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沙滌盪川歸海,故實符同史與經

蘇籀校讎古史二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籀的《校讎古史二首》

全文:
炎犧分紀到先秦,散脫前聞待發明。
處士妄談紛戰國,專門阿黨蔽西京。
塵沙滌盪川歸海,故實符同史與經
夢奠老人遺意得,麾天巨刃不留行。

蘇籀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塵沙

(1).塵埃與沙土。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疾風千里兮吹塵沙。” 元 虞集 《城東觀杏花》詩:“緑水滿溝生杜若,暖雲將雨少塵沙。” 李季 《玉門兒女出征記》詩十七:“寒流隨風漫大地,午夜裡風怒號飛卷塵沙。”

(2).喻污濁,戰亂。 清 顧炎武 《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詩:“遙望 天壽山 ,猶在浮雲間。長嘆未及往,塵沙沒中原。” 蔡有守 《送陳樹人居若明之日本》詩:“鄉邦回首塵沙惡,一往夷嵎欲幾年。”

(3).猶塵世。 宋 梅堯臣 《和永叔景靈致齋見懷》:“不嗟門外塵沙苦,只覺壺中歲月長。” 宋 王安石 《蒙城清燕堂》詩:“飄然一往何時得,俯仰塵沙欲作翁。”

滌盪

(1) 沖洗;清除

滌盪污泥濁水

(2) 掃清,掃盡(如政治上的腐敗或組織上的弊病)

滌盪剝削階級遺留下來的污泥濁水

川歸

謂如百川歸海般地匯集一處。 宋 范仲淹 《明堂賦》:“冕紱兮霞集,玉帛兮川歸。”

故實

(1).有參考或借鑑意義的舊事。《國語·周語上》:“賦事行刑,必問於遺訓而咨於故實。” 韋昭 註:“故實,故事之是者。” 唐 皎然 《奉同顏使君真卿開元寺經藏院會觀樹文殊碑》詩:“故實刊 周 典,新聲播 魯 詩。” 魯迅 《<準風月談>前記》:“這一種辦法,是比 日本 大有進步的,我現在提出來,以存 中國 文網史上極有價值的故實。”

(2).出處;典故。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或問:‘俗名傀儡子為 郭禿 ,有故實乎?’” 宋 何薳 《春渚紀聞·著述詳考故實》:“每有賦詠及著譔,所用故實,雖目前爛熟事,必令 秦 與 叔黨 諸人檢視而後出。”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談》:“‘偶憑楊柳藏春色,為憶 錢唐 是故鄉’二句,皆用 蘇小 故實。”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其最為世間所知,常引為故實者,有 崑崙山 與 西王母 。”

符同

(1).符合;相同。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王源》:“如其所列,則與風聞符同。”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案古者國有史官,具列時事,觀 汲 墳出記,皆與 魯 史符同。”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假設之辭》:“古人為賦,多假設之辭,序述往事以為點綴,不必一一符同也。”

(2).附和;贊同。《宋史·律曆志三》:“ 雍熙 元年四月,布衣 趙垂慶 上書言……案《唐書》, 天寶 九載, 崔昌 獻議,自 魏 晉 至 周 隋 ,皆不得為正統欲 唐 遠繼 漢 統,立 周 漢 子孫為王者後,備三恪之禮。是時朝議是非相半,集賢院學士 衛包 上言符同, 李林甫 遂行其事。” 明 王瓊 《雙溪雜記》:“劾 廷和 彭澤 結黨亂政,符同奏啟,南北科道官亦交章論劾。”

蘇籀名句,校讎古史二首名句

詩詞推薦

塵沙滌盪川歸海,故實符同史與經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