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至明教寄王路分舍人原文
雪夜山中還獨宿,地壚深暖紙窗明。
百年有限身今老,一枕無求夢自清。
弟子分燈成保社,故人持節頓江城。
瘴痾疏快諸緣淨,臥聽摧檐瀉竹聲。
詩詞問答
問:雪夜至明教寄王路分舍人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雪夜至明教寄王路分舍人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雪夜至明教寄王路分舍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獨宿
(1).獨眠;一人住宿。《詩·豳風·東山》:“敦彼獨宿,亦在車下。”《後漢書·方術傳下·公沙穆》:“﹝ 穆 ﹞居 建成山 中,依林阻為室,獨宿無侶。” 唐 韓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詩:“幸逢車馬歸,獨宿門不掩。”《水滸傳》第一○三回:“卻好 范全 昨晚揀賃的是獨宿房兒。”
(2).指男女一方無偶獨處。 漢 劉向 《列女傳·魯寡陶嬰》:“天命早寡兮,獨宿何傷,寡婦念此兮,泣下數行。”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十三:“我曾居君鄉,知君遊宦在此城……來時聞君婦,閨中孀居獨宿有貞名。”
紙窗
亦作“ 紙牕 ”。糊紙的窗戶。 唐 白居易 《曉寢》詩:“紙窗明覺曉,布被暖知春。” 清 唐孫華 《和友人郊字雪詩三十韻》:“斜穿珠箔入,密聽紙牕敲。” 魯迅 《彷徨·傷逝》:“正屋的紙窗上映出明亮的燈光,他們正在逗著孩子玩笑。”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有限
(1) 對範圍、數量或時間長短有限制的
(2) 數量不多;程度不高
為數有限
諸侯之地有限。——宋· 蘇洵《六國論》
一枕
猶言一臥。臥必以枕,故稱。 唐 丁仙芝 《和薦福寺英公新搆禪堂》詩:“一枕西山外,虛舟常浩然。” 宋 陸游 《感秋》詩:“一枕淒涼眠不得,呼燈起作感秋詩。” 元 馬致遠 《夜行船·秋思》套曲:“蛩吟罷一枕纔寧貼,雞鳴後萬事無休歇,算名利何年是徹!” 清 宋維籓 《台城路·蟬》詞:“午餘一枕遊仙夢,幾番被伊驚醒。”
弟子
門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導並幫助傳播和實行的人
分燈
《西京雜記》卷二:“ 匡衡 字 稚圭 ,勤學而無燭,隣舍有燭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漢 劉向 《列女傳·齊女徐吾》:“ 齊 女 徐吾 者, 齊 東海上貧婦人也,與隣婦 李吾 之屬會燭相從夜績。 徐吾 最貧而燭數不屬。 李吾 與其屬曰:‘ 徐吾 燭數不屬,請無與夜也。’ 徐吾 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燭不為暗,損一人,燭不為明,何愛東壁之餘光,不使貧妾得蒙見哀之恩,長為妾役之事?使諸君常有惠施於妾,不亦可乎?’”後因以“分燈”謂借用他人燈燭餘光以讀書勞作。 唐 於鵠 《題鄰居》詩:“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 元 郭鈺 《江路》詩:“炊煙晨減米,乞火夜分燈。”
保社
舊時鄉村的一種民間組織,因依保而立,故稱。 宋 劉克莊 《賀新郎·癸亥九日》詞:“留得 香山 病居士,卻入漁翁保社。悵誰伴、先生情話。” 金 元好問 《劉光甫內卿新居》詩:“父老漸來同保社,兒童久已愛文章。”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持節
拿看旄節。節,旄節,也叫符節,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憑證)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 匈奴使留 漢者。——《漢書·李廣蘇建傳》
江城
臨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陽早秋寄岑侍郎》詩:“江城秋氣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黃庚 《西州即事》詩:“一雨洗空碧,江城獨倚樓。” 明 王錂 《春蕪記·候約》:“只聽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黃景仁 《舟中再迭前韻》:“江城雁帶邊聲苦,澤國秋蒸海氣腥。”
疏快
亦作“疎快”。1.開闊;暢快。 唐 杜甫 《有客》詩:“患氣經時久,臨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頗宜人。”《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前執 允礽 ,朕日日不釋於懷。自頃召見一次,胸中乃疏快一次。”
(2).粗率直爽。 宋 葉夢得 《石林家訓》卷三:“吾見人言類不過有四……而人之聽言其類不過二途:純質者,不辨是非,一皆信之;疎快者,不計利害,一皆傳之。”
(3).明快爽朗。 清 張祥齡 《<半篋秋詞>序錄》:“詞有南北,出主入奴:喜疏快者,麗密以為病;注氣局者,烹鍊以為嗤。求悅於人難矣。”
諸緣
佛教語。指色香等百般世相。此種種世相,皆為我心識攀緣之所,故稱諸緣。《楞嚴經》卷一:“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諸緣,緣所遺者。” 宋 蘇軾 《和陶雜詩》之九:“思我無所思生,安能觀諸緣。” 清 顧炎武 《應州》詩之一:“頓覺諸緣減,臨風獨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