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鐵橋

作者:吳兆元 朝代:明代

渡鐵橋原文

峭壁稱天險,奔濤震若雷。

龍知聽法至,鳥解傍人來。

寶筏群生渡,金繩八道開。

乘梁驚灝瀚,經濟有奇才。

詩詞問答

問:渡鐵橋的作者是誰?答:吳兆元
問:渡鐵橋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渡鐵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峭壁

陡峭的山崖

天險

天然地勢險峻的所在

寶筏

佛教語。比喻引導眾生渡過苦海到達彼岸的佛法。 唐 李白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詩:“金繩開覺路,寶筏渡迷川。” 明 孫梅錫 《琴心記·錦江曉發》:“ 恆 沙渺,彼岸平,從教寶筏濟眾生。” 清 趙翼 《題王摩詰<渡水羅漢圖>詩》:“我聞釋氏妙變化,寶筏能引迷津斷。”

群生

眾生;一切生物

是以陰陽調而風雨時,群生和而萬民殖。——《漢書·董仲舒傳》

金繩

(1).黃金或其他金屬制的繩索。(1)用以編連策書。《後漢書·方術傳序》:“然神經怪牒,玉策金繩,關扃於明靈之府,封縢於瑤壇之上者,靡得而闚也。”《南齊書·高帝紀上》:“披金繩而握天鏡,開玉匣而總地維。” 唐 楊炯 《右將軍魏哲神道碑》:“登封告禪,玉牒金繩。”《舊唐書·禮儀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繩連編玉簡為之。”(2)用於一般拴束。 唐 韓愈 《石鼓歌》:“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2).佛經謂 離垢國 用以分別界限的金制繩索。 唐 李白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詩:“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王琦 注引《法華經》:“國名 離垢 ,琉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證果》:“看金繩寶筏相招,何須慮永劫沉身不可撈。” 清 吳偉業 《贈家園次湖州守五十韻》:“嵐光浮翠黛,塔勢界金繩。”

(3).借指地平線。 唐 劉長卿 《龍門八詠·退公龕》:“閒雲隨錫杖,落日低金繩。” 康有為 《八月十四夜香港觀燈》詩:“空濛海月上金繩,又看秋宵 香港 燈。”

灝瀚

浩瀚。水勢廣大貌。引申為廣大、眾多的意思。 清 曾燦 《穗城南樓再送董無休歸里》詩:“ 厓門 空灝瀚,日夕騰波瀾。” 清 李漁 《比目魚·耳熱》:“借名山大川做良師益友,使筆底無侷促之形,胸中有灝瀚之氣。” 林紓 《譯<塊肉餘生述>序》:“縱筆至於灝瀚,則往往遺落其細事繁節,無復檢舉,遂令觀者得罅而攻。”

經濟

(1) 指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

我們農業經濟中的急速變化

(2) 生活用度;家境

經濟寬裕

經濟拮据

有奇

還有零頭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明· 魏學洢《核舟記》

詩詞推薦

渡鐵橋原文_渡鐵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