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醉翁亭記石刻原文
歐公頃歲守滁陽,題記蒼顏入醉鄉。
賢宰特將刊古篆,舊碑不免棄山樑。
軒楹別構如安屏,筆札難通似面牆。
異口智仙來輦坐,退蒙從此謝聲光。
詩詞問答
問:篆書醉翁亭記石刻的作者是誰?答:邵忱
問:篆書醉翁亭記石刻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篆書醉翁亭記石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2. 原註:舊碑乃陳知明所書。
參考注釋
公頃
百公畝。公制地積單位,一公頃等於一萬平方米,合十五市畝
題記
(1).就名勝古蹟或有紀念性的文物等著文抒懷。亦指所著之文。 唐 鄭谷 《次韻和秀上人游南五台》:“中峯曾到處,題記沒蒼苔。” 清 吳敏樹 《唐子方方伯夢硯齋銘》:“ 唐公 於是命工圖之,而以名於其齋,曰‘夢硯之齋’,以與海內士大夫題記贊詠其事。” 孫犁 《秀露集·後記》:“舊作經過戰爭、動亂,失者不可復得,保存下來的,也實在不容易。每當蒐集到手時,常有題記。”
(2).文體名。 姚華 《論文後編》:“而一文之後,有所題記(如《儀禮後記》,亦出 漢 儒。)後人稱曰‘書後’,亦或曰‘跋’,則後序之變,前或曰‘引’( 蘇明允 《送石昌言北使》),又前序之變也。” 魯迅 《南腔北調集》、《熱風》、《墳》等均有《題記》專文。
蒼顏
(1).蒼老的容顏。 宋 歐陽修 《醉翁亭記》:“蒼顏白髮,頽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清 孫枝蔚 《病》詩:“已識蒼顏瘦,何勞明鏡窺。”
(2).蒼翠之色。 宋 曾鞏 《冬望》詩:“長松夾樹蓋十里,蒼顏毅氣不可迴。” 清 孫枝蔚 《水嘆》詩之二:“古人心如雨中山,久雨益復識蒼顏。”
醉鄉
飲酒沉醉之後,似乎進入了另一番鄉境,飄飄然別有滋味
賢宰
(1).賢明的宰相。《後漢書·左雄周舉等傳論》:“ 陳蕃 、 楊秉 處稱賢宰, 皇甫 、 張 、 段 出號名將。”《說郛》卷二四引 宋 孔平仲 《孔氏雜說》:“賢相亦可謂之賢宰。《左雄傳論》曰: 陳蕃 、 楊秉 世稱賢宰。”
(2).賢明的地方長官。 唐 張說 《至尉氏》詩:“吾兄昔茲邑,遺愛稱賢宰。” 明 無心子 《金雀記·寄書》:“因接恩官辭梓里,為因賢宰出都門。” 清 查慎行 《送同年張耦韓宰靈寶》詩:“神明世合推賢宰,悃愊君能復古風。”
特將
(1).獨自統率、指揮軍隊。《史記·留侯世家》:“ 張良 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 漢王 。”
(2).獨當一面的將領。《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陽夏侯 陳豨 ,以特將將卒五百人前元年從起 宛胊 ,至 霸上 ,為游擊將軍,別定 代 ,破 臧荼 。”《漢書·霍去病傳》:“﹝ 衛青 ﹞凡七出擊 匈奴 ……其裨將及校尉侯者九人,為特將者十五人。” 顏師古 註:“特將,謂獨別為將而出征也。”
古篆
指篆書。有大篆、小篆,通行於 春秋戰國 及 秦 代,故稱古篆。 明 文徵明 《題黃應龍》詩:“古篆依稀 贛州 字,先 宋 流傳非一日。”《鏡花緣》第四九回:“他所抄之字不知可是古篆?” 清 葉廷琯 《吹網錄·頌敦銘》:“銘文十五行,凡古篆一百五十二字。”
不免
免不了;難免
這段公路太窄,往來車輛有時不免擁塞
山樑
山脊
翻過一道山樑
軒楹
(1).堂前的廊柱。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兒具紙筆,隱几臨軒楹。” 宋 蘇舜欽 《關都官孤山四照閣》詩:“勢壓蒼崖險可驚,攀雲半日到軒楹。” 清 盛錦 《空舲峽》詩:“愛此民居壯,凌空駕軒楹。”
(2).借指廊間。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宋 沉遼 《春日中和堂》詩:“春風迎我咲,宛轉入軒楹。” 明 朱鼎 《玉鏡台記·議婚》:“簾幙捲東風,翔集遷鶯賀燕;軒楹敞南嶽,爭看起鳳騰蛟。”
別構
(1).另造;另創。《魏書·張吾貴傳》:“乃從 酈詮 受《禮》, 牛天祐 受《易》。 詮 祐 粗為開發,而 吾貴 覽讀一遍,便即別構戶牖。”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上:“﹝ 王粲 詩﹞其原出於 李陵 。發愀愴之辭,文秀而質羸。在 曹 ( 曹植 )、 劉 ( 劉楨 )間,別構一體。”
(2).指字的另一種寫法。
筆札
(1) 紙和筆
(2) 指文章、書信等
面牆
(1).《書·周官》:“不學牆面,蒞事惟煩。” 孔 傳:“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臨政事必煩。” 孔穎達 疏:“人而不學,如面向牆無所覩見,以此臨事,則惟煩亂不能治理。”後因以“面牆”比喻不學而識見淺薄。 漢 蔡邕 《表太尉董公可相國》:“﹝ 邕 ﹞新來入朝,不更郎承,攝省文書,其由面牆。”《後漢書·左雄傳》:“郡國孝廉,古之貢士,出則宰民,宣協風教。若其面牆,則無所施用。” 明 邵璨 《香囊記·講學》:“鑿壁且偷光,寸陰休曠……免使他年悔面牆。” 清 錢謙益 《江陰李貫之七十序》:“ 貫之 經明行修,忘貧屏貴,使鄉邦之士友,有所矜式考問,而獲免於面牆。”
(2).謂靜心修養。 唐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歸朝》詩:“駟馬終題柱,諸生悉面牆。” 唐 唐彥謙 《寄蔣二十四》詩:“禪門澹泊無心地,世事生疎欲面牆。”
異口
亦作“異口”。1.不同的說法。《尉繚子·攻權》:“異口虛言,將無修容。” 明 徐渭 《壽史母序》:“恭人居其上,天下之賢司隸,自髫至叟無或異口。”
(2).猶眾口。參見“ 異口同聲 ”。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聲光
聲譽和榮耀
他在那一帶有點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