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大參見酬原文
山齋疏散少人知,信步尋幽遍水涯。
沉李浮瓜殘暑日,清風明月早秋時。
功名底事爭蝸角,保障無心問繭絲。
卻憶薇垣少方伯,一尊誰與話襟期。
詩詞問答
問:和林大參見酬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和林大參見酬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和林大參見酬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祁順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山齋
山中居室。 南朝 梁 蕭統 《晚春》詩:“風花落未已,山齋開夜扉。”《陳書·孫瑒傳》:“常於山齋設講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資奉,為學者所稱。” 明 袁宏道 《和王以明山居韻》:“山齋通夜雨,腸斷 子瞻 詩。”《維新夢·入夢》:“階翻藥,窗展蕉,鎮日裡山齋寂寥。”
疏散
(1) 把集中的或稠密的分散開
疏散人口
(2) 稀疏而分散;疏落
這一帶比較荒涼,只有些疏散的村落
少人
(1).輕視人。《鶡冠子·武靈王》:“少人而自至。” 陸佃 註:“狹人而自以為至。”
(2).少數人。《三國志·魏志·劉劭傳》:“賊眾新至,心專氣鋭。 寵 以少人自戰其地,若便進擊,不必能制。”
信步
隨意走走
勝似閒庭信步。——毛 * 《水調歌頭·游詠》
尋幽
(1).尋求幽勝。 唐 李商隱 《閒遊》詩:“尋幽殊未極,得句總堪夸。” 宋 歐陽修 《和游午橋莊》:“曉壇初畢祀,弭蓋共尋幽。”
(2).探究深奧的事理。《北史·楊伯醜傳》:“時有 張永樂 者,賣卜京師, 伯醜 每從之游。 永樂 為卦有不能決者, 伯醜 輙為分析爻象,尋幽入微。”
水涯
離水很近的地方
沉李浮瓜
吃在冷水裡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殘暑
殘餘的暑氣。 唐 沉佺期 《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詩:“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 白居易 《曲江早秋》詩:“早涼晴後至,殘暑暝來散。” 宋 陸游 《風雨》詩:“殘暑時當盡,清風勢自回。”亦指夏末時節。 宋 范成大 《西樓秋晚》詩:“殘暑已隨梁燕去,小春應為海棠來。”
清風明月
(1) 形容清閒無事
不妄交接,門無雜賓。有時獨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飲者,惟當明月。”——《南史·謝晦傳》
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宋· 歐陽修《會老堂致語》
(2) 也作“明月清風”
早秋
入秋不久;剛過立秋之時
功名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蝸角
(1).蝸牛的觸角。比喻微小之地。 南朝 梁 沉約 《細言應令》詩:“蝸角列州縣,毫端建朝市。” 唐 黃滔 《祭先外舅文》:“羊腸莫守,蝸角旋孤。” 清 趙翼 《題孫子瀟翰林詩冊》詩:“妙知蝸角有戰場,伏屍百萬地猶剩。” 胡懷琛 《乙卯雜詩》:“蝸角潛居事底乾,樓臺一寸且偷安。”參見“ 蝸角鬭爭 ”。
(2).見“ 蝸角虛名 ”。
保障
(1) 保護(權利、生命、財產等),使不受侵害
保障國家安全
為國重鎮,不能保障江淮。——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2) 確保;保證做到
保障供給
保障人民 *
(3) 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無心
(1)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無心戀戰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繭絲
(1).蠶絲。《荀子·富國》:“麻葛、繭絲、鳥獸之羽毛齒革也,固有餘足以衣人矣。”
(2).泛指賦稅。斂賦如抽絲於繭,故云。《國語·晉語九》:“ 趙簡子 使 尹鐸 為 晉陽 。請曰:‘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障乎?’” 韋昭 註:“繭絲,賦稅;保障,蔽扞也。”
(3).指正月十五日夜以米、麥粉摶制的面繭。 宋 楊萬里 《上元夜戲作長句》:“兒女炊玉作繭絲,中藏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參見“ 繭卜 ”。
薇垣
(1). 唐 開元 元年改稱中書省為紫微省。簡稱微垣。 元 代稱行中書省為薇垣。 明 洪武 九年改 元 代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司,亦沿稱為薇省或薇垣。 清 初也稱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 明 清 時常以薇垣稱相當於中書省的中樞機構或布政司。 明 吳承恩 《賀思翁受封障詞》:“昔年蘭省,已頒錦軸之榮;今日薇垣,又捧綸音之盛。” 清 趙翼 《戲為迭字型寄邵耐亭》詩:“憶昔與君初結交,儤值薇垣情最密。”
(2).紫微垣的省稱。 明 王猷定 《軍山看日出》詩:“長鯨鼓浪吼天門,北斗薇垣辨不得。”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輓詩》:“婺宿明河澹,薇垣太白芒。”
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後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採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史記·周本紀》:“ 周 室衰微,諸侯彊並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 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於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雲南 巡撫。”
一尊
(1).猶獨尊。《史記·李斯列傳》:“今陛下並有天下,別白黑而定一尊。” 司馬貞 索隱:“謂 始皇 並六國,定天下,海內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請氏 武 ,示一尊。” 李詳 《論桐城派》:“若舉天下統定一尊,猶之四瀆並而為一,雲此為正派,餘則非是,固無此理。”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節:“但到奴隸製成立以後,地上權力統於一尊,於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歸於一統。”
(2).表數量。用於神佛塑象、大炮等,猶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來救,只救出 秋痕 、 跛腳 ,只搶得一尊觀音小龕,一軸 痴珠 小照,其餘都歸毒燄。”如:大炮一尊。
(3).一杯。 元 郝經 《落花》詩:“玉闌煙冷空千樹,金谷香銷謾一尊。”
襟期
(1).襟懷、志趣。 北齊 高澄 《與侯景書》:“繾綣襟期,綢繆素分。”《北史·李諧傳》:“庶弟 蔚 ,少清秀,有襟期 * ,涉觀史傳,兼屬文詞。” 明 唐寅 《游焦山》詩:“亂流尋梵剎,灑酒瀉襟期。” 清 王晫 《今世說·容止》:“ 梁 蒼巖 襟期瀟灑,意度廓落,大類 坡仙 。”
(2).猶心期。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期許。 元 袁易 《寄吳中諸友·馮景說》詩:“早託襟期合,能容禮法疏。” 清 陳夢雷 《絕交書》:“廻思十載襟期,恍如一夢,人生不幸,寧有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