大化奄忽,投軌泉途。”
(4).指宇宙,大自然。 三國 魏 曹植 《九愁賦》:“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攸遭。” 晉 陶潛 《神釋》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清 周亮工 《歲暮遠為客嘉平廿四日賦》:“昭昭大化內,豈有私陽春。”
(5).廣遠深入的教化。《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 孔穎達 疏:“故我大為教化,勸誘我所友國君,共伐叛逆。”《新唐書·陳子昂傳》:“陛下方興大化,而太學久廢,堂皇埃蕪,《詩》《書》不聞,明詔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 傅尃 《擬城南讀書》詩:“樂靜可言仁,大化浩穹宇。”
(6).佛教語。指佛的教化。《法華玄義》:“説教之綱格,大化之筌蹄。”
自珍
自愛;珍惜己體。《漢書·賈誼傳》:“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淵潛以自珍。”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之三:“一失不足傷,念子孰自珍。” 宋 陸游 《草書歌》:“小兒勸我當自珍,勿為門生書棐幾。”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世途原文_世途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