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綺望樓原文
樓稱綺望目堪窮,詎在松青與桕紅。
城俯閭閻計安永,田芃禾黍為祈中。
火煙蔀屋年年庶,雞犬山村處處通。
今日登臨真有喜,勝常萬寶逮歌豐。
詩詞問答
問:登綺望樓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登綺望樓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登綺望樓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二
參考注釋
閭閻
(1).里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里巷。《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詩:“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以臣所見,閭閻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貴,小民奔走拮据,艱於生計。”
(2).泛指民間。《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論》:“ 甘茂 起 下蔡 閭閻,顯名諸侯,重彊 齊 楚 。”《梁書·處士傳·何胤》:“頃者學業淪廢,儒術將盡,閭閻搢紳,尠聞好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五:“皆言衣食於官久,不願為農,又皆習弓刀,一旦散之閭閻,必皆為盜賊。” 章炳麟 《駁建立孔教議》:“未嘗普施閭閻,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 唐 劉禹錫 《同州謝上表》:“閭閻凋瘵,遠近共知。” 孫中山 《軍政府宣言》:“以衛國保種自任,戰士不愛其命,閭閻不惜其力,則革命可成。”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火煙
亦作“ 火煙 ”。1.火焰和煙氣。《淮南子·說山訓》:“以束薪為鬼,以火煙為氣。”《三國演義》第五十回:“早見四下火煙布合,山口一軍擺開。”
(2).指炊煙。《南齊書·五行志》:“日入後,土霧勃勃如火煙。”《醒世姻緣傳》第九回:“我們跟去服事奶奶,難道又留個火煙在這裡?”
見“ 火煙 ”。
蔀屋
草蓆蓋頂之屋。泛指貧家幽暗簡陋之屋。 宋 王安石 《寄道光大師》詩:“秋雨漫漫夜復朝,可嗟蔀屋望重霄。” 清 黃景仁 《古歌》:“曒曒日光,不入大廈而入蔀屋。”
山村
山區中的自然村落
沿著山村小道,我找到了大隊部,可是不見一個人。——《太行青松》
處處
(1) 在各個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2) 在各個方面
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處處掀起建設祖國的浪潮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登臨
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南望彭澤、 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有喜
懷孕
勝常
超過平常。問候用語。 宋 蘇軾 《與滕達道書》之十二:“兼審比來尊體勝常,以慰下情。”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王廣津 《宮詞》云:‘新睡起來思舊夢,見人忘卻道勝常。’勝常,猶今婦人言萬福也。前輩尺牘有雲‘尊候勝常’者,勝字當平聲讀。” 清 黃遵憲 《番客篇》:“嘻嘻婦女笑,入門道勝常。”
萬寶
亦作“ 萬寳 ”。 1.各種作物的果實。《莊子·庚桑楚》:“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 陸德明 釋文:“天地以萬物為寶,至秋而成也。 元嘉 本作‘萬寳’。”《隋書·音樂志上》:“允茲金德,裁成萬寶。” 清 姚鼐 《渡淮》詩:“西成未為惡,苦被飛蝗惱。連村撲未盡,何以實萬寶。”
(2).猶萬物。 漢 史岑 《出師頌》:“皇運來授,萬寳增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