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倖·次賀鑄春情韻原文
顧花知態。
笑影動、鏡波分睞。
恨想絕、年年無計,共攬女蘿絲帶。
最宜人、氣若幽蘭,含辭未吐嬌微奈。
更唇暖長紅,腮寒小白,素手連環偷解。
悄語問、黃昏約,初未覺、玉顏成菜。
鎮幽吁俯仰,深疑怨抑,畫樓月好行雲礙。
擬他生再。
倘春魂、未泯梅根,呼醒情猶賴。
淹淹香夢,歸去羅幃先在。
詩詞問答
問:薄倖·次賀鑄春情韻的作者是誰?答:王翃
問:薄倖·次賀鑄春情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五部
參考注釋
笑影
指面部呈現的笑的神情。 魯迅 《彷徨·祝福》:“但從人們的笑影上,也仿佛覺得這又冷又尖,自己再沒有開口的必要了。” 茅盾 《子夜》七:“ 吳蓀甫 又打斷 費小鬍子 的話,口氣卻平和得多,而且臉上也掠過一絲笑影。”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笑影掠過老工程師的眼角。”
女蘿
亦作“ 女羅 ”。植物名,即松蘿。多附生在松樹上,成絲狀下垂。《詩·小雅·頍弁》:“蔦與女蘿,施於松柏。” 毛 傳:“女蘿,菟絲,松蘿也。”《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帶女羅。” 王逸 註:“羅,一作蘿。”《漢書·禮樂志》:“豐草葽,女羅施。” 唐 元稹 《夢遊春》詩:“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蘿附。” 古直 《哀朝鮮》詩:“女蘿附松柏,妄謂可始終。”一說亦泛指菟絲子。參閱《廣雅·釋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部四·松蘿》。
絲帶
一種以各種結構法(如天鵝絨、緞子、塔夫綢或羅緞的結構法)密織的並用於綴邊、裝飾或編織的扁平或圓筒窄織品(如絲綢、人造絲、尼龍、棉織品、金銀線交織物)
宜人
氣候或溫度令人舒適的;溫和或溫暖的
溫和宜人的夏夜
幽蘭
(1).蘭花。《楚辭·離騷》:“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前蜀 韋莊 《上春詞》:“幽蘭報暖紫芽折,夭花愁艷蝶飛迴。” 陳毅 《冬夜雜詠·幽蘭》:“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
(2).古琴曲名。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臣援琴而鼓之,為《幽蘭》、《白雪》之曲。”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曹風》以 * 比色, 楚 謡以《幽蘭》儷曲。” 唐 白居易 《聽幽蘭》詩:“琴中古曲是《幽蘭》,為我慇懃更弄看。”
含辭
(1).有話要說而未說。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晉 左思 《悼離贈妹》詩:“含辭滿胸,鬱憤不舒。”《藝文類聚》卷九一引 南朝 宋 顏延之 《白鸚鵡賦》:“思受命於黃髮,獨含辭而採言。”
(2).猶言語。《藝文類聚》卷十七引 晉 張敏 《頭責子羽文》:“轉禍為福,含辭從容。”
長紅
(1).指較大的紅花。 唐 李賀 《南園》詩之一:“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 越 女腮。” 宋 張震 《驀山溪》詞:“青梅如豆,斷送春歸去。小緑間長紅,看幾處雲歌柳舞。”
(2).指花枝上掛的紅彩。古代北方用以送別離任的官員。 宋 蘇軾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詩之二:“父老何自來,花枝褭長紅。” 王文誥 輯註:“方俗送官罷任,以花枝掛綵,謂之長紅。”
(3).用長幅紅紙書寫的通告之類。 孫中山 《民權初步·結會》:“召集之通式……其法有以口傳、有用帖請、有登廣告於報上、有標長紅於通衢。”
小白
(1). 春秋 五霸之首 齊桓公 名。《春秋·莊公九年》:“ 齊 小白 入於 齊 。” 唐 張九齡 《詠史》:“賢哉有 小白 ,讎中有 管 氏。”
(2).旗名。《逸周書·克殷》:“適二女之所,乃既縊,王又射之,三發,乃右擊之以輕呂,斬之以玄鉞,懸諸小白。” 孔晁 註:“小白,旗名也。”
(3).水星的別名。見於 馬王堆 漢 墓出土帛書。 劉雲友 《中國天文史上的一個重要發現》:“此星(水星)在帛書中尚有一個為其他書所沒有用過的名稱:小白。”
素手
(1).潔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唐 李白 《游泰山》詩之一:“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宋 陸游 《岳池農家》詩:“小姑畫得城中眉,一雙素手無人識。”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起來攜素手,鬢雲亂,月照紗櫥人未眠。”
(2).猶言徒手,空手。《 * 詞話》第二二回:“你 應二爹 今日素手,促忙促急,沒曾帶的甚么在身邊,改日送胭脂錢來罷。”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趙媒婆》:“老身即便相付,再來亦素手矣。”川劇《拉郎配》第五場:“老丈,學生素手到此,怎敢叨擾。”
連環
一環套一環而連成串的環,比喻互相接續、關聯
悄語
(1).低聲說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偵戲》:“[悄語介]若是天道好還,死灰有復燃之日,我 阮鬍子 呵!也顧不得名節,索性要倒行逆施了。”
(2).指低低的說話聲。 夏衍 《上海見聞記》:“甲板上連悄語也沒有了。”
黃昏
(1) 日落以後至天還沒有完全黑的這段時間
奄奄黃昏後。——《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漸黃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揚州慢》
(2) 見“傍晚”
玉顏
(1).形容美麗的容貌。多指美女。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溫潤之玉顏。”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擬<青青河畔草>》詩:“明志逸秋霜,玉顏艷春紅。” 唐 王昌齡 《長信秋詞》之三:“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 昭陽 日影來。” 清 鄭文焯 《謁金門》詞:“早是君心難恃,恨不玉顏先悴。”
(2).對尊長容顏的敬稱。《燕丹子》卷中:“ 丹 得侍左右,覩見玉顏,斯乃上世神靈保佑 燕國 ,令先生( 田光 )設降辱焉。”
(3).形容不老的容顏。 唐 元稹 《台中鞫獄憶舊事》詩:“憶在 開元觀 ,食柏練玉顏。” 明 宋濂 《雜體詩·效陸平原》:“君餐發靈和,神滋生玉顏。” 清 朱彝尊 《壽孟叟》詩:“玉顏長可駐,不藉蘂珠經。”
(4).形容和顏悅色。 宋 蘇軾 《戎州》詩:“何足爭強弱,吾民盡玉顏。”
俯仰
(1) 低頭和抬頭,泛指隨便應付
左右周旋,進退俯仰。——《左傳·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時間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
怨抑
怨恨抑鬱。 前蜀 杜光庭 《第二上表》:“致一境之生靈,銜積年之怨抑。” 宋 周邦彥 《月下笛》詞:“誰知怨抑?靜倚官橋吹笛。” 葉聖陶 《倪煥之》二:“他想自己是到了登場的時刻了,裝扮好了,懷著怯弱的怨抑的心情踅上去。”
畫樓
雕飾華麗的樓房。 唐 李嶠 《晚秋喜雨》詩:“聚靄籠仙閣,連霏繞畫樓。” 宋 李清照 《浪淘沙·閨情》詞:“簾外五更風,吹夢無蹤。畫樓重上與誰同?”《紅樓夢》第二八回:“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行雲
流動的雲;亦用以比喻女子頭髮
他生
來生,下一世。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一:“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宋 王安石 《文師神松》詩:“磊砢拂天吾所愛,他生來此聽樓鐘。” 清 周亮工 《得兒書深憫其意作此寄之》詩:“善惡不知何所教,他生與爾再為緣。”
春魂
(1).春日的情懷。 唐 鮑溶 《送蕭世秀才》詩:“心交別我西京去,愁滿春魂不易醒。”
(2).指宮人之魂。 唐 雍裕之 《宮人斜》詩:“應有春魂化為燕,年來飛入 未央 棲。”
(3).指花。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三:“罡風力大簸春魂,虎豹沉沉臥九閽。” 劉國鈞 《月詞》:“落盡棠梨渾不管,和雲和雨瘞春魂。”
淹淹
(1).氣息微弱,瀕於死亡。 明 徐霖 《繡襦記·得覓知音》:“我氣息淹淹難調理,應做他鄉鬼。” 清 阮旻錫 《還家》詩:“病妻久臥牀,淹淹迫歲暮。”《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太公淹淹在牀,一日昏聵的狠,一日又覺得明白些。”
(2).引申為將盡之意。 元 張可久 《一枝花·秋景》套曲:“殘暑淹淹,爽氣被樓臺占。”
(3).昏昏沉沉;委靡不振。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慈戒》:“﹝小姐﹞淹淹春睡去了,敢在做夢也。” 明 王錂 《春蕪記·訊病》:“想鼓盡雲和人更遠,愁緒相牽,似殢酒淹淹。” 明 唐寅 《和沉石田落花詩》之十一:“簇簇雙攢出絸眉,淹淹獨立曲欄時。”
(4).昏暗貌。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二折:“天也,每番家小生要做些兒功課,不曾拏起筆來,可又早淹淹的晚了。”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二折:“自從那雲滾滾卯時初,直至日淹淹的申牌後。” 明 袁宏道 《徐州道中》詩:“何不遂長往?淹淹名利場。”
(5).水流貌。 元 尚仲賢 《柳毅傳書》第二折:“俺只見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和著這滾滾的屍骸煉做坵塚。”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三折:“你怎知我這愁呵,似 長江 淹淹的不斷流。”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折齒》:“你看我翠鬟蓬鬆亂散,望東牆淹淹淚眼。” 清 何述稷 《苦雨》詩:“客舍淹淹雨,春愁瓮里天。”
(6).水果或植物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乾癟。《醒世姻緣傳》第七一回:“我怕幾兩銀子極極的花費了,兩個果子淹淹了。”
香夢
美夢;甜蜜的夢境。 唐 武元衡 《春興》詩:“春風一夜吹香夢,夢逐春風到 洛城 。” 唐 溫庭筠 《郭處士擊甌歌》:“莫霑香夢緑楊絲,千里春風正無力。”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羅幃
羅帳。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幃翠被鬱金香。”《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綉被五更香睡好,羅幃不覺紗窗曉。”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這雲似我羅幃數重。” 清 龔自珍 《減字木蘭花》詞:“昨夜羅幃,銀燭花明蟢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