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楊虞臣丈

作者:周孚 朝代:宋代

哭楊虞臣丈原文

先君捐館時,親舊止四五。

丁寧奉遺訓,我沒誰撫汝。

孤生臥苫塊,泣血誦此語。

楊公十年舊,不見五年許。

兩萍忽相遇,握手涕如雨。

高懷幾骨肉,老語傾肺腑。

生死見交情,公固不愧古。

嗚呼英銳氣,又掩泉下土。

我行田野間,陳跡時一睹。

尚餘舊題壁,猶有所畦圃。

二兒吾未識,必有稱家主。

寥寥先友記,文缺久不補。

渠如能綴緝,吾敢憚覼縷。

但得行實完,雖遲不猶愈。

詩詞問答

問:哭楊虞臣丈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哭楊虞臣丈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周孚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孚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先君

已故的父親

這個非但我一個人感激,就是先君、家母,也是鹹激的了不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捐館

見“ 捐館舍 ”。

親舊

親戚和故交舊友

丁寧

叮嚀,反覆地囑咐

遺訓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說的有教育意義的話

孤生

(1).孤陋的人。常用為自謙之詞。《後漢書·周榮傳》:“ 榮 曰:‘ 榮 江 淮 孤生……今復得備宰士,縱為 竇氏 所害,誠所甘心。’”《新唐書·王縉傳》:“尹(京兆尹 黎乾 ),南方之孤生,安曉朝庭事?” 宋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前時寵示第三文字,極切當,頗為孤生之助。” 清 姚瑩 《朝議大夫從祖惜抱先生行狀》:“世之孤生,徒抱俗儒講説,舉 唐 宋 以來傳注,屏棄不觀。”

(2).孤獨的人。 唐 王維 《酬諸公見過》詩:“嗟余未喪,哀此孤生。” 唐 柳宗元 《南澗中題》詩:“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 清 顧炎武 《七十二弟人》詩:“亂國誰知爾,孤生且辟人。”

苫塊

1.亦作"苫條"。

2."寢苫枕塊"的略語。苫,草蓆;塊,土塊。古禮,居父母之喪,孝子以草荐為席,土塊為枕。

泣血

(1).無聲痛哭,淚如血涌。一說,淚盡血出。形容極度悲傷。《易·屯》:“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宋 歐陽修 《皇祐四年與韓忠獻王書》:“某叩頭泣血,罪逆哀苦,無所告訴。” 李大釗 《警 * 父老書》:“願我國民,從茲勿忘此彌天之恥辱可耳。泣血陳辭,不知所云。”

(2).指因極度悲痛而無聲哭泣時流出的眼淚。《晉書·王敦傳》:“聞之惶惑,精神飛散,不覺胸臆摧破,泣血橫流。”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相遇

遇見,遇到

這些候選人在許多講壇上相遇進行辯論

握手

通常用於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後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願,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

如雨

(1).形容多。《詩·齊風·敝笱》:“ 齊 子歸止,其從如雨。” 毛 傳:“如雨,言多也。” 漢 李陵 《答蘇武書》:“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

(2).謂別後很難重逢,就像落下的雨不再回到天空。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3).悽苦貌。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湫兮如風,淒兮如雨。”

高懷

大志;高尚的胸懷。 南朝 梁 荀濟 《贈陰梁州》詩:“徒然懷伏劍,終無報國士。高懷不可忘,劍意何能已。” 唐 杜甫 《贈鄭十八賁》詩:“高懷見物理,識者安肯哂。” 清 李漁 《蜃中樓·耳卜》:“咄咄晨昏,嘆高懷莫副。”

骨肉

(1) 身體

骨肉歸復於土。——《禮記》

(2) 骨和肉

(3) 比喻至親

親生骨肉

骨肉關係

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此之謂骨肉之親。——《呂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說他無緣無故築什麼萬里長城,害得人家骨肉分離。——《孟姜女》

老語

舊話。 宋 蘇軾 《和猶子遲贈孫志舉》:“詩詞各璀璨,老語徒周諄。”

肺腑

肺臟。內心深處;心腹

這一席話的確發自肺腑

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三國演義》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關的問題

(2) 預言命運的

他認為什麼時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交情

互相交往而產生的情誼

老交情

不愧

無愧於;名副其實

不愧為藝術大師

嗚呼

(1) 對不幸的事表示嘆息、悲痛等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說》

(2) 指人喪命

嗚呼哀戰

英銳

謂英明而勇於進取。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七:“ 唐明皇 以英鋭身致極治,以荒淫身致極亂。” 明 宋濂 《<清嘯後稿>序》:“ 廬陵 胡 君 山立 生文獻之邦,抱英鋭之志,敭歷仕塗,綽著聲譽。” 清 劉大櫆 《<馬湘靈詩集>序》:“余誦 湘靈 之詩,循環往復,益嘆 湘靈 年雖老,而少年英鋭之氣不衰。”《大馬扁》第十五回:“ 嗣同 曰:‘像足下少年英鋭,若要做官,儘多日子,怎地要依附 康有為 ?’”

泉下

(1) 黃泉之下,指人死後所埋葬的地方,也指陰間

泉下物

(2) ;又稱“泉世”,“泉壤”

我行

猶言我這裡。《水滸傳》第十四回:“ 雷橫 又駡道:‘賊頭賊臉賊骨頭,必然要連累 晁蓋 !你這等賊心賊肝,我行須使不得。’”

田野

野外,田地曠野

春日的田野開滿了鮮花

陳跡

過去的事跡;舊跡;過去的事情(物)

夫普法之戰,迄今雖為陳跡,而其事信而有徵。—— 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清· 袁枚《祭妹文》

六朝陳跡

題壁

(1) 在牆壁上題詩、寫字

(2) 寫在牆上的文字或詩句

有所

有所,無所類同。有:存在。無:沒有,不存在。所:此為代詞。 

例句:

戰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貢倦於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 

稱家

舉家,全家。《尹文子·大道上》:“ 田父 稱家大怖,復以告鄰人。”

見“ 稱家之有無 ”。

寥寥

(1).空虛貌。《呂氏春秋· * 》:“俗主虧情,故每動為亡敗,耳不可贍,目不可厭,口不可滿,身盡府種,筋骨沉滯,血脈壅塞,九竅寥寥,曲失其宜。” 高誘 註:“極三關之欲以病其身,故九竅皆寥寥然虛。”《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謝混《遊覽》>》:“淒淒節序高,寥寥心悟永。” 李善 註:“《莊子》曰:‘寥已吾志。’ 郭象 曰:‘寥然空虛也。’” 宋 曾鞏 《將之江淛遂書懷別》詩:“功名竟安在,富貴空寥寥。”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中:“自從辭君親,久不為是役。落落無為鄉,寥寥不齊邑。伊誰與為禮,見此孤立石。”

(2).寂寞;孤單。 唐 宋之問 《溫泉莊臥疾寄楊七炯》詩:“移疾臥茲嶺,寥寥倦幽獨。” 明 梁辰魚 《瓦盆兒·立秋夜悼亡》套曲:“聽落葉,小窗敲,怎禁他雲房獨掩夜寥寥。空贏得淚痕濃,黯淡了鮫綃。” 清 唐孫華 《題張漢昭小像》詩:“寥寥 蔣生 徑,賴有 羊 與 求 。聞君妙方術,久疾應手瘳。”

(3).形容數量少。 唐 權德輿 《舟行見月》詩:“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兩三聲。”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古今當其任者,蓋寥寥可數。” 清 趙翼 《舟行》詩:“知有煙村緣水灣,寥寥一犬吠柴關。” 巴金 《利娜》:“無垠的荒野,稀落的城市,寥寥的人口,稀少的村莊。”

(4).廣闊;空曠。 三國 魏 曹操 《善哉行》之三:“寥寥高堂上,涼風入我室。”《魏書·術藝傳·張淵》:“恢恢太虛,寥寥帝庭,五座並設,爰集神靈。”註:“恢恢、寥寥,皆廣大清虛之貌。” 金 王若虛 《哀雁詞》:“鳥之遠害,宜莫如鴻,浩浩長風,寥寥遠空,邈乎冥濛,去萬里而無窮。” 清 周亮工 《與黃濟叔論印章書》:“寥寥寰宇,罕有合作,三十年來,其 朱修能 乎?”

(5).雄勁;清越。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雄渾》:“荒荒油雲,寥寥長風。” 唐 姚合 《過無可上人院》詩:“寥寥聽不盡,孤磬與疏鍾。” 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 力士 再拜賀曰:‘非常之事也,願陛下為臣一奏之。’其聲寥寥然,不可名言也。”

先友

(1).祖先的友人。《文選·李康<運命論>》:“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張銑 註:“ 老子 , 康 之先也,與 孔子 同志為友,故云吾先友也。”

(2).亡父的友人。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十四:“ 柳子厚 記其先友於父墓碑,意欲著其父雖不顯,其交遊皆天下偉人善士。”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先人歿於 乾道 壬辰,葬用 淳熙 甲午。惟先友 莆 一二賢大夫也,不敢銘。”參見“ 先夫子 ”。

綴緝

見“ 綴輯 ”。

覼縷

亦作“覶縷”。1.猶言彎彎曲曲。《古文苑·王延壽<王孫賦>》:“忽踴逸而輕迅,羌難得而覼縷。” 章樵 註:“覼縷,委曲也。”一本作“覶縷”。

(2).謂詳述。 隋 無名氏 《齊故員外郎馬少敏墓誌》:“編之史籍,無煩覶縷。” 宋 蘇軾 《答陳季常書》之二:“恐此書到日,已在道矣。故不覼縷。” 清 趙翼 《哭緘齋侄》詩:“問疾只嫌閽拒客,不教覼縷訴心期。” 大我 《新社會之理論》二:“夫自舊社會觀之京師,番壤也,守令蛇虺也,固揆之萬喙而一致也……種種敗德,不暇覼縷。”

(3).指事情的原委。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序》:“ 璟 曰:‘某祖 芳 ,前從 力士 問覼縷。’”

得行

謂德行流播。得,通“ 德 ”。《莊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乃比於狂。” 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得,猶德也。《集韻》:‘德,行之得也。’言其道周流乎天下,而不顯然以居之,其德之行,亦不藉之為名而以自處。”

不猶

(1).不同。《詩·召南·小星》:“抱衾與裯,寔命不猶。” 毛 傳:“猶,若也。” 鄭玄 箋:“不若,亦言尊卑異也。”

(2).指不同平常,比平常壞。 清 洪昇 《長生殿·獻發》:“只道君心可托,萬歲為歡。誰想妾命不猶,一朝逢怒。遂致促駕宮車,放歸私第。”

(3).不可,不以為然。《詩·小雅·白華》:“天步艱難,之子不猶。” 毛 傳:“猶,可也。”

詩詞推薦

哭楊虞臣丈原文_哭楊虞臣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