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一首四疊乙未韻原文
乙未曾斯憩,遙期授位便。
天恩符獲己,子政訓猶肩。
察吏賢及否,勤民吃與穿。
設惟自圖逸,志敢負初年。
詩詞問答
問:林下一首四疊乙未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林下一首四疊乙未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林下一首四疊乙未韻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六
2. 朝臣致仕者向有林下之稱予踐阼之初立願至乾隆六十年歸政可以比之致仕者優遊林下是以乙未憩此戲題有擬號箇中者還當二十年之句彼時距歸政之期尚遠而今競仰荷可言天恩幸符初願感何
參考注釋
未曾
不曾
臣未曾聞也。——《戰國策·魏策》
這樣的豐收年,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
授位
(1).授予職位。《春秋·桓公四年》“天王使宰 渠伯糾 來聘” 晉 杜預 註:“王官之宰,當以才授位。”《南史·張興世傳》:“是役也,皆先戰授位,檄板不供,由是有黃紙札。”
(2).授予王位。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 餘昧 立,四年卒,欲授位 季札 。”
天恩
(1).指帝王的恩惠。《後漢書·班超傳》:“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賞,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絶。”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控代》:“蒙聖主天恩高曠。”《紅樓夢》第五三回:“咱們家雖不等這幾兩銀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
(2).泛指極大的恩德。《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 李氏 道:‘多謝老爺天恩。’”
察吏
明察的官吏。《晏子春秋·諫下二》:“以樹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傷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義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古來清官察吏,不止一人。”
勤民
(1).勞苦百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秦 違 蹇叔 ,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左傳·昭公十五年》:“獲城而弗取,勤民而頓兵,何以事君?”《國語·周語上》:“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 韋昭 註:“勤,勞也。”
(2).盡心盡力於民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令尹其不勤民,實自敗也。” 杜預 註:“盡心盡力,無所愛惜為勤。” 漢 班固 《典引》:“奕世勤民,以方伯統牧。” 晉 陸機 《辯亡論下》:“敦率遺典,勤民謹政。”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典故》:“猶以玩物為戒,特申勤民之旨,以垂訓焉。”
初年
指某一歷史時期的最初一段
民國初年
詩詞推薦
老友浦玉圃兄,以山東知縣歿於京邸,旅櫬歸,囊無常物,憶向日詩酒繾綣,哀其三
方仁淵〔清代〕如椽健筆掃千軍,稽紹稠人鶴出群。少日襟懷滄海月,頻年勵志泰山雲。故交貧賤猶餘我,老境衰頹更哭君。非是
名句推薦
- 前度寒林去不回,洞門今為小猿開胡仲弓《呼猿》
- 獨倚瘦筇誰是伴,白雲日晚自歸來逍遙子《白雲庵四首》
- 穹蒼幸一息,庶幾紀星霜
- 下車裡門外,他年看諸郎洪邁《寄題起莘家義軒》
- 依人光不定,照影思無端施閏章《江月·十月晴江月》
- 吁嗟麟兮,孰為來哉韋表微《池州夫子廟麟台》
- 江山追宋玉,雲雨憶荊王
- 誰知破筠根,還同一氣分魏野《詠竹杯珓子》
- 睡起流鶯過、語聲小葛郯《感皇恩》
- 倒床自甘寢,不擇菅與綺
![林下一首四疊乙未韻原文_林下一首四疊乙未韻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