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和闐玉樊桐仙侶筆筒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和闐玉樊桐仙侶筆筒原文

樊桐昆嶠原一脈,流入和闐產玉精。

試問相咨定誰氏,西梁北谷述仙情。

詩詞問答

問:題和闐玉樊桐仙侶筆筒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和闐玉樊桐仙侶筆筒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和闐玉樊桐仙侶筆筒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九十八

2. 漢書張騫傳天子使窮河源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考吉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崙云云又淮南子閬風樊桐二山在昆崙閭闔之中則樊桐與昆崙原屬一脈按昆崙在今和闐西南回部水皆東注是和闐之河當與昆崙通而和闐夏月水盛漲玉子隨流而下者最多其質較山產者尤精則水玉疑多自昆崙來也

參考注釋

樊桐

傳說中的山名。《淮南子·墬形訓》:“ 縣圃 、 涼風 、 樊桐 ,在 崑崙 閶闔之中。” 高誘 註:“ 縣圃 、 涼風 、 樊桐 ,皆 崑崙 之山名也。樊,讀如麥飯之飯。”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 崑崙之山 * ,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松 。”

一脈

亦作“一脈”。1.河流或山脈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無塵飯柏林寺分題得栢字》:“勿輕一脈微,去漲萬頃澤。”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 太行 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 許地山 《換巢鸞鳳》:“ 和鸞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邊,屋後一脈流水,四圍都是竹林。”

(2).猶言一線,一縷。多用於連貫相承的事物。 元 張養浩 《秋日梨花》詩:“只知秋色千林老,爭信陽和一脈存。”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不知 孔子 教澤之遠,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萬萬世之同守斯文一脈者。” 清 萬玉卿 《瀟湘怨·撰誄》:“到今日呵,知他一脈情腸,兩下各千迴百折。”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嚴時亦嘗恢復殺頭,雖延國粹於一脈乎,而亦不可謂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親族、師弟、詩文等前後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驚奇》卷三:“﹝ 娃娘 ﹞亦且認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脈,甜言軟語,更不羞澀。”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南門六家, 竹橫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雖遠,亦是一脈。” 清 阮元 《書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後》:“是《四書》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為一脈,為文之正統也。”

(4).中醫指一種脈象。《素問·陰陽別論》“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唐 王冰 註:“五陽謂五臟之陽氣也。五臟應時,各形一脈,一脈之內,包總五臟之陽,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陽也。”

玉精

(1).玉的精英。《漢書·禮樂志》:“璧玉精,垂華光。” 顏師古 註:“言禮神之璧乃玉之精英,故有光華也。”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蟬鳴秋稻,鷰頷玉精。”

(2).道教傳說的玉的 * 。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甄命授》:“君曰:仙道有徊水玉精,服之化而為日。”《黃庭內景經·肝部》“攝魂還魄永無傾” 唐 梁丘子 註:“若有飢渴,得飲玄水玉精。”

(3).道教稱人的 * 。《黃庭內景經·隱藏》“溉益八液腎受精” 務成子 註:“咽液流下入腎宮,化為玉精也。”

(4).人參之別名。《太平御覽》卷九九一引《吳氏本草》:“人參,一名土精,一名神草,一名黃參,一名血參,一名久微,一名玉精。”

試問

(1).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許?’”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 左 甚異之,試問所從來,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詩:“白苹秋色里,試問採蓮津。”

(2).試著提出問題。用於質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 宋 蘇軾 《又和劉景文韻》:“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 許地山 《危巢墜簡》:“試問亘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未幾辭去, 嶠 驚,試問奧篇隱帙,了辯如響, 嶠 嘆曰:‘子且名家!’”《宋史·選舉志三》:“諸正名學生有試問《景祐新書》者,諸判局闕而合差,諸秤漏官五年而轉資者,無不屬於祕書。”《元史·選舉志一》:“以《通鑑節要》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

誰氏

何人。《太平廣記》卷三○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永清縣廟》:“見荒廟巋然,土偶羅列,無門榜牌記,莫知誰氏,訪之邑吏,但云 永清大王 而已。”

詩詞推薦

題和闐玉樊桐仙侶筆筒原文_題和闐玉樊桐仙侶筆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