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綠堂原文
墀陽苔微青,檐陰土猶凍。
綠情實未融,首春未臨仲。
然而百昌意,已醒元冥夢。
不識與不知,色色形形貢。
造物乃無心,夫何有功用。
詩詞問答
問:融綠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融綠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五
參考注釋
陰土
滋潤的土壤。《呂氏春秋·任地》:“上田棄畝,下田棄畊。五耕五耨,必審以盡。其深殖之度,陰土必得,大草不生,又無螟蜮。” 陳奇猷 校釋:“‘陰土必得’乃倒句,順讀之則為‘必得陰土’……陰,潤澤也。‘深殖之度,陰土必得’,謂殖稼之深淺必使之至潤澤之土也。”
情實
(1).真心。《管子·形勢解》:“與人交,多詐偽無情實,偷取一切,謂之烏集之交。”《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齊 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 金 王若虛 《君事實辨》:“ 宋 主征 李煜 ……初出師,撫 曹彬 背曰:‘會取,會取。彼本無罪,只是自家著他不得。’此則情實之語也。”
(2).實情;真相。《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主不審其情實,坐而患之,馬猶不肥也。”《史記·呂不韋列傳》:“於是 秦王 下吏治,具得情實,事連相國 呂不韋 。”《宣和遺事》前集:“其人略無一語,亦無痛楚之色,終不肯吐露情實。” 梁啓超 《 * 與外國干涉》:“此種情實,本甚顯淺,今以彼言之嘵嘵也,故一是正之。”
(3). 清 代死刑判決的一種。謂認定罪行屬實,將付諸執行。與緩決對言。《清史稿·刑法志三》:“ 康熙 二十二年, 聖祖 御 懋勤殿 ,召大學士、學士等入,酌定在京秋審情實重犯。 聖祖 取罪案逐一親閲,再三詳審。其斷無可恕者,始定情實。因諭曰:‘人命事關重大,故召爾等共相商酌。情有可原,即開生路。’” 清 龔自珍 《昇平分類讀史雅詩自序》:“本朝死刑別二等:曰情實,曰緩決。又有情實而不予勾者。”
首春
指農曆正月。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陽、孟陬、上春、初春、開春、發春、獻春、首春、首歲、初歲、開歲、獻歲、肇歲、芳歲、華歲。” 宋 司馬光 《請建儲副或進用宗室第一狀》:“臣竊見陛下自首春以來,聖體小有不康。” 清 姚鼐 《奉答朱竹君用前韻見贈》:“首春上將西出師,蟻穴初開天宇空。”
然而
從另一方面來說——表示轉折關係
樂曲終止了,然而無人離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間。——清· 袁枚《祭妹文》
百昌
指各種生物。《莊子·在宥》:“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猶百物也。” 清 王夫之 《連珠》之三:“百昌有所自興,八音有所自兆。”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設有人,謂 中國 人之所崇拜者,不在無形而在實體,不在一宰而在百昌,斯其信崇,即為迷妄,則敢問無形一主,何以獨為正神?”
元冥
(1).即玄冥。水神名。《山海經·海外北經》“北方 禺彊 ” 晉 郭璞 註:“字 元冥 ,水神也。” 宋 范成大 《三次喜雨詩韻少伸嘉頌》:“天籟侵晨占少女, 雨師 連夜檄 元冥 。”
(2).即玄冥。深遠幽寂。亦借指太空。 明 何景明 《告咎文》:“乘元冥以丞行兮,乃覲帝於 太微 。”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造物
(1) 創造萬物,也指創造萬物的神力
(2) 指運氣;造化
無心
(1)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無心戀戰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何有
(1).有什麼。《詩·邶風·谷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鄭玄 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晉 潘尼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崐山 何有?有瑤有珉。”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難。”《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漢 袁康 《越絕書·計倪內經》:“王審用臣之議,大則可以王,小則可以霸,於何有哉?”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一:“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不愛重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唯力是視,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 蒲 狄 乎!” 楊伯峻 註:“何有,古人習語,意義隨所施而異,此謂心目中無之也。”《呂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於亭?”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討,國何有焉?” 杜預 註:“言討家臣,無與國事。”《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顛, 瑤 何有焉?”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苟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不在乎。《左傳·昭公元年》:“ 吉 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 游 ?” 楊伯峻 註:“言不必顧慮 游氏 諸人。” 明 李贄 《與周友山》:“士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於廢棄歟?” 魯迅 《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淨;倘竟如此不淨,則即使‘授受不親’後來也就會‘瞟’,以至於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時便是一部《禮記》,也即等於《 * 》了,又何有於《蕙的風》?”
(6).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左傳·僖公十五年》:“獲 晉侯 ,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預 註:“何有猶何得。”
(7).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文選·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李善 註:“言諸品物以類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無?言其多也。”
(8).哪裡有,豈有。 漢 張衡 《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後漢書·賈琮傳》:“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聖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吳承恩 《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歲之水也,洪濤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與賦哉!”
功用
(1) 效用
糖皮質激素的功用很多
(2) 佛家語。指身、口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