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錯刀原文
銛刀金錯迎雪光,氍毹為室七寶裝。
掣出雲文動星芒,近背勒字非頡皇。
知是噶愛左行旁,辨以回人果識詳。
大都回語成文章,佩之辟邪延吉祥。
陸剸水截靡挫鋩,斫陣萬夫莫敢當。
渥巴錫汗新來王,解用為貢表至誠。
雲昔額濟勒異方,近洪豁爾來往常。
刀得自彼稱精良,珍守歷世四葉長。
茲歸樂土無甲兵,敬備武庫一器藏。
歸文棄暴爾允臧,持阿奠索予益蘉。
詩詞問答
問:金錯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金錯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
2. 葉
參考注釋
金錯
(1).謂在器物上用黃金塗飾或鑲嵌文字或花紋。《後漢書·楊賜傳》:“玉壺革帶,金錯鉤佩。” 唐 杜甫 《虎牙行》:“壁立石城橫塞起,金錯旌竿滿雲直。” 清 唐孫華 《石鼓歌》:“ 天水 移置 保和殿 ,字加金錯填精鏐。”
(2).見“ 金錯刀 ”。
雪光
(1).雪被其他光亮照射後反射出來的亮光。 北周 庾信 《對獨賦》:“本知雪光能映紙,復訝燈花今得錢。” 宋 楊萬里 《曉泊蘭溪》詩:“日光雪光兩相射,病眼看來忘南北。”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天,地,連空中,都發白,好似雪光,而哪裡也沒有雪。”
(2).光亮照射在白色器物上反射出來的亮光。 唐 劉禹錫 《百花行》:“紅焰出牆頭,雪光映樓角。” 唐 姚合 《劍器詞》之二:“雪光偏著甲,風力不禁旗。” 元 倪瓚 《送馬生》詩:“時見白鷗飛,雪光翻綺席。”
氍毹
毛織的布或地毯,舊時演戲多用來鋪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紅氍毹”常借指舞台
廳正面屏開孔雀,地匝氍毹,都是錦繡桌幃,妝花椅甸。——《 * 詞話》
寶裝
(1).用珠寶加以裝飾。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寶裝軍器麗,麝裛戰袍香。” 宋 石承進 《三朝聖政錄》:“ 太祖 平 蜀 ,閲 孟昶 宮中物,有寶裝溺器,遽命碎之,曰:‘以此奉身,不亡何待?’”
(2).指精美的裝束。 唐 元稹 《春六十韻》:“挑鬟玉釵髻,刺繡寶裝攏。”
雲文
(1).絢麗的雲彩。 明 袁宏道 《天目道中和陶石簣韻》:“萬嶺色嬌榮,千松韻蒼老。溪錦新織成,雲文初脫稿。”
(2).雲狀花紋。《雲笈七籤》卷二九:“衣九色三法雲文之裘,頭戴天元玉寶明冠。”
星芒
(1).星的光芒。 南朝 宋 鮑照 《飛白書勢銘》:“圭角星芒,明麗爛逸。”
(2).指彗星出現。 北周 庾信 《奉報寄洛州》詩:“星芒一丈燄,月暈七重輪。” 唐 楊炯 《渾天賦》:“日暈長虹,星芒伏鱉。”《元史·世祖紀二》:“比者星芒示儆,雨澤愆常,皆闕政之所繇。”
頡皇
指 倉頡 。《淮南子·修務訓》“ 史皇 產而能書” 漢 高誘 註:“ 史皇 , 蒼頡 ,生而見鳥跡而著書,故曰 史皇 ,或曰 頡皇 。”《晉書·衛恆傳》引 漢 崔瑗 《草書勢》:“書契之興,始自 頡皇 。” 唐 李嶠 《為納言姚璹等謝敕賜飛白書表》:“ 頡皇 之始模蟲篆,未足多奇, 劉後 之嘗學史書,孰雲能擬。”
左行
文字自右而左橫寫橫排的形式。《法苑珠林》卷十五:“昔造書之主,凡有三人:長名曰 梵 ,其書右行;次曰 佉盧 ,其書左行;少者 蒼頡 ,其書下行。”
(1). 春秋 晉國 三支步兵中的一支。《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將中行, 屠擊 將右行, 先蔑 將左行。” 杜預 註:“ 晉 置上、中、下三軍,今復置三行以辟天子六軍之名。三行無佐,疑大夫帥。”參見“ 三行 ”。
(2).複姓。 漢 有 左行恢 。見《萬姓統譜》。
人果
方言。花生的別稱。 曹禺 《日出》第三幕:“橘子大香蕉啊!人果栗子啊!”
大都
中國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建設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回語
轉告。《敦煌變文集·韓朋賦》:“阿婆迴語新婦:‘如客此言, 朋 今事官(仕宦),且得勝途。’”
成文
(1) 形成文字,寫在紙上
已有腹稿,尚未成文
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2) 現成的文章
辟邪
偏邪不正。《左傳·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執政,是先王無刑罰也。” 杜預 註:“言為過謬者,自套用刑罰。”《國語·周語上》:“國之將亡,其君貪冒、辟邪、淫佚、荒怠、麤穢、暴虐。”
(1).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似鹿而長尾,有兩角。《急就篇》卷三:“射鬾辟邪除羣凶。” 顏師古 註:“射鬾,辟邪,皆神獸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漢書·西域傳上·烏弋山離國》“有桃拔、師子、犀牛”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角者或為天鹿,兩角者或為辟邪。” 唐 秦韜玉 《豪家》詩:“地衣鎮角香獅子,簾額侵鉤繡辟邪。” 聞一多 《紅燭·劍匣》:“我又將他製成層迭的花邊:有盤龍、對鳳、天馬、辟邪底花邊。”
(2).古代宮中對僕役給使的稱呼。《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宣王 頓首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明帝 ﹞顧呼宮中常所給使者曰:‘辟邪來!汝持我此詔授太尉也。’” 清 方以智 《通雅·稱謂》:“ 魏明帝 使給使辟邪,召 司馬懿 。辟邪,給使之號,猶 漢 之丞相蒼頭呼為宜祿也。”
(3).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寶刀三,寶劍六。寶劍六: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避除邪祟。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七:“學道之士居山,宜養白犬白雞,可以辟邪。”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韋庶人 妹以豹頭枕辟邪,白澤枕辟魅。”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方伯取黃緞八尺,求書符辟邪。”
(1).屏除邪念。 南朝 陳 徐陵 《齊國宋司徒寺碑》:“攝亂以定,闢邪以律。”
(2).驅除 * 。 明 呂坤 《呻吟語·談道》:“闢邪不得其情,則邪愈肆;攻疾不對其症,則病癒劇。”
吉祥
吉利;幸運
吉祥菜
萬夫
萬人;萬民;眾人。《書·鹹有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 晉 陸機 《擬古·東城一何高》詩:“一唱萬夫嘆,再唱梁塵飛。” 唐 杜甫 《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後兼幕府諸公》詩:“近辭痛飲徒,折節萬夫後。” 明 劉基 《郁離子·省敵》:“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莫敢
猶莫非。《元朝秘史》卷一:“將 沼兀列歹 不做兄弟相待,説道:在家常川有 阿當合 兀良合歹 人氏的人往來,莫敢是他的兒子?”《西遊記》第十六回:“莫敢是盜賊,謀害我們的?”《西遊記》第二四回:“師父別時叮嚀,教防他手下人囉唣,莫敢是他偷了我們寳貝么?”
來王
指古代諸侯定期朝覲天子。《書·大禹謨》:“無怠無荒,四夷來王。” 孔 傳:“言天子常戒慎無怠惰荒廢,則四夷歸往之。”《南齊書·蕭赤斧傳》:“ 世祖 嗣興,增光前業,雲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舉踵來王,交臂納貢。”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修文德以服遠人,來享來王著其效。”
貢表
朝貢的表文。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本朝待外國得體》:“又 俄羅斯國 未通貢表,故彼此關會不用詔旨。”
至誠
極為誠懇;誠心誠意
至誠待人
其言多痛切,發於至誠。——《漢書·楚元王傳》
異方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徑。《楚辭·天問》:“何聖人之一德,卒其異方: 梅伯 受醢, 箕子 詳狂?” 游國恩 纂義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數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聾,託之佯狂。跡似異方,而忠國愛主之心則一也。”
(2).指異域;異國。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異方之樂,祗令人悲。”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蜀無兔鴿》:“異方禽獸,象出 南越 ,駞出北極,今皆育於中國,然不如本土之宜也。” 宋 曾鞏 《厚卿子中使高麗》詩:“並使時推出眾才,異方迎拜六城開。”
(3).指他鄉;外地。 唐 杜甫 《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詩:“異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台省·行酖》:“蓋食物初熾,入銀器必變黝色,而按臣以法官孑身居異方……每疑下人進酖。”
(4).不同地方。 三國 魏 曹植 失題詩:“棄我交頸歡,離別各異方。”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一:“我今日夜憂,諸弟各異方。”
(5).特別的藥方。 清 龔自珍 《以奇異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種寄秦編修揚州而媵以詩》:“異人延年無異方,能使寸田生異香。”
豁爾
(1).開裂斷缺貌。
(2).覺醒貌。 晉 劉伶 《酒德頌》:“兀然而醉,豁爾而醒。”
(3).開闊;開朗。 唐 白居易 《青氈帳十二韻》:“傍通門豁爾,內密氣溫然。” 唐 陸龜蒙 《幽居賦序》:“其間豁爾,此外蕭然。” 前蜀 韋莊 《癸丑年下第獻新先輩》詩:“對酒暫時情豁爾,見華依舊涕潸然。”
來往
(1) 來和去
街上來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車輛來往
(3) 聯繫、交往或接觸——用於人
他僅與那些百萬富翁們來往
(4) 左右;上下
總不過二尺來往水
精良
精緻優良;十分完善
器具精良
歷世
(1).歷代,過去的各個朝代。 漢 班固 《答賓戲》:“賓又不聞 和 氏之璧韞於 荊 石; 隨侯 之珠藏於蚌蛤乎!歷世莫眡,不知其將含景曜,吐英精,曠千載而流光也。”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 唐 興,官學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 明 張居正 《請裁定宗藩事例疏》:“擅婚庶人,名糧止給五十石,而罪宗庶人,乃得七十餘石,又歷世不減,此恩紀失倫,亦事例之未妥者也。”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失文明之神旨,先以消耗,終以滅亡,歷世精神,不百年而俱盡矣。”
(2).累世。謂經過幾代。 漢 張衡 《東京賦》:“銘勛彝器,歷世彌光。”《後漢書·張純傳》:“ 純 在朝歷世,明習故事。”
樂土
安樂的地方
甲兵
(1) 鎧甲和兵器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詩·秦風·無衣》
甲兵頓弊。——宋· 蘇軾《教戰守》
(2) 兵士或軍隊
抑王興甲。——《孟子·梁惠王上》
武庫
(1) 軍械庫,貯存武器和軍事裝備的地方
(2) 舊時也比喻富有才能的人
允臧
確實好;完善。《詩·鄘風·定之方中》:“卜雲其吉,終然允臧。” 孔 傳:“允,信;臧,善也。” 晉 左思 《魏都賦》:“謀龜謀筮,亦既允臧。” 明 張居正 《大狩記》:“及後慈聖上仙,議將南祔,又以窀穸事重,必求允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