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道盛京以西向多沮洳其近瀋陽者自太祖命修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瀋陽疊道接廣寧,沮洳年深或重渟。

畚挶成梁眾情切,車駝遵路仲秋經。

攻之足識民風古,除也猶慚王政型。

大勝南陽諸父老,不求逭賦急公聽。

詩詞問答

問:《疊道盛京以西向多沮洳其近瀋陽者自太祖命修》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原題

疊道盛京以西向多沮洳其近瀋陽者自太祖命修疊道百二十里太宗復建永安橋以便行旅至今賴之而廣寧之柳河溝當夏月陰雨尚患泥濘丙申歲承德錦縣寧遠廣寧四屬商民損貲築治疊道中間多架木彴以通污潦今過其地居然坦途雖時已八月且晴霽旬餘固可安行無阻而修道成梁王政所尚矧近市之人能知大義分所有以利人淳風亦足嘉也因記以詩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青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五十二

2. 去聲

參考注釋

瀋陽

遼寧省省會,東北地區最大的工業城市。市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266萬。中國主要鐵路樞紐之一,以機械工業為主體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遼寧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沮洳

(1).低濕之地。《詩·魏風·汾沮洳》:“彼 汾 沮洳,言采其莫。” 孔穎達 疏:“沮洳,潤澤之處。”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記》:“ 零陵縣 東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汚塗。” 林紓 《記九溪十八澗》:“溪身廣四五尺,淺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雖渟蓄猶見沙石。”

(2).指低濕。 晉 左思 《魏都賦》:“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新唐書·韓全義傳》:“遇賊 廣利城 ,方暑,地沮洳,士皆病癘。”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初四日》:“昔城中沮洳之地頗多積水,自營此溝,而民不苦卑溼,穢氣亦有所渫,始少疾病。”

畚挶

盛土和抬土的工具。泛指土建工具。《左傳·襄公九年》:“火所未至,徹小屋,塗大屋,陳畚挶,具綆缶,備水器。” 杜預 註:“畚,簣籠。挶,土轝。” 楊伯峻 註:“挶即梮,與輂同,音菊,舁土之器。畚音本,以草索為之,可以盛糧,亦可以盛土。其器較大,甚至 晉靈公 用以盛死屍。梮或是以二木為之,貫穿畚之兩耳,二人抬之以運土。”

成梁

修建橋樑。《國語·周語中》:“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韋昭 註:“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 清 曾國藩 《新寧劉君墓碑銘》:“鄉里除道成梁,捐金錢惟恐不贍,施藥療病,惟恐不周。”

眾情

眾人的情緒。 唐 杜荀鶴 《獻長沙王侍郎》詩:“文星漸見射台星,皆仰為霖沃眾情。”《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大家見老爺事事與人同甘共苦,眾情踴躍;也仗著夫齊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內便修築得完工。”

遵路

(1).謂遵循道路前進。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 北齊 劉晝 《新論·賞罰》:“苟能賞信而罰明,則萬人從之,若舟之循川,車之遵路,亦奚向而不濟,何行而弗臻矣!”

(2).猶出發。 唐 辯機 《<大唐西域記>贊》:“以 貞觀 三年仲秋朔旦,褰裳遵路,杖錫遐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 盧肇 , 袁州 宜春 人,與同郡 黃頗 齊名。 頗 富於產, 肇 幼貧乏。與 頗 赴舉,同日遵路,郡牧於離亭餞 頗 而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柳生》:“三年不得歸。後稍平,選日遵路,中途為土寇所掠。”

仲秋

秋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八月

民風

民眾的風氣;民間風俗

民風淳樸

南陽

郡名,現在湖北省襄陽縣一帶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諸葛亮《出師表》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

急公

熱心公益。《顏氏家藏尺牘·孔觀察興詔》:“及至嗣後急公者多,撫臺每於季報疏內入告請撥。” 清 梅曾亮 《贈林侍郎序》:“然後能勤民急公,豐財和眾,禮俗達而政教成。”

詩詞推薦

疊道盛京以西向多沮洳其近瀋陽者自太祖命修原文_疊道盛京以西向多沮洳其近瀋陽者自太祖命修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