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麓寺作原文
五台梵宇如叢林,第一琳宮即台麓。
度長城嶺不十里,結構是間據林谷。
尚有湧泉在此東,歲久廢頹未興築。
明朝即可禮鷲峰,止頓台懷留信宿。
川名射虎仰威稜,重過碑亭心肅穆。
金容月相原如如,而我重來閱五熟。
其旁行宮亦舊有,室宇無多幽事足。
背依峭壁高摧崣,綠雲滃鬱饒佳木。
時有天風翻翠濤,寒逼衣裳怯春服。
彈指光陰謾憶昔,當前印證獅王躅。
詩詞問答
問:台麓寺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台麓寺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十五
2. 寺名
參考注釋
五台
山西省的縣。位於省東北部,為山區,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內,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
梵宇
佛寺。《梁書·張纘傳》:“經法王之梵宇,覩因時之或躍;從四海之宅心,故取亂而誅虐。” 唐 宋之問 《登禪定寺閣》詩:“梵宇出三天,登臨望八川。”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小生是 西洛 貧儒,四海遊學歷州府,至 蒲州 ,因而到梵宇。”《老殘遊記》第二回:“﹝ 老殘 ﹞到了 鐵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
叢林
(1) 樹林
叢林戰
(2) 和尚聚居修行的處所,後泛指大寺院
魯智深回到叢林選佛場中禪床上,撲倒頭便睡。——《水滸傳》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質量第一
琳宮
仙宮。亦為道觀、殿堂之美稱。《初學記》卷二三引《空洞靈章經》:“眾聖集琳宮, 金母 命清歌。”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二十:“ 上元 降玉闥, 王母 開琳宮。” 宋 趙師俠 《水調歌頭·龍帥宴王公明》詞:“琳宮香火緣在,還近 玉皇 家。” 元 曹之謙 《宿雲台觀》詩:“趍程疲永路,記宿喜琳宮。” 清 顧炎武 《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樑文》:“睇琳宮之絢爛,悲木鐸之幽沉。”
長城
(1) 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全長6700公里。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中國後,聯結戰國時燕、趙、秦之城並延長,始成長城。長城不但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物,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2) 堅不可摧的力量或防禦物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結構
(1) 組成整體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
經濟結構
(2) 建築物承重部分的構造
複合結構
(3) 構築;建造
(4) 勾結
林谷
林木山谷。《墨子·天志上》:“夫天不可為林谷幽門無人,明必見之。”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赴 * 而忘生,格兕虎於林谷者,勇人也。” 宋 黃伯思 《東觀餘論·跋蜀道圖後模木》:“雲勢岫色,林谷明靄,皆有逸趣。”《金史·梁襄傳》:“行幸所過,山徑阻修,林谷晻靄,上有懸崖,下多深壑,垂堂之戒,不可不思。”
湧泉
亦作“湧泉”。1.水向上噴出的泉。《公羊傳·昭公五年》:“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湧泉也。”《莊子·盜跖》:“且 跖 之為人也,心如湧泉,意如飄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西則有湧泉清池,激水推移。”《東觀漢記·朱勃傳》:“ 援 計如湧泉,埶如轉規;救倒懸之急,存幾亡之城。”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 宋 韓拙 《山水純全集·論山》:“湍而漱石者謂之湧泉,山石間有水滭潑而仰沸者謂之噴泉。”
(2).中醫針灸穴位名。《素問·陰陽離合論》:“少陰根起於湧泉。” 張隱庵 集註:“湧泉,穴名,在足心下,踡指宛宛中。” 宋 蘇轍 《送楊騰山人》詩:“夜歸空牀臥,兩手摩湧泉。”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稟賦不同》:“又有百病從腳起之説,蓋湧泉穴與心相通,風最易入,故養生家皆慎之。”
興築
猶興建。 宋 蘇轍 《民政》:“而天下之役,凡其所以轉輸漕運、建設興築之事,又皆出於民。” 清 劉大櫆 《松江府通判許君傳》:“其費皆出自民間,積至巨萬。有司粗為興築,而浮消其費大半。”
明朝
〈方〉∶明天
鷲峰
1.鷲山。
2.代稱佛寺。
止頓
停留。《三國志·吳志·潘璋傳》:“征伐止頓,便立軍市,他軍所無,皆仰取足。”
信宿
連住兩夜,也表示兩夜
公歸不復,子女信宿。——《詩·豳風·九罭》
流連信宿,不覺忘返。——《水經注·江水》
射虎
(1).指 漢 李廣 和 三國 吳 孫權 射虎的故事。《史記·李將軍列傳》:“ 廣 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 右北平 ,射虎,虎騰傷 廣 , 廣 亦竟射殺之。”
(2).詩文中常用以形容英雄豪氣。 宋 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詞:“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 孫郎 。”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詞之二:“插架牙籤萬軸,射虎南山一騎,容我攬鬚不?” * 《遠望》詩:“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
(3).猜燈謎。燈謎亦名燈虎,故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正是:門前榜出雕蟲技,座上邀來射虎人。未知所列各條燈謎,均能射中否?”
威稜
亦作“ 威稜 ”。威力;威勢。《漢書·李廣傳》:“是以名聲暴於夷貉,威稜憺乎鄰國。” 王先謙 補註:“《廣韻》:‘稜,俗棱字。’《説文》:‘棱,柧也。’《一切經音義》十八引《通俗文》:‘木四方為棱。’人有威,如有棱者然,故曰威稜。”《梁書·武帝紀上》:“旍麾所指,威稜無外,龍驤虎步,並集 建業 。” 宋 王禹偁 《雲州節度使加使相麻》:“其有威稜卻敵,勇毅安邊,式旌善戰之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故自 烏拉 削平,而後威稜薄海表。” 郭沫若 《史學論集·惠施的性格與思想》:“當時離三代神道設教的時代未遠,一切天地間的自然現象都是上帝的創造,都是上帝的威稜,不容有人懷疑,也不曾有人過問。”
見“ 威稜 ”。
碑亭
對石碑起保護作用的亭子
肅穆
嚴肅而安靜,莊嚴肅穆
廣場——如此肅穆,長街——如此沉寂。——《一月的哀思》
金容
(1).指金光明亮的佛像面容。 南朝 齊 王融 《法樂辭》之三:“金容涵夕景,翠鬢佩晨光。” 隋 江總 《優填像銘》:“毫光此遇,法相今逢,眸雲齒雪,月貌金容。”《敦煌變文匯錄·維摩詰經菩薩品變文(甲)》:“金容現而日月藏暉,神力呈而乾坤振動。”
(2).對神的尊稱。《封神演義》第五八回:“弟子奉師命,特懇金容大發慈悲,救援無辜生靈。”
月相
月亮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狀。主要的月相有四個,即朔、上弦、望、下弦
如如
(1).佛教語。謂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體。如,理的異名。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三:“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 唐 慧能 《壇經·行由品》:“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唐 李邕 《嶽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滅滅而會如如。”
(2).佛教語。指永恆存在的真如。 唐 白居易 《讀禪經》詩:“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 宋 蘇軾 《濁醪有妙理賦》:“如如不動而體無礙,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3).佛教語。引申為永存,常在。 唐 賈島 《寄無得頭陀》詩:“落澗水聲來遠遠,當空月色自如如。”《西遊記》第九九回:“丹成識得本來面,體健如如拜主人。”
(4).恭順儒雅貌。 元 劉致 《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法則有準使民服,期於無刑佐皇圖。説與當途,無毒不丈夫,為如如把平生誤。” 明 陳所聞 《雙調玉抱肚·懷李如真》曲:“如如風範,幸龍門當年得攀。” 清 惲敬 《答方九江》:“前過 九江 ,留數日,視署舍如山居,僚屬循循如如,文學掌故,甚善甚善。”
(5).絡繹不絕。《爾雅·釋天》“二月為如” 清 郝懿行 義疏:“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
(6).形容詞詞尾。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癢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兒里骨轆轆地雷鳴,眼懸懸地專盼著人來請。”
重來
(1).再來;復來。 晉 陶潛 《雜詩》之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宋 秦觀 《望海潮·洛陽懷古》詞:“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事事堪嗟。” 劉大白 《丁寧·春雪》:“讓寒飆卷將凍雨,重來稱霸。”
(2). 漢 樂曲名。《宋書·樂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廟樂……加宗廟食舉《重來》、《上陵》二曲,合八典為上陵食舉。”《宋書·樂志一》:“ 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一曰《鹿鳴》,二曰《重來》。”
五熟
亦作“ 五孰 ”。指烹調成的各味食物。《孔叢子·陳士義》:“衣服之物,則有珠玉五采,飲食之物,則有酒醪五熟。”《宋書·百官志上》:“尚書郎入直……湯官供餅餌及五孰果實之屬。”
旁行
(1).遍行。《易·繫辭上》:“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漢書·地理志上》:“昔在 黃帝 ,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方制萬里。” 顏師古 註:“旁行,謂四出而行之。” 唐 柳宗元 《舜禹之事》:“ 禹 旁行天下,功繫於人者多,而自忘也晚。”
(2).廣泛流傳。 宋 陳師道 《<王平甫文集>後序》:“其號位勢力不足動人,而人聞其聲,家有其書,旁行於一時而下達於千家,雖其怨敵,不敢議也。” 明 唐寅 《劉太僕墓志銘》:“美風大振,嘉德旁行。”
(3).橫寫。《史記·大宛列傳》:“﹝ 安息 ﹞畫革旁行,以為書記。” 宋 蘇軾 《記夢》詩敘:“ 樂全先生 ,夢人以詩三篇示之,字皆旁行而不可識。” 黃質 《題米生君實延齡遺墨》詩:“佉盧旁行競 歐 化,變色風雲驚叱吒。”
(4).步履歪斜;橫行。《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旁行踽僂,又疥且痔。” 李周翰 註:“旁行,行不正也。”《埤雅·釋魚》:“﹝蟹﹞旁行,故今語謂之旁蟹。”
室宇
房舍;屋宇。《晉書·石崇傳》:“﹝ 石崇 ﹞財產豐積,室宇宏麗。”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第宅》:“太子太師 魏徵 ,當朝重臣也。所居室宇卑陋, 太宗 欲為營第,輒謙讓不受。”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 陸士龍 輩以洪筆為耝耒,紙紮為良田……仁義為室宇,修道德為廣宅。”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次晨來覘,則室宇寂然,門牖洞開,不知其何時去。”
無多
沒有多少。 唐 杜荀鶴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無多俸,須喜秋來不廢吟。” 清 周亮工 《郭去問還家未半載復作章貢之行送之》詩:“亂後還家慶更生,無多日月復成行。”
幽事
(1).幽景,勝景。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九:“叢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稠疊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明 高啟 《詠軒》:“臨楹一流睇,幽事忽滿前。池草方依微,庭柯正蔥芊。”
(2).雅事。 宋 楊萬里 《癸亥上巳即事》詩:“曬書仍焙藥,幽事也勞神。” 清 吳偉業 《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清齋幽事足,良會逸情兼。”
背依
謂背靠屏風。依,通“ 扆 ”。《漢書·徐樂傳》:“南面背依,攝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 顏師古 註:“依,讀曰扆。”按,扆即戶牖之間的屏風。
峭壁
陡峭的山崖
摧崣
高貌。《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巖陁甗錡,摧崣崛崎。”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摧崣,高貌也。”
綠雲
比喻女子黑而長的頭髮:綠雲擾擾,梳曉鬟也。借指年輕女子:雪鬢蒼蒼配綠雲。滃鬱
雲煙瀰漫。《楚辭·王褒<九懷·昭世>》:“覽舊邦兮滃鬱,余安能兮久居。” 洪興祖 補註:“滃鬱,雲氣起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鬼神》:“時見雲霧滃鬱,中有光如日暈;大如車輪。” 明 劉基 《自都回至通州寄普達世理原理》詩之一:“長雲擁蓬萊,煙霧中滃鬱。”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俄雲氣滃鬱,遂不復睹。”
佳木
猶言美木,嘉樹。 漢 王粲 《柳賦》:“元子從而撫軍,植佳木於茲庭。”《新唐書·王涯傳》:“別墅有佳木流泉,居常書史自怡。” 宋 范成大 《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詩:“嶢峰俯前榮,佳木秀諸院。” 峻青 《秋色賦·焦裕祿的光輝》:“他透過那大雪紛飛朔風凜冽的寒冬季節,看到了佳木蔥蘢瑞木競秀的春天。”
天風
風。風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翠濤
(1).綠色波濤。 元 周權 《九日偕友登東岩定香寺》詩:“翠濤化千峰,尚作掀舞態。” 明 劉基 《弋陽方氏壽康堂》詩:“先生築堂依林皋,繞屋杉鬆浮翠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九》:“菁樹蒙蔽,如翠濤沉霧,深深在下,而莫窮端倪。”
(2).酒名。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魏徵善治酒》:“ 魏左相 能治酒,有名曰醽醁、翠濤。”
(3).硯名。 元 倪瓚 《賦翠濤硯》:“岳翁嘗寶翠濤石,今我還珍翠濤硯。翠濤沄沄生縠紋,雲章龍文發奇變。”
衣裳
衣服的通稱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賣炭翁》
與衣裳。——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淚滿衣裳。——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春服
春日穿的衣服。《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 晉 陶潛 《時運》詩:“襲我春服,薄言東郊。” 宋 梅堯臣 《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宴》詩:“遊人春服靚粧出,笑踏俚歌相與嘲。” 明 張羽 《三月三日期黃許二山人遊覽不至因寄》詩:“濟濟少長集,鮮鮮春服明。”
彈指
極短時間
一彈指的工夫
光陰
明亮與陰暗,白晝與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後世即用以表時間
明月白露,光陰往來。——南朝梁· 江淹《別賦》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謾憶
隨意思憶。謾,通“ 漫 ”。 宋 張炎 《憶舊遊》詞:“遡萬里天風,清聲謾憶何處簫。”
當前
目前;現在
人的職責就在於完成當前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