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望香山未至漫題三絕·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天窗懸處小徘徊,暖翠浮嵐過雨才。

底事拈吟頻得句,來青軒里送青來。

詩詞問答

問:《是日望香山未至漫題三絕·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二

參考注釋

天窗

亦作“ 天牕 ”。亦作“ 天牎 ”。1.設在屋頂上用以透光和通風的窗子。 唐 李白 《明堂賦》:“藻井綵錯以舒蓬,天牕赩翼而銜霓。” 宋 范成大 《睡覺》詩:“尋思斷夢半瞢騰,漸見天窗紙瓦明。” 明 馬愈 《馬氏日抄·奇盜》:“一夕,有偷兒自天牎中下,檢其細輭,仍從屋上逸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九回:“聽著街上打過五更,一會兒天窗上透出白色來,天色已經黎明了。” 茅盾 《天窗》:“於是鄉下人在屋面開一個小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

(2).指山崖、洞窟頂部透光的縫隙。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下:“ 太山 盤道,屈曲而上,凡五十餘盤,經 小天門 、 大天門 ,如從穴中視天窗矣。” 唐 錢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詩之一:“攀崖到天窗,入洞窮玉溜。”

(3).比喻報紙版面局部刪除後留下的成塊空白。 魯迅 《書信集·致謝六逸》:“看近來稍稍直說的報章,天窗滿紙。” 鄒韜奮 《經歷》五六:“有些報紙上的社論被他們完全抽去……第二天社論的地位便是一大片雪白,完全開著天窗,這是在別處所未見的。”

懸處

對不到案的罪犯判罪。猶今言缺席審判。《魏書·宋弁傳》:“ 文殊 父子懼而逃遁。鞫無反狀。以 文殊 亡走,懸處大辟。”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暖翠

天氣晴和時青翠的山色。 元 吳景奎 《和韻春日》之一:“江上數峯浮暖翠,日邊繁杏倚春紅。” 明 陶宗儀 《南浦》詞:“暖翠隔紅塵,空明里,著我扁舟容與。”

浮嵐

飄動的山林霧氣。 宋 歐陽修 《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詩:“欲令浮嵐暖翠千萬狀,坐臥常對乎軒窗。” 明 劉基 《題<秋江獨釣圖>》詩:“細水浮嵐天與碧,斜陽炙面臉生紅。” 清 戴名世 《數峰亭記》:“至於遠山之環繞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嵐飛翠,疊立雲表。”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得句

謂詩人覓得佳句。 唐 周賀 《上陝府姚中丞》詩:“成家儘是經綸後,得句應多諫諍餘。” 宋 陸游 《晴甫一日復大風雨連日不止遣懷》詩:“得句已無前輩賞,開編時與古人游。” 元 薩都剌 《高郵至邵伯》詩之一:“有時得句無人和,風雨寒窻夜讀書。” 清 曹寅 《秋日過訪芥公》詩:“得句聞敲鉢,逃禪媿閉關。”參見“ 覓句 ”。

青軒

(1).《莊子·讓王》:“ 子貢 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 成玄英 疏:“ 子貢 , 孔子 弟子,名 賜 ,好榮華。其軒蓋是白素,里為紺色,車馬高大,故巷道不容也。”紺,深青赤色。後因以“青軒”指豪華的車子。 晉 陸雲 《牛責季友文》:“令牛朝服青軒,夕駕軺輅,望紫微而風行,踐蘭塗而安步。” 南朝 梁 江淹 《宋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狀》:“青軒華轂,用光國煇。”

(2).借指豪華的居室。 南朝 宋 鮑令暉 《擬青青河畔草》詩:“灼灼青軒女,泠泠高堂中。” 南朝 齊 虞炎 《詠簾詩》:“青軒明月時,紫殿秋風日。” 唐 李白 《前有樽酒行》之一:“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送青

猶言呈現青色。 宋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詩之一:“一水護田將緑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明 何景明 《城東泛舟》詩:“雨意雲垂白,風情柳送青。”《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只見水光遶緑,山色送青。”

詩詞推薦

是日望香山未至漫題三絕·其三原文_是日望香山未至漫題三絕·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