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從弟榮緒琴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夜聽從弟榮緒琴原文

涼月耿茂樹,微風薄疏林。

令弟肯過我,清夜撫鳴琴。

妙生徽軫外,虛夷有遠心。

哀猿山暝嘯,凝笳霜霽吟。

胡馬驚朔吹,楚囚操南音。

王嬙穹廬泣,校尉漢恩深。

翻令曠士懷,數行下沾襟。

曲中頗清壯,攫醳蠲煩淫。

亞夫軍細柳,令嚴夜沉沉。

我友擅丘壑,頗遭雞須侵。

營詩貌煙靄,辭慳負幽尋。

畫師雖無如,滄浪一蹄涔。

藉爾山水曲,軒豁窮上岑。

勤來商略此,勝處要同斟。

詩詞問答

問:夜聽從弟榮緒琴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夜聽從弟榮緒琴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侵韻

參考注釋

涼月

(1).秋月。 南朝 齊 謝朓 《移病還園示親屬》詩:“停琴佇涼月,滅燭聽歸鴻。” 宋 蘇舜欽 《和彥猷晚宴明月樓》之二:“緑楊有意簷前舞,涼月多情海上來。” 清 納蘭性德 《河瀆神》詞:“涼月轉雕闌,蕭蕭木葉聲乾。”

(2).七月的異名。《事物異名錄·歲時·七月》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七月曰首秋、初秋、上秋、肇秋、蘭秋、涼月。”

微風

(1).輕微的風。《荀子·解蔽》:“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漢 班婕妤 《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宋 范成大 《春晚》詩之二:“微風盡日吹芳草,蝴蝶雙雙貼地飛。” 清 劉純熙 《日暮》詩:“宿鳥樹高下,微風雲重輕。”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綠色的繡有和平鴿的旗幟,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風裡輕輕地飄蕩。”

(2).指日趨衰微的風俗。 唐 杜甫 《杜鵑行》:“ 蜀 人聞之皆起立,至今相效傳微風。”微,一本作“ 遺 ”。

疏林

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條。 南朝 宋 謝靈運 《曇隆法師誄》:“開石通澗,剔柯疏林。”

(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齡 《途中作》詩:“墜葉吹未曉,疏林月微微。” 明 劉基 《小重山》詞:“城上高樓接海赮,疎林藏不盡欲棲鴉。” 潘漠華 《草野》一:“晨光透過疏林,金黃的,燦爛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令弟

尊稱對方的弟弟

清夜

清靜的夜晚。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詩:“懷人同不寐,清夜起論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內閣大臣,尤循常襲故,旅進旅退於唯唯諾諾之間,清夜捫心,其能 * 乎?”

鳴琴

(1).琴。《韓非子·說林下》:“ 文子 曰:‘吾嘗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吾好珮,此人遺我玉環。’” 晉 陸機 《擬東城一何高》詩:“閒夜撫鳴琴,惠音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薦琴石》詩:“遠師 騶忌 鼓鳴琴,去和《南風》愜 舜 心。”

(2).彈琴。 唐 高適 《登子賤琴堂賦詩》之一:“ 宓子 昔為政,鳴琴登此臺。” 唐 黃滔 《湘中贈張逸人》詩:“鳴琴坐見燕鴻沒,曳履吟忘野逕賒。”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作邑啟事》:“鳴琴堂上,將貽不治事之譏;投巫水中,必得擅 * 之罪。”

(3).《呂氏春秋·察賢》:“ 宓子賤 治 單父 ,彈鳴琴,身不下堂而 單父 治。”後因用“鳴琴”稱頌地方官簡政清刑,無為而治。 唐 郎士元 《送長沙韋明府》詩:“遙知訟堂里,佳政在鳴琴。” 明 王錂 《尋親記·修築》:“下官 封丘縣 宰是也。才非雉錦,政忝鳴琴。”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製錦功偏著,鳴琴政自循。”

徽軫

琴腹下轉動琴弦的軸。 宋 蘇軾 《歐陽晦夫惠琴枕》詩:“輪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軫足。” 明 楊慎 《和方思道毛塢之什》之三:“徽軫不得薦,欂櫨亦何補?”亦借指琴聲。 唐 盧綸 《重同暢當奘公院聞琴》詩:“悞以音聲祈 遠公 ,請將徽軫付秋風。”

虛夷

恬淡寡慾。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林下諸賢,各有儁才子…… 鹹 子 瞻 虛夷有遠志, 瞻 弟 孚 爽朗多所遺。” 劉孝標 注引《名士傳》:“ 瞻 字 千里 ,夷任而少嗜欲,不脩名行,自得於懷。”

遠心

深遠的心機。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遠心曠度,贍智宏材。”《三國志·魏志·傅嘏傳》“ 傅嘏 字 蘭石 ”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 嘏 友人 荀粲 ,有清識遠心,然猶怪之。” 唐 楊炯 《從弟去溢墓志銘》:“玉振金聲,筆有餘力,遠心天授,高興生知。” 明 許三階 《節俠記·俠晤》:“看他遠心曠度,翩翩豪舉, 劉生 一腔熱血,今番有用處了。”

離散之心。《國語·楚語上》:“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慾,使民蒿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其為惡也甚矣。” 韋昭 註:“遠心,叛離。”

凝笳

徐緩幽咽的笳聲。《文選·謝朓<鼓吹曲>》:“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 李善 註:“徐引聲謂之凝。” 張銑 註:“凝笳,其聲凝咽也。” 唐 溫庭筠 《雉場歌》:“麥隴桑陰小山晚,六虯歸去凝笳遠。” 宋 梅堯臣 《贈僕射侍中劉相公輓詞》之一:“歸槨關山遠,凝笳道路悲。”

胡馬

(1).泛指產在西北民族地區的馬。《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 越 鳥巢南枝。”《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胡馬奚車,羅列階陛。” 明 李攀龍 《古意》詩:“蕭蕭胡馬鳴,翩翩下枯桑。” 清 蔣士銓 《桂林霜·完忠》:“衙中坐困,空雲胡馬思歸。”

(2).指胡人的軍隊。 漢 鄒陽 《上吳王書》:“臣恐救兵之不專, 胡 馬遂進窺於 邯鄲 。”《漢書·匈奴傳贊》:“使邊城守境之民父兄緩帶,稚子咽哺, 胡 馬不窺於長城,而羽檄不行於中國。” 唐 王昌齡 《出塞》詩:“但使 龍城 飛將在,不教胡馬度 陰山 。”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蒼生未蘇息,胡馬半乾坤。”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陳贍傳異人膠法》:“得百笏,自謂終身享之不盡。胡馬南渡,一掃無餘。” 明 李夢陽 《胡馬來再贈陳子》詩:“冬十二月胡馬來,白草颯颯黃雲開。” 清 孫雨林 《皖江血·遭擒》:“俺只料胡馬前來把戰挑,那知同胞反與咱兵鏖。”

朔吹

指北風。 南朝 陳 張正見 《寒樹晚蟬疏》詩:“寒蟬噪楊柳,朔吹犯梧桐。” 唐太宗 《飲馬長城窟行》:“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宋 梅堯臣 《李審言學士遺金波酒》詩:“朔吹卷天吼,遠郊無鳥飛。”

楚囚

本指春秋時被俘到晉國的楚國人鍾儀,後用來借指被囚禁的人,也比喻處境窘迫、無計可施的人

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惲代英《獄中詩》

楚囚對泣

南音

(1).南方的音樂。《左傳·成公九年》:“使與之琴,操南音。” 杜預 註:“南音, 楚 聲。”《呂氏春秋·音律》:“ 禹 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塗山氏 之女乃令其妾候 禹 於 塗山 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 高誘 註:“南方國風之音。” 唐 劉禹錫 《采菱行》:“一曲南音此地聞, 長安 北望三千里。” 明 胡侍 《真珠船·南北音》:“若南音則《孺子》、《接輿》、《越人》、《紫玉》、 吳 歈 楚 艷,以及今之戲文皆是。然《三百篇》無南音,《周南》、《召南》皆北方也。” 鄭澤 《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懼茲南音寂,時作天籟鳴。”

(2).指 虞舜 的《南風》歌。 晉 夏侯湛 《虞舜贊》:“垂拱臨民,詠彼南音。”

(3).南方口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老儒 周懋官 ,口操南音,不記為何許人。”

穹廬

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

天似穹廬。——《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勒歌》

對穹廬以出膝。——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校尉

軍職名。據《史記》, 秦 末起義軍中已有此職。《項羽本紀》載: 項梁 “部署 吳中 豪傑為校尉、候、司馬。”又《張耳陳餘列傳》載: 陳勝 “以 張耳 、 陳餘 為左右校尉。” 漢 代始建為常職,其地位略次於將軍,並各隨其職務冠以各種名號。掌管少數民族地區事務的長官,亦有稱校尉者。 隋 唐 以後迄 清 為武散官之號,地位逐漸降低。 明 清 之際也稱衛士為校尉,其地位尤低。參閱《通典·職官十六》、《續通典·職官十六》。

漢恩

漢 室的恩典。亦借指朝廷恩典。 南朝 宋 鮑照 《東武吟》:“僕本寒鄉士,出身蒙 漢 恩。”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裂帛繫書,誓還 漢 恩。”

曠士

胸襟開闊之士。 南朝 宋 鮑照 《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 宋 陳師道 《還里》詩:“曠士愛吾廬,遊子悲故鄉。” 明 李東陽 《後登舟賦》:“曠士忘形,達人知命。”

行下

行文下達。 宋 蘇軾 《杭州上執政書》之二:“伏望相公一言,檢舉成法,自朝廷行下,便五穀通流,公私皆濟。”《水滸傳》第二十回:“本州孔目差人賫一紙公文,行下所屬 鄆城縣 ,教守御本境。”《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五年》:“時宣撫司未有行下, 玠 曰:‘事急矣,諸將不能辦,我當自行。’”參見“ 行文 ”。

沾襟

浸濕衣襟。多指傷心落淚。《莊子·應帝王》:“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壺子 。” 唐 白居易 《慈烏夜啼》詩:“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明 夏完淳 《大哀賦》:“瞻山而隕涕,撫草木而沾襟。”

曲中

(1).完全擊中。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二:“ 韓退之 作《師説》,曲中今世人之病。”

(2).全都符合。 清 俞樾 《<七俠五義>序》:“及閲至終篇,見其事跡新奇,筆意酣恣,描寫既細入豪芒,點染又曲中筋節。”

妓坊的通稱。《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那 杜媺 曲中第一名姬,要從良時,怕沒有十斛明珠,千金聘禮。”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舊院人稱曲中。前門對 武定橋 ,後門在 鈔庫街 ,妓家鱗次,比屋而居。”

清壯

清新豪健。 晉 陸機 《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 宋 葉適 《姜安禮墓志銘》:“君詩清壯抑揚,而不刻削以反今人之律。” 金 松岑 《文學上心美術觀》:“短簫鐃歌,表其清壯;橫吹邊奏,寄其悲涼。”

攫醳

謂彈琴時琴弦一張一弛。語本《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濁以春溫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政令也。” 宋 蘇軾 《聽僧昭素琴》詩:“至和無攫醳,至平無按抑。”

煩淫

指繁縟而無節制的樂聲。儒家以為是淫俗之樂。語本《左傳·昭公元年》:“煩 * 聲,慆堙心耳。”《南齊書·王僧虔傳》:“自頃家競新哇,人尚謡俗,務在噍殺,不顧音紀,流宕無崖,未知所極,排斥正曲,崇長煩淫。”

細柳

(1).初生的嫩柳條。《西京雜記》卷四:“ 枚乘 為《柳賦》,其辭曰:‘……階草漠漠,白日遲遲。於嗟細柳,流亂輕絲。’” 漢 劉楨 《贈徐幹》詩:“細柳夾道生,方塘含清源。” 唐 杜甫 《哀江頭》詩:“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緑?”

(2).指日落之處。 漢 王充 《論衡·說日》:“儒者論日,旦出 扶桑 ,暮入 細柳 。 扶桑 東方地, 細柳 西方野也。”

(3).地名。在今 陝西省 鹹陽市 西南 渭河 北岸。有 細柳倉 ,即 漢 周亞夫 屯軍處。

(4).見“ 細柳營 ”。

(5).觀名。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西南。《漢書·司馬相如傳上》:“登 龍臺 ,掩 細柳 。” 顏師古 注引 郭璞 曰:“觀名也,在 昆明池 南也。”

夜沉沉

形容夜深。 唐 李白 《白紵辭》:“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黃金。” 宋 蘇軾 《春夜》詩:“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一折:“你昨宵個夜沉沉醉臥 蕊珠宮 ,今日暖融融誤入 桃源洞 。”

丘壑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詩:“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虛。”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廬山詩·白鶴觀》:“時時過 江 來, 廬山 訪丘壑。”

(3).鄉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傳》:“不養望於丘壑,不待價於城市。” 宋 蘇軾 《乞罷學士除閒慢差遣札子》:“臣多難早衰,無心進取,得歸丘壑以養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遊春》:“你既無婚,我亦未娶。即圖同居丘壑,以結姻盟。”

(4).謂隱逸。 南朝 宋 謝靈運 《齋中讀書》詩:“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 金 王若虛 《茅先生道院記》:“予世之散人也,才能無取於人,而功名不切於己,雖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嘗一日忘。” 清 方文 《訪林青仲兄弟》詩之二:“丘壑本繇性,漁樵豈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伏望聖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墮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遠的意境。 宋 黃庭堅 《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世祖御筆》:“上以武功定天下,萬幾之餘,遊藝翰墨,時以奎藻頒賜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荊 、 關 、 倪 、 黃 輩所不到者。”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而觀其或亭或臺,或牆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遊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

詩貌

詩人容貌。 宋 林景熙 《過吳門感前游》詩:“客心空老鶯花月,詩貌不肥魚稻鄉。”

煙靄

雲霧;雲氣

江那面的山峰,抹上藍色的煙靄,顯得十分美麗。——艾蕪《野牛寨》

畫師

畫工;畫家。 隋 薛道衡 《昭君詞》:“不蒙女史進,更無畫師情。” 宋 梅堯臣 《看山寄宋中道》詩:“安得老畫師,寫寄幽懷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六回:“原來這 江雪漁 是一位畫師。”

無如

無可奈何

今天想回去,無如未買著票

滄浪

(1).古水名。有 漢水 、 漢水 之別流、 漢水 之下流、 夏水 諸說。《書·禹貢》:“ 嶓冢 導 漾 ,東流為 漢 。又東為 滄浪 之水。” 孔 傳:“別流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夏水》:“ 劉澄之 著《永初山川記》云:‘ 夏水 ,古文以為 滄浪 ,漁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詞序:“余久客古 沔 , 滄浪 之煙雨, 鸚鵡 之草樹……無一日不在心目間。”

(2).青蒼色。多指水色。《文選·陸機<塘上行>》:“發藻玉臺下,垂影滄浪泉。” 李善 註:“ 孟子 曰:‘滄浪之水清。’滄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窣祿勤那國》:“水色滄浪,波濤浩汗。”《呂氏春秋·審時》“後時者,弱苗而穗蒼狼” 清 畢沅 輯校:“蒼狼,青色也。在竹曰‘蒼筤’,在天曰‘倉浪’,在水曰‘滄浪’。” 清 龔自珍 《賀新涼》詞:“一棹滄浪水,一行行淡煙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蒼色的水。 唐 韓愈 《合江亭》詩:“長綆汲滄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題台江別意餞顧存信歸番禺》詩:“滄浪浩蕩杳難期,此別重逢又幾時。”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 華碩宣 ﹞《湖上》云:‘忽驚鷗鷺起,漁笛響滄浪。’”亦借指青蒼的天空。 唐 寒山 《詩》之五九:“天高不可問,鷦鵊在滄浪。”

(4).形容頭髮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蘇郎中驚斑鬢之什》:“遶鬢滄浪有幾莖,珥貂相問夕郎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關河 泱漭連兵氣,齒髮滄浪寄病身。”

(5).《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後遂以“滄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孺子‘滄浪’,亦有全曲。” 清 陳夢雷 《寄答李厚庵百韻》:“君節誠不虧,鼓枻歌‘滄浪’。”

蹄涔

亦作“蹏涔”。語本《淮南子·氾論訓》:“夫牛蹏之涔,不能生鱣鮪。” 高誘 註:“涔,雨水也,滿牛蹏跡中,言其小也。”後以“蹄涔”指容量、體積等微小。 晉 郭璞 《注<山海經>敘》:“蹏涔之游,無以知絳虯之騰。” 唐 蔣貽恭 《詠蝦蟆》:“欲知自己形骸小,試就蹄涔照影看。” 清 焦袁熹 《經生歌》:“蹄涔之水,不生淪漣;覆簣之山,那有雲煙?” 清 曾國藩 《書<歸震川文集>後》:“浮芥舟於蹏涔之水,不復憶天下有四海濤者也。”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軒豁

(1) 敞亮

客廳十分軒豁

(2) 開朗

性格軒豁

商略

(1).商討。 晉 范寧 《<穀梁傳集解>序》:“於是乃商略名例,敷陳疑滯,博示諸儒異同之説。”《金史·荊王守純傳》:“今諸相皆老臣,每事與之商略,使毋貽物議足矣。” 趙朴初 《埃及紀游·騎駱駝過人獅像》詩:“欲喚人獅與商略,田疇大漠待如何。”

(2).品評,評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劉丹陽 、 王長史 在 瓦官寺 集, 桓護軍 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 江左 人物。”《魏書·李彪傳》:“ 彪 評章古今,商略人物。”

(3).估計。 宋 黃庭堅 《醇道得蛤蜊復索舜泉》詩:“商略督郵風味惡,不堪持到蛤蜊前。” 宋 陸游 《雪後尋梅偶得絕句》之六:“商略前身是 飛燕 ,玉肌無粟立黃昏。”

(4).準備。 宋 盧祖皋 《摸魚兒·九日登姑蘇台》詞:“吟未就,但衰草荒煙,商略愁時候。” 宋 姜夔 《點絳脣》詞:“燕雁無心, 太湖 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5).脫略,放任不羈。《三國志·蜀志·楊戲傳評》:“ 楊戲 商略,意在不羣。”

勝處

美好的地方。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南峰北嶺,多結禪棲之士,東巖西谷,又是剎靈之圖;竹柏之懷與神心妙遠,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為勝處也。”《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承供養者,現世福資,為亡者轉生於勝處。” 明 唐順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勝處也, 彭君 隱焉而樂之。”

同斟

一同飲酒。 前蜀 韋莊 《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二十韻》:“會隨仙羽化,香蟻且同斟。” 宋 秦觀 《擬韋應物》詩:“鄰父縮新醅,林下邀同斟。”

詩詞推薦

夜聽從弟榮緒琴原文_夜聽從弟榮緒琴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