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居自述·其九十六

作者:李孔修 朝代:明代

貧居自述·其九十六原文

養拙林間不出門,曉窺書史夜窺園。

敝裘一飲堪沖雪,破屋三間可負暄。

金馬玉堂應沒分,青泉白石亦前緣。

山林頗有清幽趣,菊已含香竹長孫。

詩詞問答

問:貧居自述·其九十六的作者是誰?答:李孔修
問:貧居自述·其九十六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貧居自述·其九十六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孔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孔修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七部

參考注釋

養拙

(1).謂才能低下而閒居度日。常用為退隱不仕的自謙之辭。 晉 潘岳 《閒居賦》:“仰眾妙而絶思,終優遊以養拙。” 唐 錢起 《春宵寓直》詩:“養拙慣雲臥,為郎如鳥栖。”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六:“養拙安貧賤,聊復稱我情。”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因此,他才南下‘養拙’--是說不會做官,只好休養藏拙。”

(2).謂才力不稱職而不為人所知或不使人知。 唐 劉知幾 《史通·辨職》:“彼史曹者,崇扃峻宇,深附九重,雖地處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養拙,可以藏愚。” 清 魏源 《太子太保兩江總督陶文毅公神道碑銘》:“上無權臣方鎮之擅命,下無刺史守令之專制,雖嵬瑣中材,皆得容身養拙於其間。”

出門

(1) 離家外出或遠行

(2) 〈方〉∶出嫁

書史

(1).記事的史官。亦指掌文書等事的吏員。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 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書史十人,記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故 唐 人無不善書,遠至邊裔書史、里儒,莫不書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詩·蕭資>序》:“閤門路鈴 蕭資 ,本書史也。”

(2).典籍,指經史一類書籍。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顏延之<侍宴>》:“揆日粲書史,相都麗聞見。”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窗戶忽已涼。”《醒世恆言·劉小官雌雄兄弟》:“ 劉奇 對 對方 道:‘賢弟如此美質,何不習些書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昌齡藏書》:“﹝ 昌齡 ﹞性耽書史,築 謙益堂 ,丹鉛萬卷。”

窺園

觀賞園景。《漢書·董仲舒傳》:“﹝ 仲舒 ﹞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顏師古 註:“雖有園圃,不窺視之,言專學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守塉》:“追下帷之績者,不以窺園涓目。” 清 蔣恭棐 《景州董子故里》詩:“下帷絶窺園,精心究典謨。”參見“ 目不窺園 ”。

闚園: 指到園中嬉戲。《漢書·董仲舒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 董仲舒 三年不闚園,謂勤苦不游嬉也。館中著庭有園,每會飯罷,輒相語曰:‘今日闚園乎?’”  

 

敝裘

破舊的皮衣。 唐 岑參 《聞宇文判官西使還》詩:“白髮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明 劉基 《呼燈》詩:“西風一夜吹庭樹,驚起呼燈問敝裘。” 清 黃鷟來 《雨中感懷》詩:“起行視天宇,太息攬敝裘。”

破屋

(1).破陋的房屋。 唐 孟郊 《秋懷》詩之四:“秋至老更貧,破屋無門扉。一片月落牀,四壁風入衣。” 宋 蘇軾 《紙帳》詩:“錦衾速卷持還客,破屋那愁仰見天。”《宋史·隱逸傳下·劉愚》:“﹝ 徐氏 ﹞遂歸於 愚 ,居破屋中,一事機杼。”

(2).擊穿房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俄頃,疾雷破屋,女已無矣。”

負暄

(1).《列子·楊朱》:“昔者 宋國 有田夫,常衣緼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後遂以“負暄”為向君王敬獻忠心的典實。 明 李東陽 《次韻體齋病起見寄》之一:“防身戒久同持律,愛國情深比負暄。”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詔封》:“應甄録汗馬勛勞,還展布負暄忠愛。”

(2).冬天受日光曝曬取暖。 唐 包佶 《近獲風痺之疾題寄所懷》詩:“唯借南榮地,清晨暫負暄。” 清 陳維崧 《石州慢·冬日舟過亳村舊居有感》詞:“負暄鄰叟,兩兩私語茅簷,料他也為王孫嘆。” 聞一多 《死水·你看》詩:“你看負暄的紅襟在電桿梢上,酣眠的錦鴨泊在老柳根旁。”

金馬玉堂

(1). 金馬門 與 玉堂署 。 漢 時學士待詔之處,後因以稱翰林院或翰林學士。 宋 歐陽修 《會老堂致語》詩:“ 金馬 玉堂 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 明 方孝孺 《代董學士表》:“蒼顏白髮,越萬里而來歸; 金馬 玉堂 ,想十年之如昨。” 清 梅曾亮 《歐氏又一村讀書圖記》:“而 蘇文忠 直禁內,讀書夜分,老兵皆倦臥,彼其視 金馬 玉堂 之中,波濤塵堁之內,皆學舍也。”原註:“ 金馬門 , 漢 時學士待詔之地; 玉堂署 , 宋 時翰林承旨之所。”

(2).指進朝廷做官。 梁啓超 《中國專制政治進化論》第三章:“今歲蓽門一酸儒,來歲可以 金馬 玉堂 矣。”

沒分

猶言沒有資格。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酒入愁腸醉顏酡,料自家沒分消他。”《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那一甲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咱們旗人是沒分的。”

白石

(1).潔白的石頭。《詩·唐風·揚之水》:“白石鑿鑿。” 明 吳炳 《情郵記·正名》:“逶迤周道費驅馳,白石清泉付與誰?”

(2).傳說中的神仙的糧食。 漢 劉向 《列仙傳·白石生》:“ 白石生 , 中黃丈人 弟子, 彭祖 時已二千餘歲……嘗煮白石為糧。” 唐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宋 蘇軾 《獨酌試藥玉滑盞有懷諸君子》詩:“鎔鈆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清 惲敬 《說仙》三:“白石之説累變而益陋,黃庭之説屢遷而益誣。”

(3).枳椇子的別名。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枳椇子,一名木餳,實形拳曲,花在實外,味甘如餳蜜也,一名樹蜜,一名木實,一名白石。”

前緣

謂前定的緣分。 唐 李商隱 《雜纂·隔壁聞語》:“新娶婦卻道是前緣,必是醜。” 宋 嚴蕊 《卜運算元》詞:“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我等與郎君輩原無前緣,故此先來告別。” *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詩:“相逢萍水亦前緣,負笈 津門 豈偶然。”

山林

有山和樹木的地方

山林地區

有清

指 清 代。有,詞頭。《清史稿·禮志十二》:“有 清家 法,不立儲貳。” 梁啓超 《新民說》十六:“有 清二 百年間民德之變遷,在 朱 學時代有偽善者,猶知行惡之為可恥也,在 漢 學時代並偽焉者而無之,則以行惡為無可恥也。”

幽趣

幽雅的趣味。 唐 李收 《和中書侍郎院壁畫雲》:“映篠多幽趣,臨軒得野情。” 宋 梅堯臣 《送張中樂屯田知永州》詩:“莫將車騎喧,獨往探幽趣。”《西遊記》第二四回:“經歷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

指地獄。 宋 洪邁 《夷堅乙志·餘杭宗女》:“兒不幸死,而冥數當與僧合,自知 * 以貽父母羞,然腹已有孕,儻不得生子,則沉淪幽趣,長無脫期。”

含香

(1).帶著香氣。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歸賦》:“桂含香兮作葉,藕生蓮兮吐絲。” 唐 李百藥 《笙賦》:“柳佩翠而辭寒,梅含香而受日。”

(2).古代婦女銜香於口以增芬芳之氣。 唐 張鷟 《遊仙窟》:“艷色浮粧粉,含香亂口脂。” 宋 辛棄疾 《瑞鶴仙·賦梅》詞:“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粧難學。”

(3).謂含服香藥。香,指 * 。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助情花》:“ 明皇 正寵妃子,不視朝政……﹝ 安祿山 ﹞因進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紅。每當寢處之際,則含香一粒助情發興,筋力不倦。”

(4).古代尚書郎奏事答對時,口含雞舌香以去穢,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其下奏事。”《通典·職官四》:“尚書郎口含鷄舌香,以其奏事答對,欲使氣息芬芳也。” 唐 王維 《重酬苑郎中》詩:“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慚未報主人恩。” 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準被著簪筆彤墀,含香畫省,起草 明光 。”

長孫

(1) 長子的長子;最年長的孫子

(2) 複姓

詩詞推薦

貧居自述·其九十六原文_貧居自述·其九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