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儗古九首其四

作者:李賢 朝代:明代

和陶詩·儗古九首其四原文

雨餘朝氣清,登高覽八荒。

安得如季路,去升夫子堂。

一一尋墜緒,吾意亦茫茫。

道妙不可得,空游文翰場。

光陰坐將老,倏忽在北邙。

古來歌舞地,禾黍互低昂。

未必雍門周,鼓琴得其方。

能令孟嘗君,慷慨為悲傷。

詩詞問答

問:和陶詩·儗古九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李賢
問:和陶詩·儗古九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朝氣

早晨清新的空氣,比喻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

有朝氣

高覽

謂見識高遠。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怡顏高覽,弭翼鳳戢。託跡 黃 老 ,辭世卻粒。”

八荒

又稱八方。最遠之處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併吞八荒之心。——漢· 賈誼《過秦論》

季路

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他也是孔子的弟子,季氏家臣

夫子

(1) 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2) 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後漢書·列女傳》

(4) 稱呼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含譏諷意)

(5) 孔門的學生對孔子的稱呼

一一

一個一個地;依次地

一一檢查

好一一聽之。——《韓非子·內諸說上》

一一以葉自彰。——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一一為具言。——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一一詳述之。——清·方苞《獄中雜記》

墜緒

(1).《書·五子之歌》:“荒墜厥緒,覆宗絶祀。” 孔 傳:“ 太康 失其業以取亡。”後以“墜緒”指行將斷絕的皇統。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願王英德,各遂所安,無恤墜緒。”

(2).指行將絕滅的學說。 唐 韓愈 《進學解》:“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 清 惲敬 《<說文解字諧聲譜>序》:“若夫成一家之絶學,求前人之墜緒,開後來之精識, 皋文 此書之所得,蓋有未易幾及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擬設國粹學堂啟》:“舉凡三倉之雅詁,六藝之精言,九流之墜緒,彼 嬴秦 蒙古 所不能亡者,竟亡於教育普興之世,不亦大可哀邪!”

意亦

(1).表示測度。大概,也許。 漢 張衡 《西京賦》:“及帝圖時,意亦有慮乎神祇,宜其可定以為天邑。”

(2).表示選擇。還是。《荀子·修身》:“不識步道者,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戰國策·秦策二》:“誠病乎?意亦思乎?”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道妙

(1).佛教或道教學說的精義、經典。 唐 韋應物 《春月觀省屬城始憩東西林精舍》詩:“道妙苟為得,出處理無偏。” 宋 真德秀 《送湯伯紀歸安仁》詩:“正須澄心愿,乃許窺道妙。” 清 陳確 《黃山道士韓養元師弟傳》:“ 尊覺 雖少年,而勤思道妙,甘淡泊。”

(2).指文章。 唐 韓愈 《記夢》詩:“夜夢神官與我言,羅縷道妙角與根。” 錢仲聯 集釋引 汪琬 曰:“意當時有權貴不學,自詡能詩,欲得公之稱譽者,故作此以託諷歟?” 清 王筠 《菉友肊說》:“化神奇為腐臭,則典籍亦糟粕也;化臭腐為神奇,則瓦甓皆道妙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 梁 之 劉勰 ,至謂‘人文之元,肇自太極’(《文心雕龍·原道》),三才所顯,並由道妙,‘形立即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故凡虎斑霞綺,林籟泉韻,俱為文章。”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游文

(1).潛心文字。《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 堯 舜 ,憲章 文 武 ,宗師 仲尼 ,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

(2).指浮泛的文字。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於時經典新譯,梵語數多,辭句煩蕪,章偈不整;乃領其旨要,刊其游文。”

光陰

明亮與陰暗,白晝與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後世即用以表時間

明月白露,光陰往來。——南朝梁· 江淹《別賦》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來,莫知其方。——《呂氏春秋·決勝》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間

北邙

亦作“ 北芒 ”。1.山名。即 邙山 。因在 洛陽 之北,故名。 東漢 、 魏 、 晉 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 漢 梁鴻 《五噫歌》:“陟彼 北芒 兮,噫!顧瞻帝京兮,噫!” 唐 沉佺期 《邙山》詩:“ 北邙山 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 洛城 。”《紅樓夢》第一回:“三劫後,我在 北邙山 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

(2).借指墓地或墳墓。 晉 陶潛 《擬古》詩之四:“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唐 歐陽詹 《觀送葬》詩:“何事悲酸淚滿巾,浮生共是北邙塵。” 明 徐渭 《雌木蘭》第一出:“聽提刀廝殺把眉攢,長嗟嘆道:‘兩口兒北邙近也,女孩兒東坦蕭然。’” 王闓運 《哀江南賦》:“鬼躑躅於北邙,人蕭條於東市。”

古來

自古以來

古來如此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唐· 李白《將進酒》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清· 林覺民《與妻書》

歌舞

合稱歌唱與舞蹈

歌舞晚會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低昂

起伏;時高時低

這條道路低昂不平,極不適於開車

良時無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雜詩》

未必

不一定;不見得

未必有其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清· 劉開《問說》

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聊齋志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

雍門

(1).城門名。 春秋 齊國 城門。《左傳·襄公十八年》:“十二月戊戌,及 秦周 ,伐 雍門 之荻。” 杜預 註:“ 雍門 , 齊 城門。”《戰國策·齊策一》:“軍重踵 高宛 ,使輕車鋭騎衝 雍門 。” 高誘 註:“ 雍門 , 齊 西門名也。”

(2).城門名。 漢 長安 西城門。《漢書·孝武鉤弋趙倢伃傳》:“死 長安 ,葬 雍門 。” 顏師古 註:“ 雍門 在 長安 西北 孝里 西南,去 長安 三十里。”《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 城西出北頭第一門曰 雍門 ,本名 西城門 , 王莽 改曰 章義門 ,著義亭,其水北入有 亟里 ,民呼曰 亟里門 。”

(3).指 雍門子周 。古之善琴者,亦稱 雍門子 。《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 雍門子 壹微吟, 孟嘗君 為之於邑。”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 齊 之賢者,居 雍門 ,因以為號。” 唐 李益 《聞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詩:“何必 雍門 奏,然後淚潺湲。” 明 高啟 《野田行》:“百年富貴何足恃? 雍門 之琴良可哀!” 清 趙翼 《哭汪文端師》詩:“琴忍 雍門 鼓,碑難峴首鎸。”參見“ 雍門鼓琴 ”。

(4).複姓。 戰國 齊 有 雍門子狄 。見 漢 劉向 《說苑·立節》。

鼓琴

彈琴。《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莊子·漁父》:“ 孔子 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魏勃 父以善鼓琴見 秦皇帝 。”

孟嘗君

即 田文 , 戰國 齊 貴族,封於 薛 (今 山東 滕縣 南),稱 薛公 ,號 孟嘗君 。為 戰國 四公子之一,以善養士著稱。一度入 秦 , 秦昭王 要殺害他,賴門客中擅 * 盜雞鳴者的幫助而逃歸。後卒於 薛 。 漢 劉向 《說苑·正諫》:“ 孟嘗君 將西入 秦 ,賓客諫之百通,則不聽也。” 宋 王安石 《讀孟嘗君傳》:“士皆稱 孟嘗君 能得士。”《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要學那 石太尉 的奢華, 孟嘗君 的氣概。”亦省作“ 孟嘗 ”。《戰國策·秦策四》:“ 王 問左右曰:‘今之 如耳 、 魏齊 ,孰與 孟嘗 、 芒卯 之賢?’” 漢 賈誼 《過秦論》:“ 齊 有 孟嘗 , 趙 有 平原 , 楚 有 春申 , 魏 有 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晉 張華 《遊俠篇》詩:“ 孟嘗 東出關,濟身由雞鳴。”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讒去魯》詩:“ 孟嘗 習狡兔,三窟賴 馮諼 。” 明 李贄 《贈兩禪客》詩:“ 孟嘗 門下客三千,狗盜雞鳴絶可憐。”

慷慨

(1)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悲傷

哀痛憂傷

悲傷的思緒

令人悲傷的訊息

詩詞推薦

和陶詩·儗古九首其四原文_和陶詩·儗古九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