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愚人不信身虛幻。得久遠。
英雄將謂沒人過。使僂羅。
縱然勸得教歸仰。招毀謗。
直須追到閻羅王。不免也無常。
詩詞問答
問:《十無常·調名本意·其六·十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四
2. 堪嗟嘆。堪嗟嘆。願生九品坐蓮台。禮如來。
參考注釋
愚人
愚昧的人
不信
(1).不相信。《書·湯誓》:“爾無不信,朕不食言。” 孔穎達 疏:“汝無得不信我語。” 宋 曾鞏 《南湖行》之一:“生長江湖樂卑濕,不信中州天氣和。”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誠實;不信實。《詩·小雅·蒼伯》:“慎爾言也,謂爾不信。”《史記·穰侯列傳》:“夫 三晉 之相與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為不信,不為無行。”
(3).猶言難道。《水滸傳》第六回:“胡説!這等一個大去處,不信沒齋糧?”
虛幻
空幻;不真實
充滿虛幻的希望
虛幻境界
久遠
長久,長遠
英雄
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民眾的人
總攬英雄。——《三國志·諸葛亮傳》
英雄樂業。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沒人
潛水的人。《莊子·達生》:“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 郭象 註:“沒人,謂能鶩沒於水底。”《呂氏春秋·精諭》:“ 白公 曰:‘若以石投水奚若?’ 孔子 曰:‘沒人能取之。’” 宋 陳師道 《謝寇十一惠端硯》詩:“沒人投深索千丈,探頷適遭龍伯睡。” 清 錢謙益 《李叔則<霧堂集>序》:“ 叔則 力雄健,既已絶流文海,以余老人為沒人也,就而問涉焉。”
僂羅
(1).幹練,伶俐,機靈。《敦煌曲子詞·定風波》:“功(攻)書學劍能幾何,爭如沙塞騁僂儸。”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五:“《五代史》: 漢 劉銖 惡 史肇弘 、 楊邠 。於是 李業 譖二人於帝而殺之。 銖 喜謂 業 曰:‘君可謂僂羅兒矣。’僂羅,俗言猾也。 歐 史間書俗語甚奇。”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他那裡精神一掇顯僂囉,他那裡尖著舌語剌剌,我這裡掩著面笑呵呵。”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辨證》:“俗雲僂儸,演義謂幹辦集事之稱。《篇海》訓儸字曰健而不德,據是二説,皆狡猾能事意也。”
(2).嘍囉。舊稱強盜或綠林頭領的部眾。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遂喚幾個小僂儸,傳令眾攛掇。” 元 高文秀 《黑旋風》第一折:“有我八拜交的哥哥 晁蓋 知某有難,領僂儸下山。”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陽貨篇七》:“盜賊之有渠帥,有僂儸,一般底尊卑之序,也恰像個禮。”
(3).象聲詞。形容言語不清,難懂。 清 趙翼 《閩言》詩:“滿耳啾啁不辨何,近來漸解説僂羅。始知 公冶 非神技,只為聽他鳥語多。”按,《北史·王昕傳》:“嘗有 鮮卑 聚語, 崔昂 戲問 昕 曰:‘頗解此否?’ 昕 曰:‘樓羅,樓羅,實自難解。’”此“樓羅”正與“僂羅”用法同,蓋擬聲也。
縱然
縱使,縱令、即使——用在偏正複句的偏句中,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即使”、“縱使”
今晚縱然有霜,也不會很大
歸仰
歸附仰仗。《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萬邦歸仰,國富如海。”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鐘銘序》:“盍不建 * 鼓,樹之層臺,使羣聾六時有所歸仰,不亦美乎?” 宋 王禹偁 《濟州眾等寺新修大殿碑序》:“大都小邑,暨名山勝境,鮮不建梵剎而聚緇流,有以見 * 之光揚,末俗所歸仰也。”
招毀
招致毀謗。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以 仲尼 之行也,而招毀於 叔孫 。”
直須
(1).應當;應。 唐 杜秋娘 《金縷衣》詩:“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宋 歐陽修 《朝中措》詞:“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會同年》詩:“直須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痴絕》:“﹝天下事﹞若復件件認真,爭競何已!故直須以痴趣破之。”
(2).竟至於;還要。《三國演義》第五四回:“ 孔明 變色曰:‘ 子敬 好不通理,直須待人開口!’”
閻羅王
同“閻羅”(1)
不免
免不了;難免
這段公路太窄,往來車輛有時不免擁塞
無常
(1) 佛語。生滅變化不定
法令亡常。(亡通“無”。)——《漢書·李廣蘇建傳》
反覆無常
(2) 迷信的人指人將死時勾魂的鬼
(3) 婉辭,指人死
一旦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