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羅香·江行原文
石勢崩心,江聲走耳,一面赤橫天壁。
駭越渦盤,水底低驚千尺。
巉岩合、虎豹傾崖,鏜鎝漱、魚龍翻窟。
奔雷驟、鐵索鉤連,小舟鏖浪負風力。
攢峰高斗日月,下瞰飛湍迅,騰梭相激。
溯藉篙師,理楫等閒如擲。
回看處、險壓瞿塘,每經過、頭須為白。
湯湯外、燕磯南去,齒遠猶餘擊。
詩詞問答
問:綺羅香·江行的作者是誰?答:王翃
問:綺羅香·江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翃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參考注釋
崩心
(1).心膽摧裂,形容極度恐懼。《宋書·明帝紀》:“百僚危氣,首領無有全地;萬姓崩心,妻子不復相保。”
(2).心碎,形容極為悲痛。 唐 韓愈 《慰國哀表》:“大行皇帝功濟寰區,仁霑動植,奉諱之日,率土崩心,凡在臣子,不勝殞裂。”《八瓊室金石補正·唐膚施令於士恭墓誌》:“嗣 弼 嬰 等泣血崩心,絶漿茹蓼,昊天莫報,長夜不曉。”
一面
(1) 物體的一個表面
(2) 方面
(3) 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
他一面跑,一面喊
橫天
橫越天空,橫陳天空。 漢 王逸 《荔支賦》:“曖若朝雲之興,森如橫天之彗。” 唐 顧況 《小孤山》詩:“古廟楓林江水邊,寒鴉接飯雁橫天。” 明 何景明 《望郭西諸峰有懷昔隱兼發鄙志》詩:“橫天巖巒疊,暎日蒼翠積。”
渦盤
猶渦旋。漩渦。 唐 宋之問 《下桂江縣黎壁》詩:“敧離出漩劃,繚繞避渦盤。”
千尺
極言其深、高、長。 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 南山 。”
巉岩
(1) 一種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懸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
野花野草…要把巉岩裝扮起來。——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2) 參差不齊的岩石海岸,尤指給航行造成威脅的
虎豹
(1).喻指 * 之人。《後漢書·劉陶傳》:“陛下不悟,而競令虎豹窟於麑場,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韋應物 《京師叛亂寄諸弟》詩:“覉離守遠郡,虎豹滿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贈令弟玉立》詩:“虎豹當關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戰士。 唐 羅隱 《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詩之一:“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間章句動風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黃庭堅 《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詩:“ 謝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兒孫。”
(4).形容怪石。 宋 蘇軾 《後赤壁賦》:“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
鏜鎝
1.亦作"鏜鞳"。
2.鐘鼓聲。
3.泛指樂聲。
4.形容波濤或水浪拍擊物體的聲響。
魚龍
(1).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周禮·地官·大司徒》“鱗物” 漢 鄭玄 註:“魚龍之屬。”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雨。”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贄 《環陽樓晚眺得碁字》詩:“水底魚龍醒,花間鳥鵲飢。” 清 吳偉業 《黃河》詩:“白浪日崔嵬,魚龍亦壯哉。”
(2).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亦為該項百戲雜耍名。《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牴之戲以觀視之。” 顏師古 註:“魚龍者,為舍利之獸,先戲於庭極,畢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潄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於庭,炫燿日光。” 唐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百戲騁魚龍,千門壯宮殿。” 宋 蘇軾 《次韻答錢穆父作詩見及》:“魚龍絶伎來千里,斑白遺民數四朝。”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我還得經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有白面無常鬼、藍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動物名。外形像魚,生於海洋。四肢槳狀,適於游泳。眼大。嘴長,牙齒尖銳,肉食。卵胎生。於侏羅紀最繁盛。
奔雷
聲響猛烈的雷。 唐 杜甫 《朝》詩之二:“ 巫山 終可怪,昨夜有奔雷。”《水滸傳》第一回:“風過處,向那松樹背後,奔雷也似吼一聲,撲地跳出一隻吊睛白額錦毛大蟲來。”
鐵索
(1).粗鐵鏈。 唐 韓愈 《石鼓歌》:“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宋史·張永德傳》:“以鐵索千餘尺,橫截 長淮 ,又維巨木,自是備御益堅矣。” 清 閻爾梅 《登峨嵋山》詩:“脊隥風搖攀鐵索,頤崖石陷蹋藤梯。” 毛 * 《長征》詩:“ 金沙 水拍雲崖暖, 大渡 橋橫鐵索寒。”
(2).用粗鐵鏈製成的刑具。《清通典·刑一》:“定獄具之圖……一曰鐵索,以鐵為之,長七尺,重五斤。” 清 鄭燮 《蓮峰》詩:“鐵索三條解上都,君王早為白寃誣。” 魯迅 《書信集·致胡風》:“以我自己而論,總覺得縛了一條鐵索。”
鉤連
亦作“鉤連”。1.勾通連線。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宋 李彌遜 《次韻林仲和筠莊》:“迭迭重重兩岸山,鉤連秀色上琅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四》:“時有竅穴鉤連,空懸無上處。” 魯迅 《集外集拾遺·<文藝研究>例言》:“《文藝研究》又甚願文與藝相鉤連。”
(2).鉤掛牽連。《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九年》:“枝黨鉤連,刑戮必多。” 明 宋濂 《呂府君墓志銘》:“獄辭有鉤連有不可決,君片言之閒,如庖丁刺牛,皆迎刃而解。” 傅尃 《感懷》詩之二:“黨禍鉤連天未悔,霸才消歇亂方真。”
風力
(1) 風的力量,即在任意風級上的某一定數(如5或7級)
(2) 從風得到的機械力
風力發電機
(3) 指文辭的風格與筆力
攢峰
見“ 攢峯 ”。
高斗
(1).指北斗星。
(2).謂壽高如北斗。《西湖佳話·葛嶺仙跡》:“倘妄想齊山,私圖高斗,誠恐九仞之功,必不能滿也。”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下瞰
俯視。 唐 康駢 《劇談錄·渾令公李西平爇朱泚雲梯》:“有 西明寺 僧陷在賊中……教 泚 造攻城雲梯,其高九十餘尺,上施板屋樓櫓,可以下瞰城中。”《宋史·趙鼎傳》:“ 荊 襄 左顧 川 陝 ,右控 湖湘 ,而下瞰 京洛 ,三國所必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廬山日記》:“路宛轉峯罅,下瞰絶澗諸峯,在 鐵船峯 旁,俱從澗底矗聳直上。”
飛湍
急流。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 白水 ﹞水出山腹,掛流三四百丈,飛湍林表,望若懸素。” 唐 李白 《蜀道難》詩:“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厓轉石萬壑雷。” 明 練於寧 《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詩:“三十六峯凌虹霓,飛湍噴雪臨迴溪。”
篙師
撐船的熟手。 唐 杜甫 《水會渡》詩:“篙師暗理楫,歌笑輕波瀾。” 宋 葉適 《上灘》詩:“篙師上灘時,面作石皤樣;及其進尺寸,乃在一偃仰。” 明 何景明 《進舟賦》序:“有老篙師進舟意頗閒。” 清 孫枝蔚 《與張虞山等醉飲夜歸》詩:“篙師笑問歸何晚,定是論文向二丘。”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五篇:“ 陳泰 記所聞於篙師者,則雲 宋 之為人勇悍狂俠,與他書又正反。”
理楫
亦作“ 理檝 ”。1.修理船槳。 南朝 梁 何遜 《劉孝綽太子洑落日望水》詩:“榜人夜理檝,櫂女闇成粧。” 唐 王勃 《深灣夜宿》詩:“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調砧。”
(2).謂舉槳行舟。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大孤山龍》:“篙工怖定,再理楫,覺其處非是,蓋逆流而上,在 大孤 之南四十里矣,初未嘗覺也。” 宋 惠洪 《乾上人會余長沙》詩:“千巖佳處可同游,明日波晴當理楫。”
瞿塘
見“ 瞿唐峽 ”。
經過
(1) 通過
到現在大約經過六、七人之手
(2) 經歷的過程
事情的全部經過
(3) 從某處過
這汽車經過北海公園嗎?
頭須
(1).頭髮和鬍鬚。《東觀漢記·吳良傳》:“前見 良 頭鬚皎然,衣冠甚偉。” 宋 楊萬里 《行路難》詩:“雪色少年成皺鐵,鐵色頭鬚卻成雪。”
(2).扎在髮髻上類似穗子的裝飾品。《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頭綰三角兒,三條紅羅頭鬚,三隻短金釵。”《水滸傳》第五一回:“那小衙內穿一領緑紗衫兒,頭上角兒拴兩條珠子頭鬚。”
湯湯
(1) 水勢浩大、水流很急的樣子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岳陽樓記》
東邊是流水湯湯的延河,隔河是 清涼山。——《歌聲》
(2) 廣大貌;浩茫貌
心湯湯而誰告?魄寂寂而何語?——南朝 梁· 沈約《待罪江南思北歸賦》
(3) 形容非常流利
別人拿上書去,湯湯的背了,號上書,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緣傳》
遠猶
猶遠猷。《詩·大雅·抑》:“訏謨定命,遠猶辰告。”《左傳·成公八年》:“ 行父 懼 晉 之不遠猶,而失諸侯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八》:“士大夫苟且媮惰,無能遠猶。”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七》:“‘出話不然,為猶不遠’嘆遠猶之多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