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調名·其三·五台山贊十八首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原文

大聖文殊鎮五台。

儘是龍眾尚如來。

師子一吼三千界,五百毒龍心膽摧。

詩詞問答

問:《失調名·其三·五台山贊十八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灰韻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三

2. 佛子。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子。

參考注釋

大聖

(1).古謂道德最完善、智慧型最超絕、通曉萬物之道的人。《荀子·哀公》:“ 孔子 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 漢 揚雄 《法言·吾子》:“委大聖而好乎諸子者,惡覩其識道也。” 明 李贄 《題孔子像於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為大聖,吾亦以為大聖。”

(2).稱帝王。《呂氏春秋·君守》:“大聖無事,而千官盡能。”《史記·秦始皇本紀》:“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著綱紀。”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蓋有所益也。設或無益亦無所害,又何必拒而責之?’大聖之度,慈厚若此。”

(3).佛教稱佛、菩薩。《法華經·方便品》:“今慧日大聖尊久乃説是法。”《無量壽經》卷上:“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4).謂極有神通。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我女大聖,死經二十三年,猶能與生人交往。”

(5).指小說《西遊記》中的 孫悟空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齊天大聖》:“客言大聖靈著,將禱諸祠……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蓋 齊天大聖 孫悟空 雲。”

文殊

佛教菩薩名。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頂結五髻,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持劍、騎青獅,象徵智慧銳利威猛。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與司“理”的 普賢菩薩 相對。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晉 殷晉安 《文殊象贊》:“ 文殊 淵睿,式昭厥聲。”《四遊記·唐三藏被難得救》:“願佛慈悲,早見 文殊 金身,賜我真經,留傳東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 觀音 、 文殊 猶生。”

五台

山西省的縣。位於省東北部,為山區,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內,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

儘是

到處是,很多很多

這兒儘是石頭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師子

(1).獅子。亦稱狻麑。《漢書·西域傳上·烏弋山離國》:“ 烏戈 地暑熱莽平……而有桃拔、師子、犀牛。” 唐 元稹 《和李校書·西涼伎》:“師子搖光毛彩豎,胡姬醉舞筋骨柔。” 章炳麟 《漢土始知歐洲各國略說》:“ 開元 七年,因 吐火羅 大酋獻師子、羚羊。”

(2).佛家用以喻佛,指其無畏,法力無邊。 前蜀 貫休 《寄大願和尚》詩:“自憐亦是師子子,未逾三載能嚬呻。”參見“ 師子吼 ”。

(3).指古 師子國 ,即今 斯里蘭卡 。《南史·宋紀中·文帝》:“ 倭 、 百濟 、 呵羅單 、 林邑 、 呵羅他 、 師子 等國並遣使朝貢。”《新唐書·西域傳下·師子》:“ 師子 居西南海中,延袤二千餘里……能馴養師子,因以名國。”

三千界

“ 三千大千世界 ”的省稱。 唐 李遠 《贈潼關不下山僧》詩:“窗中遙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關。” 元 喬吉 《水仙子·中秋後一日》曲:“坐金色三千界,倚天香十二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難》:“便天涯海崖,十洲方外,鐵鞋踏破三千界。” 蔡寅 《游上野博覽會》詩:“蓬仙遊戲三千界,海客贏奇百萬錢。”

五百

(1).古代在官輿前導引的役卒。《後漢書·宦者傳·曹節》:“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從求之,五百不敢違。” 李賢 注引 韋昭 《辯釋名》:“五百,字本為‘伍’。伍,當也;伯,道也。使之導引當道中以驅除也。”

(2).執杖行刑。《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 衡 言不遜順…… 祖 大怒,令五百將出,欲加箠。” 李賢 註:“五百,猶今之問事也。”《三國志·蜀志·劉琰傳》:“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與 後主 有私,呼五百撾 胡 。”《續通典·職官十五》:“五百本為執楚導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後皆無此職名。”

毒龍

(1).兇惡的龍。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復西行﹞三日至 不可依山 ,其處甚寒,冬夏積雪。山中有池,毒龍居之。”《新五代史·唐莊宗神閔敬皇后劉氏傳》:“吾有毒龍五百,當遣一龍揭片石, 常山 之人,皆魚鱉也。”

(2).喻 * 者,惡勢力。 梁啓超 《新羅馬·隱農》:“時勢造英雄,休惱公,穿楊百步終須中。調么鳳,馴毒龍,雙肩重。” 張昭漢 《絕句十二首和先君韻》:“讀書養性兼耕種,吾道猶堪製毒龍。” 陳毅 《六國之行》詩:“百戰驅封豕,千辛製毒龍。”

(3).佛教故事。佛本身曾作大力毒龍,眾生受害。但受戒以後,忍受獵人剝皮,小蟲食身,以至身乾命終,後卒成佛。見《大智度論》卷十四。後用以比喻妄心。 唐 王維 《過香積寺》詩:“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心膽

(1).心和膽。常以喻膽量。《三國志·魏志·鍾會傳》:“凡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心膽以破故也。” 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近世未有心膽既強,聲勢方穩,而能自引去者。”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題敘:“你一定要買,也該回來和你爹商酌商酌嘛。你心膽太大了。”

(2).指心。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四折:“至今説起,俺這心膽還是磕撲磕撲的跳。”

(3).心志。《後漢書·光武帝紀上》:“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反欲守妻子財物邪?”

標籤:五台山

詩詞推薦

失調名·其三·五台山贊十八首原文_失調名·其三·五台山贊十八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