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二首

作者:董嗣杲 朝代:宋代

李花二首原文

宜繁宜遠九標新,花露能仙雨點頻。
傳姓老聃因指樹,過門方朔驗呼人。
葦綃縞月明偷夜,練帨當風靜撚春。
實薦冰盆傳種去,莫教鑽破核中仁。

詩詞問答

問:李花二首的作者是誰?答:董嗣杲
問:李花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一翦梅(菊酒)

    黎廷瑞宋代〕小小黃花爾許愁。楚事悠悠。晉事悠悠。荒蕪三徑渺中洲。開幾番秋。落幾番秋。不是孤芳萬古留。餐亦堪羞。采
  • 再用喜雪韻

    陳傅良宋代〕瘴雨蠻煙此後稀,山童亦與借餘輝。爭看狂穉相呼喚,下吸飢鳥自匹妃。苦乏貂裘堪夜永,喜無蝝子著冬飢。興來
  • 緣識

    宋太宗宋代〕心問心,心非色相心,清靜之心道理深。驗在目前諸境界,不是凡音有正音。大道本來人難解,豈教離樂易求尋。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游南水陸院

    李新宋代〕鳴蛙千鼓吹,修竹萬琅玕。日下欲歸去,豀光生晚寒。
  • 重宿芳草渡

    艾性夫宋代〕曾臥江樓聽雨聲,蕭疏又似送歸程。正如老馬倦行路,忽有鵓姑啼晚晴。繞屋種花春爛漫,隔窗無樹月分明。蒼頭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田家

    黃庚宋代〕流水小橋江路景,疏籬矮屋野人家。田園空闊無桃李,一段春光屬菜花。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詩二十七首

    曹勛宋代〕一山孤秀隱溪雲,溪影涵光隔世紛。松竹徑深涼意透,衣巾不覺午風薰。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貓兒峰

    林錫翁宋代〕貓兒峰小眼精光,來護仙家石廩糧。回顧威風何凜凜,山中安得有拖腸。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陸象山先生墓

    郭波宋代〕大道久荊榛,歧路苦未並。博約豈不賢,末學恣馳騁。口耳謾紛紜,徒知響與影。吾心自神明,一掬涵萬境。昔者
  • 解悶

    盧仝唐代〕人生都幾日,一半是離憂。但有尊中物,從他萬事休。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史上主父偃

    陳普宋代〕當年齊趙倚黃昏,曾嘆蒙恬滅子孫。一日上天沾五鼎,依角蜚粟度龍門。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漫興 其七

    王冕元代〕處處言離亂,紛紛覓隱居。山林增氣象,城郭轉空虛。俠客思騎虎,溪翁只釣魚。諸生已星期,那得論詩書。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婆餅焦

    惠迪宋代〕夢破一聲婆餅焦,吳音未穩帶春嬌。不禁風力遙飛去,卻引餘音過別條。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答張迪功坐上見貽張將赴南都任二首

    陳與義宋代〕足錢便可不須侯,免對妻兒賦百憂。一笑相逢亦奇事,平生所得是清流。談天安用如鄒子,掃地還應學趙州。南北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三君詠郭代公(元振)

    高適唐代〕代公實英邁,津涯浩難識。擁兵抗矯征,仗節歸有德。縱橫負才智,顧盼安社稷。流落勿重陳,懷哉為悽惻。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李陵別蘇武

    劉灣唐代〕漢武愛邊功,李陵提步卒。轉戰單于庭,身隨漢軍沒。李陵不愛死,心存歸漢闕。誓欲還國恩,不為匈奴屈。身辱
  • 和僧房岩桂

    衛宗武宋代〕疊金綴粟映明霞,移下蟾宮一樹花。最好色香俱洗淨,紛紛桂子落袈裟。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悼亡之後病齒不能食拔去其甚者有感賦小詩

    周必大宋代〕咀嚼勞劬八十年,更因缺落拔其殘。已無韓愈妻堪詫,只欠張蒼乳可餐。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

    趙嘏唐代〕杜若洲邊人未歸,水寒煙暖想柴扉。故園何處風吹柳,新雁南來雪滿衣。目極思隨原草遍,浪高書到海門稀。此時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王安石宋代〕北去還為客,南來豈是歸。倦投空渚泊,飢帖冷雲飛。垣柵雞長暖,溝池鶩自肥。憐渠不如此,更墮野人機。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李花二首原文_李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