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吟

作者:釋智孜 朝代:宋代

四皓吟原文

忠義合時難,雲林共掩關。

因秦生白髮,為漢出青山。

不顧金章貴,終披白氅還。

如今明新地,高躅更難攀。

詩詞問答

問:四皓吟的作者是誰?答:釋智孜
問:四皓吟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四皓吟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釋智孜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智孜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刪韻

2. 《汀州府志》卷三六作常披鶴

參考注釋

忠義

(1) 忠心和義氣

忠義之士

(2) 指有忠心和義氣的人

表彰忠義

合時

合乎時尚;合於時宜

這話說得不合時

穿戴合時

雲林

(1).隱居之所。 唐 王維 《桃源行》:“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金 張斛 《還家》詩:“雲林無俗恣,相對可終老。” 清 陳大章 《送胡卜子南歸》詩:“白雉岡頭荒圃在,未妨述作老雲林。”

(2). 漢 宮館名。《漢書·外戚傳上·孝宣霍皇后》:“ 霍後 立五年,廢處 昭臺宮 ,後十二歲,徙 雲林館 ,乃 * 。”《晉書·外戚傳序》:“遂使 悼後 遇 雲林 之災, 愍懷 濫 湖城 之酷。”

(3).指 雲夢澤 。《文選·枚乘<七發>》:“游涉乎 雲林 ,周馳乎蘭澤。” 劉良 註:“ 雲林 、 雲夢澤 也。”

(4). 元 代畫家 倪瓚 的別號。 清 侯方域 《倪雲林<十萬圖>記》:“壬辰過 陽羨 之 亳村 , 定道人 出所藏 雲林 《十萬圖》相示,皆有 雲林 自跋。” 清 納蘭性德 《憶江南》詞:“ 江 南好,真箇到 梁溪 。一幅 雲林 高士畫,數行泉石故人題。”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余掃墓山中,檢有巒紋可觀之石……用 宜興 窰長方盆疊起一峯,偏於左而凸於右,背作橫方紋,如 雲林 石法,巉巖凹凸,若臨江石磯狀。”

掩關

(1).關閉;關門。 唐 吳少徵 《怨歌行》:“ 長信 重門晝掩關,清房曉帳幽且閒。” 明 劉基 《辛卯仲冬雨中作》詩之一:“青燈無光掩關坐,飢鼠相銜啼過我。”

(2).坐關。指佛教徒閉門靜坐,以求覺悟。為期至少七天,長則不限。 唐 白居易 《秋山》詩:“何時解塵網,此地來掩關。” 清 唐孫華 《同友人游善果寺》詩:“客倦思尋榻,僧閒各掩關。”

白髮

白頭髮

白髮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青山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不顧

(1).不回頭看。《史記·刺客列傳》:“於是 荊軻 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 林宗 異而問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顧?’ 叔達 曰:‘甑已破,視之無益。’”

(2).不顧念;不照顧。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務在獨樂,不顧眾庶。”《楚辭·劉向<九嘆·離世>》:“不顧身之卑賤兮,惜皇輿之不興。” 王逸 註:“不敢顧念身之貧賤。”

(3).不理會。《楚辭·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寶珞,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馬周 初入京,至 灞上 逆旅,數公子飲酒,不顧 周 , 周 市斗酒濯足,眾異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朱暮堂 不顧 湯富海 的意見,不滿地說:‘非篩不行! 蘇賬房 !’”

(4).不考慮;不顧忌。《韓非子·十過》:“耽於女樂,不顧國政,則亡之禍也。”《後漢書·列女傳·太原王霸妻》:“君少修清節,不顧榮祿。”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二·帝王 * 》:“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顧五倫,真禽獸也。”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十章:“戰士們不顧一切地在鋼架上爬行。”

金章

(1).金質的官印。一說,銅印。因以指代官宦仕途。 南朝 宋 鮑照 《建除》詩:“開壤襲朱紱,左右佩金章。” 錢振倫 注引《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註:“金章,銅印也。”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觀宴將士》詩之一:“無私齊綺饌,久坐密金章。” 仇兆鰲 註:“金章,金印也。” 宋 柳永 《玉樓春》詞:“星闈上笏金章貴。重委外臺疏近侍。” 清 蔣士銓 《桂林霜·告變》:“愧不能麟符倒用搜奸黨,只好死抱金章瘞 北邙 。”

(2).古代高級官員的官服。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上:“﹝ 魚朝恩 ﹞翌日於上前奏曰:‘臣 * 令徽 位處眾僚之下,願陛下特賜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語,而 朝恩 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 令徽 即謝於殿前。上雖知不可,強謂 朝恩 曰:‘卿兒著章服大宜稱也。’”

白氅

(1).古代衛士穿的以白羽為飾的披風。《新唐書·儀衛志上》:“威衛青氅、黑氅,武衛鶩氅,驍衛白氅。”

(2).指道士穿的羽衣。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賦鶴》:“造化小兒,乾坤大夢,幻里黃冠白氅,原是山禽。世間紫綬金章,寧非野馬。”

如今

在這些日子裡;現在,當今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生

新地

舊時對於當代的諛稱。 晉 陸雲 《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熙光新地,邁勛九區。”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遠自 周 室,迄於新地,都為三十卷,名曰《文選》雲耳。” 唐 李白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吾家有季父,傑出新地英。” 清 金農 《新編拙詩四卷手自抄錄付女兒收藏雜題》詩之一:“新地空嗟骨相癯,常裁別體闢榛蕪。”

高躅

(1).崇高的品行。《晉書·隱逸傳贊》:“確乎羣士,超然絶俗,養粹巖阿,銷聲林曲。激貪止競,永垂高躅。” 唐 顏真卿 《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體渾元之正性,秉弘毅之高躅。” 明 李東陽 《送南京國子祭酒謝公詩序》:“其他名師碩士,踵高躅而延餘光者,蓋亦多矣。”

(2).指有崇高品行的人。 宋 蘇舜欽 《送安素處士高文悅》詩:“近臣上薦書,天子渴高躅。”

(3).指歸隱。 唐 盧綸 《酬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唯當俟高躅,歸止共抽簪。”《太平廣記》卷七五引 唐 張讀 《宣室志·王先生》:“有 弘農 楊晦之 ,自 長安 東遊 吳 楚 。行至 烏江 ,聞先主高躅,就門往謁。”

(4).健步。

(5).比喻雄健豪邁的藝術風格。 唐 竇臮 《述書賦》:“高躅莫究其涯,雄風於焉已扇。”

(6).比喻藝術風格雄健豪邁的詩文作品。

詩詞推薦

  • 南鄰公子

    韋莊唐代〕南鄰公子夜歸聲,數炬銀燈隔竹明。醉憑馬鬃扶不起,更邀紅袖出門迎。
    四皓吟原文_四皓吟的賞析_古詩文
  • 飲聖俞西軒

    韓維宋代〕歡常以飲合,歡意則非外。今吾二三子,共此西軒會。主人吾儒秀,言與二雅配。酒行倡大論,文字略瑣碎。上言
  • 冬至齋居

    李學一明代〕玉署齋居入夜清,星河錯落瑞煙橫。圜丘將舉明禋典,百辟同輸夙戒情。律管葭灰知應候,芸窗梅乾欲抽英。窮檐
  • 漢玉赤刀歌

    乾隆清代〕出匣寶氣騰蔥鬱,秋水一灣落霞拂。遊刃恢恢豈少𠜾,疑有丁甲相呵㗵。蟠虬之而晁采蔚,當年西序橫陳物。介紹
  •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戴表元宋代〕鳥有反舌者,自古比才人。時氣一朝遷,此舌竟不伸。眾鳥莫不然,更鳴以存身。如何能言土,聒聒無止辰。
    四皓吟原文_四皓吟的賞析_古詩文
  • 大梁歸途舟行即事·其一

    沈揖明代〕五月長風息,輕寒御薄綿。江村喧晚市,岸樹疊晴煙。既愜幽居境,非無買酒錢。鄉關知漸近,良友話歸船。
  • 贈雲峰演庵主

    李昴英宋代〕一庵移向白雲堆,檜柏參天少日栽。頗怪發如金線樣,想曾眼見鐵橋來。佛粘土壁煎茶供,客對 * 取芋煨。卻笑
  • 全州捲煙閣

    王鞏宋代〕長江縈村若練帶,晴岫插天如畫屏。山青水秀兩奇絕,道人對此開禪扃。紅塵一點飛不到,舉手高可摩天星。
  • 楊梅塢

    楊蟠宋代〕夏日紅相照,天晴塢自開。襄陽多稚子,摘贈故人來。
    四皓吟原文_四皓吟的賞析_古詩文
  • 新柳

    李應徵明代〕舞罷春梢曉露清,縷金試唱不勝情。忽牽鷗夢眠難定,似怯鶯梭織未成。月影乍窺陶令宅,風條漸拂漢家營。也知
  • 送沈學士守毗陵

    蘇頌宋代〕使君四十五專城,新向鴻都得請行。高閣和鉛人暫去,秋郊驅弩吏趨迎。蘭陵郡邑今尤盛,陽羨溪山古有名。賦政
    四皓吟原文_四皓吟的賞析_古詩文
  • 酬趙少卿藥園見贈

    司馬光宋代〕鄙性苦迂僻,有園名獨樂。滿城爭種花,治地惟種藥。栽培親荷鍤,購買屢傾橐。縱橫百餘區,所識恨不博。身病
    四皓吟原文_四皓吟的賞析_古詩文
  • 夏日十二首

    張耒宋代〕山雨晴來暑,溪雲暗復興。林塘陰不解,巾幘潤還蒸。書帙慵披蠹,盤餐厭撲蠅。老來疲薾甚,多病日侵陵。
  • 水調歌頭

    沈明叔宋代〕漢事正猶豫,足跡正跫然。岩陵老子,當時底事動天頑。曾把絲綸一擲,藐視山河九鼎,高議凜人寒。竹帛非吾事
  • 游秀府擇勝園

    周端臣宋代〕擇勝前朝錫雅名,不多花木四時榮。樓當列岫仍臨水,地此諸園最傍城。池暖錦鱗冬亦泳,洞寒丹鶴曉先鳴。宗王
    四皓吟原文_四皓吟的賞析_古詩文
  • 永遇樂 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

    辛棄疾宋代〕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更十
    四皓吟原文_四皓吟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見寄四首

    蘇軾宋代〕始憶庚寅降屈原,旋看蠟鳳戲僧虔。隨翁萬里心如鐵,此子何勞為買田。
  • 謝安墩二首

    王安石宋代〕謝公陳跡自難追,山月淮雲祗往時。一去可憐終不返,暮年垂淚對桓伊。
  • 宮詞

    張公庠宋代〕黃羅雙幅裹降書,新拜昭容稱意無。真色不勞施粉黛,香閨虛掛十眉圖。
  • 題金廷標畫

    乾隆清代〕誰家亭榭真延涼,足山足水足倘徉。迎風祗覺竹籟爽,過雨如聞荷氣香。主翁繩榻恣盤礴,童子適適各尋樂。樓里
四皓吟原文_四皓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