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廿夕起東軒步月原文
今夕何夕耿無眠,攬衣起聽更漏傳。
中秋能隔幾夜遠,明月已減三分圓。
雲開數雁影帖地,露冷獨鶴聲徹天。
心情未覺坐來倦,燒燈更讀離騷篇。
詩詞問答
問:八月廿夕起東軒步月的作者是誰?答:李悌謙
問:八月廿夕起東軒步月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八月廿夕起東軒步月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悌謙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悌謙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四
參考注釋
今夕何夕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讚嘆語。謂此是良辰。《詩·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鄭玄 箋:“今夕何夕者,言此夕何月之夕乎。” 孔穎達 疏:“美其時之善,思得其時也。” 唐 杜甫 《今夕行》詩:“今夕何夕歲雲徂,更長燭明不可孤。” 宋 張孝祥 《念奴嬌·離思》詞:“扣舷一笑,不知今夕何夕。”
攬衣
亦作“擥衣”。提起衣衫。 唐 白居易 《酬集賢劉郎中對月見寄兼懷元浙東》詩:“下有白頭人,擥衣中夜起。”
更漏
(1) 古時夜間憑漏壺表示的時刻報更,所以漏壺又叫更漏
惠遠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銅葉制器,狀如蓮花…… 唐· 李肇《國史補》
(2) 又用以指夜晚的時間
主人不醉下樓去,月在南軒更漏長。——唐· 許惲《韶州驛樓宴罷》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
會中秋。——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幾時有
(2) 指夜明珠
三分
(1).謂一分為三。《左傳·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孫華 《涿州懷古》詩:“三分 巴蜀 功成後,魂魄猶應戀故都。”
(2).指 三國 史話。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賣《五代史》。”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盤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話,不肯全拋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們是不肯隨便放過的,況又有三分酒遮了臉。”
十份中的三份。《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七兮” 唐 孔穎達 疏:“此梅雖落,其實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獨鶴
孤鶴;離群之鶴。 南朝 齊 謝朓 《游敬亭山》詩:“獨鶴方朝唳,飢鼯此夜啼。” 唐 杜甫 《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詩:“獨鶴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徹天
(1).上達雲天。形容盛大。 漢 焦贛 《易林·乾之否》:“戴日精光,驂駕六龍;祿命徹天,封為 燕 王。”
(2).上達雲天。形容高。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汪鳳》:“遙見二青氣,粗如箭簳,而緊鋭徹天焉。” 清 孫枝蔚 《次韻答鄧孝威》之六:“烽火回頭尚徹天,須將現在鬭尊前。”
(3).上達雲天。形容聲音響亮。 宋 陳師道 《妾薄命》詩:“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趙朴初 《浣溪沙·和毛主席民族歌舞晚會》詞:“銅鼓蘆笙響徹天,輕裾長袖舞翩躚,歌聲齊唱大團圓。”
(4).整天。《中國歌謠資料·河南新鄉民歌<一把骨頭蹦著筋>》:“鄉長頓頓不離葷,保甲長徹天醉熏熏。”
心情
(1) 心神,情緒;興致,情趣
那種心情又控制了他
(2) 精神狀態
一個夢幻者的心情同一個士兵的氣質結合在一起
坐來
(1).猶本來;向來。 唐 馬戴 《汧上勸舊友》詩:“坐來生白髮,況復久從戎。” 宋 王安石 《和宋太博服除還朝簡諸朋舊》詩:“談論坐來能慰我,篇章傳出亦驚人。” 宋 陳亮 《賀新郎》詞:“脩竹更深處,映簾櫳,清陰障日,坐來無暑。”
(2).猶適才;正當。 唐 李白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沉之秦》詩:“坐來黃葉落四五,北斗已掛西城樓。” 宋 張元乾 《點絳唇》詞:“小雨忻晴,坐來池上荷珠碎。掉眉濃翠,怎不教人醉?”
(3).移時;頃刻。 唐 韓愈 《春雪間早梅》詩:“玲瓏開已徧,點綴坐來頻。” 宋 黃庭堅 《次韻雨絲雲鶴》之二:“坐來改變如蒼狗,試欲揮毫意自迷。” 宋 陳與義 《登城樓》詩:“百年幾憑欄,亦有似我不?城陰坐來失,白水光不流。”
燒燈
亦作“ 燒鐙 ”。1.點燈。 唐 王建 《宮詞》之八九:“院院燒燈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明 袁宗道 《晚晴偏書》詩:“靜嘿憐童僕,燒燈夜未眠。” 葉葉 《庚戌紀事》詩之一:“徹夜燒燈釣月舫,可知杯酒即天涯。”
(2).指舉行燈會或燈市。《舊唐書·玄宗紀下》:“﹝ 開元 二十八年春正月﹞壬寅,以望日御 勤政樓 讌羣臣,連夜燒燈,會大雪而罷,因命自今常以二月望日夜為之。”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國朝上元節燒燈盛於前代,為綵山峻極而對峙於 端門 。”
(3).指元宵節。 宋 蔣捷 《絳都春》詞:“歸時記約燒燈夜。早拆盡、鞦韆紅架。” 清 納蘭性德 《金菊對芙蓉·上元》詞:“狂游似夢,而今空記,密約燒鐙。” 清 洪亮吉 《吳上舍文桂倚梅圖》詩:“纔過燒燈無幾日,誤書穀雨我心驚。”參見“ 燒燈節 ”。
離騷
(1).遭遇憂患。《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離騷者,猶離憂也…… 屈平 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類對》:“ 劉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長子,賢而能文。 建中靖國 間,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謝諸公云:‘晚歲離騷,旋招魂於異域;平生精爽,猶見夢於故人。’”
(2).離別的愁思。語本《楚辭·離騷》 漢 王逸 註:“離,別也;騷,愁也;經,徑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陳直徑,以風諫君也。” 唐 岑參 《送趙侍御歸上都》詩:“帝城誰不戀,回望動離騷。” 宋 方岳 《齊天樂·和楚客賦蘆》詞:“天豈無情,離騷點點送歸客。”
(3).牢騷。《北史·儒林傳論》:“ 孝籍 徒離騷其文,尚何救也。” 宋 蘇轍 《次韻子瞻見寄》:“ 賈生 作傳無封事, 屈平 憂世多離騷。”
(4).文體之一種。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詩體上》:“風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而為 西漢 五言,三變而為歌行雜體,四變而為 沉 宋 律詩。”
(5).泛指詞賦、詩文。 清 杭世駿 《<東城雜記>序》:“斯誠離騷之博徒,藝苑之別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彈離騷》:“一曲《離騷》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國恩 《楚辭概論·楚辭的名稱》:“﹝《離騷》﹞這個名詞的解釋,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離憂,也不是遭憂和別愁,更不是明擾,乃是 楚 國當時一種曲名。按《大招》云:‘ 楚 《勞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勞商’與‘離騷’為雙聲字,古音‘勞’在‘宵’部,‘商’在‘陽’部,‘離’在‘歌’部,‘騷’在‘幽’部。‘宵’‘歌’、‘陽’‘幽’,並以旁紐通轉,故‘勞’即‘離’,‘商’即‘騷’,然則‘勞商’與‘離騷’,原來是一物而異其名罷了。‘離騷’之為 楚 曲,猶後世‘齊驅’‘吳趨’之類。 王逸 不知‘勞商’即‘離騷’之轉音,故以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鮮卑’與《招魂》的‘犀比’是一件東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