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給事知越州原文
清班經歲侍凝旒,寵寄稽山第一州。
瑣闥風規丹扆側,蓬萊煙靄碧江頭。
詩豪誰敢雷門過,鄉老爭陪晝錦游。
行路光華浮畫鷁,浩然佳思鑑湖秋。
詩詞問答
問:送程給事知越州的作者是誰?答:王誨
問:送程給事知越州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送程給事知越州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2. 《續會稽掇英集》卷三
參考注釋
清班
清貴的官班。多指文學侍從一類臣子。 唐 白居易 《初授拾遺獻書》:“豈意聖慈,擢居近職……未申微功,又擢清班。” 宋 陸游 《賀皇太后箋》:“幸逢熙運,獲綴清班。” 清 龔自珍 《暮春》詩之四:“禪心闢初地,小幸集清班。遂進羣藩宴,兼怡聖母顏。”
凝旒
(1).冕旒靜止不動。形容帝王態度肅穆專注。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詩:“負扆勞天眷,凝旒念國章。”《舊唐書·楊虞卿傳》:“陛下初臨萬宇,有憂天下之志,宜日延輔臣公卿百執事,凝旒而問,造膝以求,使四方內外,有所觀焉。”
(2).代稱帝王。 宋 張孝祥 《醜奴兒》詞:“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
寵寄
寵信而委託以重任。 唐 裴度 《代李大夫請朝覲表》:“大恩無報,終懼且慙。以至今日,又承寵寄。涓毫未効,齒髮將衰。” 宋 蘇軾 《揚州謝到任表》之二:“一麾出守,方愧媮安,十國為連,復膺寵寄,恩榮既溢,慙汗靡寧。”
稽山
會稽山 的省稱。《晉書·隱逸傳·夏統》:“先公惟寓 稽山 ,朝會萬國。” 唐 李白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詩:“聞道 稽山 去,偏宜 謝客 才。” 宋 陸游 《沉園》詩之二:“此身行作 稽山 土,猶弔遺蹤一泫然。”參見“ 會2稽 ”。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質量第一
瑣闥
鐫刻連瑣圖案的宮中小門,亦指代朝廷。《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漢宗廟樂舞辭》:“霧集瑤階瑣闥,香生綺席華茵。” 唐 儲光羲 《奉和中書徐侍郎中書省玩白雲寄穎陽趙大》:“泛灧鵷池曲,飄颻瑣闥前。” 明 張居正 《壽漢涯李翁七十序》:“諫議官瑣闥,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 清 金農 《寄贈於三郎中山居》詩之二:“彤闈瑣闥了前因,省直年光夢未真。”
風規
(1).風度品格。《宋書·張敷傳》:“司徒故左長史 張敷 ,貞心簡立,幼樹風規。” 唐 白居易 《除孔戣等官判》:“駕部郎中 薛存誠 :廉潔直方,飾以詞藻;中立不倚,介然風規。”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 邱軍門 致 浙 撫書謂掃蕩鯨鯢,肅清海甸,總是大快事,不必計較功伐。真名將風規也。”
(2).指文藝作品的風格。 宋 蘇轍 《吳沖卿夫人秦國輓詞》之二:“《雅》《頌》成章早,《春秋》 * 長。風規留 叔向 ,文采似 中郎 。”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金陵南唐畫手》:“ 金陵 艾宣 ,工畫花竹翎毛,孤標雅致,別是風規。”
(3).風紀法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娘》:“二郎適以人命被逮,直指廵方者,為 程 同譜,風規甚烈。”
諷諫規勸。《文選·張衡<東京賦>》:“故 相如 壯《上林》之觀, 揚雄 逞《羽獵》之辭,雖系以隤牆填壍,亂以收罝解罘,卒無補於風規,祇以昭其愆尤。” 薛綜 註:“規,猶諫也。” 宋 梅堯臣 《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其詞何亹亹,宛若對風規。”
丹扆
丹屏。亦借指君王。 南朝 梁元帝 《上忠臣傳表》:“春詩秋禮,早蒙丹扆之訓。” 宋 司馬光 《辭接續支俸札子》:“自爾日望痊平,入覲丹扆,面陳至誠,庶得極竭。” 明 劉基 《感興》詩:“惆悵無人奏丹扆,側身長望涕滂沱。”
蓬萊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煙靄
雲霧;雲氣
江那面的山峰,抹上藍色的煙靄,顯得十分美麗。——艾蕪《野牛寨》
碧江
水流澄碧的江。 唐 張祜 《夢江南》詩:“盡日碧江夢, 江 南紅樹春。” 唐 李鹹用 《廬陵九日》詩:“菊花山在碧江東,冷酒清吟興莫窮。” 宋 朱熹 《葺居》詩之一:“丈人高臥碧江頭,門掩西風萬木秋。”
詩豪
詩人中出類拔萃者。 唐 白居易 《劉白唱和集解》:“ 彭城 劉夢得 ,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歌詠》:“作《三豪》詩以遺之,稱 默 ( 杜默 )為‘歌豪’, 石曼卿 ‘詩豪’, 永叔 ‘文豪’。” 清 沉元滄 《題屈子詩外》詩之二:“一代才名兼意氣, 海南 沛 上兩詩豪。”
雷門
古代 會稽 (今 浙江 紹興 )城門名。因懸有大鼓,聲震如雷,故稱。《漢書·王尊傳》:“ 尊 曰:‘毋持布鼓過 雷門 !’” 顏師古 註:“ 雷門 , 會稽 城門也。有大鼓。 越 擊此鼓,聲聞 洛陽 ,故 尊 引之也。布鼓謂以布為鼓,故無聲。”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小官在吾兄根前,念《滿庭芳》一闋,卻似持布皷而過 雷門 ,豈不慚愧。” 清 沉起鳳 《諧鐸·隔牖談詩》:“汝 吳 下 阿蒙 ,輒敢高持布鼓,過我 雷門 。”
鄉老
(1).《周禮》官名。地官之屬。掌六鄉教化,每二鄉由三公一人兼任。在朝謂之“三公”,在鄉謂之“鄉老”。《周禮·地官·序官》:“鄉老,二鄉則公一人。” 鄭玄 註:“老,敬稱也。王置六鄉,則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內與王論道,中參六官之事,外與六鄉之教,其要為民,是以屬之鄉焉。”一說,鄉老為致仕之尊官,或鄉黨重望,故尊之曰公,非朝廷公卿。既無職掌,其人亦不必備。參閱 清 李惇 《群經識小·鄉老鄉大夫》。
(2).指鄉里年高德劭的人。 唐 盧綸 《送菊潭王明府》詩:“唯應理農後,鄉老賀君閒。”《清平山堂話本·羊角哀死戰荊軻》:“設祭於享堂,哭泣甚哀,鄉老、從人無不下淚。” 清 馬建忠 《上李相伯言出洋工課書》:“罪名定於鄉老,酷吏無所舞其文。”
晝錦
《漢書·項籍傳》載 秦 末 項羽 入 關 ,屠 鹹陽 。或勸其留居 關中 , 羽 見 秦 宮已毀,思歸 江 東,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史記·項羽本紀》作“衣繡夜行”。後遂稱富貴還鄉為“衣錦晝行”,省作“晝錦”。《北史·毛鴻賓傳》:“ 明帝 以 鴻賓 兄弟所定處多,乃改 北地郡 為 北雍州 , 鴻賓 為刺史。詔曰:‘此以晝錦榮卿也。’” 前蜀 貫休 《送友人及第後歸台州》詩:“嫖姚留不住,晝錦已歸遲。” 清 吳偉業 《項王廟》詩:“淒涼思晝錦,遺恨在 彭城 。”
行路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為行路。——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光華
光彩明麗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尚書大傳》
畫鷁
《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鷁首,浮吹以娛。” 高誘 註:“鷁,大鳥也。畫其像著船頭,故曰鷁首。”後以“畫鷁”為船的別稱。 南朝 陳 陳正見 《泛舟橫大江》詩:“波中畫鷁涌,帆上錦花飛。” 唐 溫庭筠 《昆明治水戰詞》:“ 滇池 海浦俱喧豗,青翰畫鷁相次來。”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蠻素邀興》:“澄波瀉影,畫鷁隨流轉。”
浩然
(1).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時積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處為淺,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崖頭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國民風氣,因而一新。”
(2).廣大壯闊貌。《管子·內業》:“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藏以為泉原。浩然和平,以為氣淵。”《淮南子·要略》:“誠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觀矣。” 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明 方孝孺 《題<鄭叔致字辭>後》:“發之為文章,則浩然而無涯。”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吾嘗登 帕米爾 之原,天風浩然,梅花開矣,白雲飛矣。”
(3).正大豪邁貌。 晉 陶潛 《扇上畫贊》:“至於 於陵 ,養氣浩然。” 元 張可久 《金字經·偕王公實尋梅》曲:“浩然英雄氣,塞乎天地間。”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三:“﹝ 趙忠節 ﹞有俠丈夫風,呼盧縱飲,意氣浩然。”參見“ 浩然之氣 ”。
(4).不可阻遏、無所留戀貌。《孟子·公孫丑下》:“夫出晝,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後浩然有歸志。” 朱熹 集註:“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唐 溫庭筠 《送人東遊》詩:“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清 徐士鸞 《宋艷·叢雜》:“ 楊蟠 宅在 錢塘湖 上,晚罷 永嘉郡 浩然掛冠。” 朱自清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再到 南美洲 去看那茫茫的大沙漠……到 南沙群島 去看那鬱郁的大森林--於是浩然歸國。”
佳思
(1).美好的意趣;良好的心緒。 宋 陳師道 《晚望》詩:“稱目有佳思,側徑無好步。” 宋 范成大 《清逸江》詩:“朅來車馬路,悒悒佳思敗。”
(2).好的構思。 宋 鄧椿 《畫繼·侯王貴戚》:“少即敏慧,儀矩端莊,作蘆雁,有佳思。”
鑑湖
亦作“鑑湖”。1.湖名。即 鏡湖 。又稱 長湖 、 慶湖 。在 浙江 紹興 城西南二公里。為 紹興 名勝之一。 唐 杜甫 《壯遊》詩:“ 越 女天下白, 鑑湖 五月涼。” 元 薩都剌 《題汀州丁三溪知事卷》詩:“ 鑑湖 分半曲, 賀老 竟何如。”
(2).湖名。在 江西省 吉水縣 東二里。《古謠諺》卷二七引《廣輿記·鑑湖諺》:“水繞 鑑湖 弦, 吉水 出狀元。”
(3).湖名。在 新疆 * 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市 。湖濱有 閱微草堂 ,相傳為 清 代文人 紀昀 謫戍 新疆 時的故居所在。現為遊覽勝地。
(4). 浙江 紹興 的別稱。因境內 鑑湖 得名。 清 末 紹興 籍革命黨人 秋瑾 自號 鑑湖女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