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奧壤靈區產草神,三椏五葉邁常倫。
即今上黨成凡品,自昔天公葆異珍。
氣補那分邪與正,口含可別偽和真。
文殊曰能活能殺,冷笑迷而不悟人。
詩詞問答
問:《盛京土產雜詠十二首·其三·人蔘》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五十四
2. 深山邃谷中蔘株滋茁歲產既饒世人往往珍為上藥蓋神皋鍾毓厥草效靈亦王氣悠長之一徵耳
參考注釋
奧壤
(1).謂腹地。《晉書·孝武帝紀》:“ 三吳 奧壤,股肱望郡,而水旱併臻,百姓失業。”《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姑蘇 奧壤,任切關河。” 李善 註:“奧壤,猶奧區也。”
(2).猶沃壤。 唐 陳子昂 《上西蕃邊州安危事》:“ 甘州 諸屯,皆因水利,濁河溉灌,良沃不待天時,四十餘屯,並為奧壤。故每收穫,常不減二十萬。”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三》:“ 嵩明 中環海子,田澤沃美,其西之 邵甸 ,南之 楊林 ,皆奧壤也。” 梁啓超 《覆金山中華會館書》:“吾 粵 錦綉奧壤,尤為各國所垂涎。”
靈區
(1).美善之區。 宋 蘇軾 《葉待制求先墳永慕亭詩》:“靈區有異產,化國無潛珍。”
(2).奇美之地。 明 宋濂 《寶蓋山實際禪居記》:“ 衢 之 龍游縣 北三十五里有山曰 寶蓋 ,川媚山明,而林樾鬱蒼,儼與靈區奧壤相埒。” 清 許承欽 《石竺山》詩:“靈區與世疏,真仙此盤礴。” 清 戴名世 《蓼莊圖記》:“今以 蓼花莊 觀之,則夫幽巖深谷,靈區異境,隔絶人世者,世固未嘗無也。”
三椏
人參。以其三椏五葉,故稱。 宋 蘇軾 《紫團參寄王定國》詩:“欲持三椏根,往侑九轉鼎。” 宋 蘇軾 《次韻正輔游白水山》詩:“咨傾白蜜收五稜,細劚黃土栽三椏。”原註:“ 正輔 分人參一苗,歸種 韶陽 。”
五葉
(1).指人參。 唐 溫庭筠 《寄周繇求人參》詩:“九莖仙草真難得,五葉靈根許惠無。” 唐 陸龜蒙 《謝友人惠人參》詩:“五葉初成椵樹陰, 紫團峰 外即 雞林 。”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人參》。
(2).五個花瓣。 宋 馬永卿 《懶真子·箬下酒五酘酒》:“‘桃花上面紅’,謂五羖酒取桃花五葉也。”
(3).五代,五世。 唐 梁肅 《述初賦》:“播五葉而逮予,垂慎身之芳烈。”《舊唐書·禮儀志三》:“朕接統千歲,承光五葉。”
常倫
(1).倫常。《史記·宋微子世家》:“於乎!維天陰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倫所序。”
(2).常序;常類。 晉 左思 《魏都賦》:“繆默語之常倫,牽膠言而踰侈。”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嵇中散》:“遠想出宏域,高步超常倫。” 明 宋濂 《新注楞伽經後序》:“唯 柏庭 法師 善月 依 天台 教旨,著為通義,夐然絶出常倫。” 程善之 《贈陳子松藤》詩:“良宵剪燭各爾汝,已見遭際殊常倫。”
(3).一定的規律。 唐 孟雲卿 《傷時》詩之一:“大方載羣物,生死有常倫。”
今上
稱當代的皇帝。《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今上初即位。” 唐 韓愈 《歐陽生哀辭》:“今上初,故宰相 常袞 為 福建 諸州觀察使,治其地。”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食貨》:“今上即位之初,錦衣衛旗校革三萬一千八百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罵筵》:“且喜今上性喜文墨。”
凡品
(1).平庸的人。 漢 王符 《潛夫論·交際》:“凡品則不然,論人不恕己,動作不思心……行己若此,難以稱仁矣。”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公直》:“ 遠 胄雖參華,身實凡品。”《說岳全傳》第四回:“我看令郎骨格清奇,必非凡品,也是吾兄修來的!”
(2).世間常人。 明 李東陽 《胡忠安公輓詩四十韻》:“異骨殊凡品,前身本解禪。” 明 吳承恩 《陌上佳人賦》:“縱復有一焉,必非凡品,或幻怪而仙靈。” 明 屠隆 《綵毫記·廬山受枉》:“看老叟奇男子,定非人間凡品,我固疑之。”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蟒》:“我非凡品,得侍巾櫛,夙夕使然,若洩天機,必受大累。”
(3).普通品種。 金 丘處機 《水龍吟》詞:“看仙花瑞草,迎風照日,騰光彩,異凡品。”
自昔
往昔;從前。《詩·小雅·楚茨》:“自昔何為?我蓺黍稷。”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自昔哲王,先天而順。” 唐 盧照鄰 《五悲·悲今日》:“自昔相逢,把臂談玄;橫雕龍於翠尾,飛縞鳳於瓊筵。” 宋 范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爆竹行》:“歲朝爆竹傳自昔, 吳 儂正用前五日,食殘豆粥掃罷塵,截筒五尺煨以薪。”
天公
(1) 天。以天擬人,故稱
(2) 神話傳說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文殊
佛教菩薩名。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頂結五髻,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持劍、騎青獅,象徵智慧銳利威猛。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與司“理”的 普賢菩薩 相對。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晉 殷晉安 《文殊象贊》:“ 文殊 淵睿,式昭厥聲。”《四遊記·唐三藏被難得救》:“願佛慈悲,早見 文殊 金身,賜我真經,留傳東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 觀音 、 文殊 猶生。”
冷笑
含有輕蔑、譏諷、無可奈何、慍怒等意味的笑
不悟
(1).沒有覺察。《史記·張儀列傳》:“ 張儀 曰:‘嗟乎,此在吾術中而不悟,吾不及 蘇君 明矣!’”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晉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傳後意,諸名臣亦多獻直言。”
(2).不了解;不理會。《南史·江淹傳》:“不悟明公見眷之重。”《隋書·史祥傳》:“本即述職南蕃,宣條下國,不悟皇鑒曲發,備位少陽。”
(3).不覺悟。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封繼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漁家傲》一闋。”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 清 時,許多 中國 人似並不悟自己之為奴,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