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暉齋詩原文
易貴含章,詩稱養晦。
進德以愚,明道若昧。
瞻彼曜靈,運無停機。
匪息於淵,害恆其暉。
君子則之,以恬養志。
出處語嘿,弗愆於義。
繼我顯祖,庶免以之。
或升或潛,允也其時。
其時維何,像季師表。
駿奔東南,於今有耀。
世殊事往,手澤尚存。
天相斯文,佑我後人。
於乎小子,思繩厥武。
丕若詒謀,無念爾祖。
無念爾祖,淑慎其躬。
爰作是詩,式銘爾胸。
詩詞問答
問:藏暉齋詩的作者是誰?答:釋妙聲
問:藏暉齋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藏暉齋詩是什麼體裁?答:四言詩
問:釋妙聲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妙聲名句大全
注釋
1. 四言詩
參考注釋
含章
(1).包含美質。《易·坤》:“六三,含章可貞。” 孔穎達 疏:“章,美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含章素質,冰絜淵清。”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進於禮司,奮藻含章。” 宋 司馬光 《體要疏》:“夫豈皆習見成俗以為當然,其亦有含章懷寶,待唱而發者也。”
(2).指 曹丕 的九把刀劍之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魏文 九寶,器利辭鈍。” 范文瀾 註:“ 魏 曹丕 《典論·劍銘》‘余好擊劍……以為寶器九。劍三:一曰飛景,二曰流采,三曰華鋒。刀三: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匕首二:一曰清剛,二曰揚文。靈陌刀一:曰龍鱗。因姿定名,以銘其柎。’”
(3).見“ 含章殿 ”。
詩稱
猶詩名。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張為》:“ 為 , 唐 末 江 南詩人,與 周朴 齊名。如‘到處即閉戶,逢君方展眉’,最有詩稱。”
養晦
謂隱居匿跡。語本《詩·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 朱熹 集傳:“言其初有於鑠之師而不用,退自循養,與時俱晦。”《宋史·邢恕傳》:“ 公著 薦於朝,得崇文院校書; 王安石 亦愛之,因賓客喻意,使養晦以待用, 恕 不能從。”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遊學》:“門題鳳字承留戀,且須養晦林泉。” 鄭觀應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顧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擬獨善潛修,韜光養晦。”
進德
(1).猶言增進道德。《易·乾》:“忠信,所以進德也。” 晉 潘岳 《閒居賦》序:“是以資忠履信以進德,脩辭立誠以居業。” 唐 李山甫 《司天台》詩:“ 景公 進德星曾退, 漢帝 推誠日為迴。” 陳毅 《悼羅炳輝將軍》詩:“患難共朝夕,進德君不朽。”
(2).即進德冠。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進德, 唐太宗 賜貴臣冠也。”參見“ 進德冠 ”。
明道
(1032—1033) 宋仁宗年號
明道中。——宋· 王安石《傷仲永》
曜靈
太陽。《楚辭·天問》:“角宿未旦,曜靈安藏?” 王逸 註:“曜靈,日也。”《魏書·術藝傳·張淵》:“ 魯陽 指麾,而曜靈為之回駕。” 清 劉大櫆 《祭左和中文》:“煒曜靈之出 湯谷 兮, 羲 和 狂馳而不輟。” 劉半農 《歐洲花園》:“今不幸而敗……豈吾永永不能更見曜靈之光耶?”
停機
(1) 將飛機降落停放在指定或便於飛走的地方
(2) 停止印刷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養志
保攝志氣。指培養、保持不慕榮利的志向。多指隱居。《莊子·讓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後漢書·逸民傳·逢萌》:“及 光武 即位,乃之 琅邪 勞山 ,養志脩道,人皆化其德。” 唐 薛逢 《鄰相反行》:“東家西家兩相誚,西兒笑東東又笑。西雲養志與榮名,彼此相非不同調。” 元 蔣子正 《山房隨筆》:“ 許平仲 衡學問、文藝為世所尊,稱為夫子,人目為 許先生 。養志不仕,有《辭召命詩》……可以觀其志矣。”
謂奉養父母能順從其意志。《孟子·離婁上》:“若 曾子 ,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 曾子 者,可也。” 漢 桓寬 《鹽鐵論·孝養》:“故上孝養志,其次養色,其次養體。” 宋 蘇軾 《賜正議大夫同知樞密院安燾乞外郡不許批答》之一:“夫榮親莫大於功名,養志不專於甘旨。” 清 陳夢雷 《抒哀賦》:“體養志以娛親兮,駕言返於故閭。”
語嘿
見“ 語默 ”。
顯祖
舊時對祖先的美稱。《書·文侯之命》:“父 義和 ,汝克紹乃顯祖。”《晉書·樂志上》:“皇皇顯祖,翼世佐時。” 明 何景明 《述歸賦》:“ 有申氏 之遺封兮,吾顯祖乃肇家。”
其時
(1).那時;當時。《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其時, 白敏中 以中書侍郎請告歸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來赴任。兩個都到 遐叔 處賀喜。”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來請他了,因為他其時已經闊得不耐煩,便非一百元不去。”
(2).猶言正當時;正是時候。 徐遲 《牡丹》五:“真抗戰,假抗戰,他瞭若指掌。助 紂 為虐,他是不乾的,渾水摸魚,此其時也。”
像季
佛教指像法的末期。 唐 劉禹錫 《送慧則法師歸上都因呈廣宣上人並引》:“釋子 慧則 ,生於像季,思濟刼濁,乃學於一支,開彼羣迷。”參見“ 像法 ”。
師表
學問品德方面的表率
為人師表
國有賢相良將,民之師表也。——《史記·太史公自序》
駿奔
亦作“ 駿犇 ”。急速奔走。《後漢書·章帝紀》:“駿奔郊畤,鹹來助祭。”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對進今上箋》:“是以玉馬駿犇,表 微子 之雲;金版出地,告 龍逢 之怨。” 唐 韓愈 《郴州祈雨》詩:“旱氣期銷盪,陰官想駿奔。” 清 顧炎武 《再謁天壽山陵》詩:“臣子分則同,駿奔誰供職。”
東南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於今
(1) 至今
車站一別,於今十年
(2) 如今;到現在
殊事
(1).不同的情況;不同的事情。《禮記·樂記》:“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 孔穎達 疏:“尊卑有別,是殊事;俱行於禮,是合敬也。”《淮南子·本經訓》:“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異路而同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雖戎喪殊事,而並總入樂府。”
(2).特異的事物。《文選·左思<吳都賦>》:“倜儻之極異,崫詭之殊事,藏埋於終古,而未寤於前覺也。” 李周翰 註:“言幽遐獨邃寬深之處,耳目不及、足趾不履之所,則有殊絶奇異之物。”
(3).不同的職守。《文選·揚雄<羽獵賦>》:“羽騎營營,昈分殊事。” 李善 註:“謂羽騎明白分別,各殊其事也。”
手澤
先輩存跡
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禮記·玉藻》
尚存
現在還存在
辦事處的遺蹟尚存
天相
上天佑助。《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天相 中國 ,斬彼 清 祚。”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由於天授,或有天相者, 簡狄 吞燕卵而生 商 , 劉媼 得交龍而孕 季 ,皆其類也。”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帶幾個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樣,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楊。—— 唐· 杜甫《壯遊》
(2) 溫文爾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西遊記》
後人
(1) 後代的人
後人復哀後人。——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又
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後人以貫休詩名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3)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4) 子孫
(5) 後來的人,指新婦
不足迎後人。——《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於乎
同“ 嗚呼 ”。感嘆詞。《詩·大雅·雲漢》:“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喪亂,飢饉荐臻。” 朱熹 集傳:“於,音烏。乎,音呼。”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行行各努力兮,於乎!於乎!”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正統辯》:“於乎!世隔而後其議公,事久而後其論定。” 清 馮桂芬 《和丁雨生中丞荔支原韻》:“於乎!今茲莫問齒牙芬,待埽瀛壖鵝鸛羣。”
小子
(1) 年幼的男孩子
他有兩個小子
(2) 兒子,小兒子
(3) 傢伙——含有輕蔑意
(4) 長輩稱晚輩
小子無所畏。——《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詒謀
猶詒燕。 唐 李德裕 《<黠戛斯朝貢圖傳>序》:“臣伏思 太宗 往日之懼,致我 唐 百代之隆,則聖祖詒謀,可謂深矣。” 元 袁桷 《冊皇太子賀皇太后表》:“承天正位,詒謀啟於重闈;諏日揚廷,渙號昭於寶冊。”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 世祖 入關,始嚴天澤之分,裁抑諸王驕蹇之習,遂壹寰宇,詒謀至今矣。”
無念
(1).猶言勿忘,不要忘記。《詩·大雅·文王》:“王之藎臣,無念爾祖;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毛 傳:“無念,念也。” 馬瑞辰 通釋:“傳以‘無’為語詞,但據《爾雅·釋訓》:‘勿念,勿忘也。’……《孝經》釋文引 鄭 註:‘無念,無忘也。’”
(2).佛教語。謂無妄念。 唐 白居易 《對小潭寄遠上人》詩:“借問不流水,何如無念心。” 唐 白居易 《晚起》詩:“北闕停朝簿,西方入社名,惟吟一句偈,無念是無生。”
淑慎
(1).賢良謹慎。《隸釋·漢中常侍樊安碑》:“制詔:中常侍 樊安 ,宿衛歷年,恭恪淑慎。”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秘書郎蕭遙昌》:“淑慎之跡未彰,違惰之容已及。” 宋 曾鞏 《祖母陳氏追封蜀郡太守夫人》:“淑慎恭儉,化行閨門。” 清 曾國藩 《鄧湘皋先生墓表》:“妻 曹氏 ,仁厚淑慎,里黨欽之。”
(2).使和善謹慎。《詩·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鄭玄 箋:“淑,善也。” 孔穎達 疏:“又終當顏色溫和,且能恭順,善自謹慎其身。”《儀禮·士冠禮》:“敬爾威儀,淑慎爾德。”《東觀漢記·梁冀傳》:“大將軍夫人,躬先率禮,淑慎其身。”《藝文類聚》卷十八引 晉 張林 《陳夫人碑》:“芳徽風邁,淑慎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