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

作者:艾性夫 朝代:宋代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

微吟水部詩,欲續廣平賦。
須是鐵心人,方識花妙處。

詩詞問答

問: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作者是誰?答:艾性夫
問: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艾性夫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書法欣賞

艾性夫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書法作品欣賞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送何起岩之江東

    陳傅良宋代〕苦吟海內知音少,獨往江東問政頻。我亦他山於此別,世無吾黨更誰親。六朝胡實皆新句,一代風流尚幾人。話次
  •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傳之失真,體之而神。明白智圓而有照,清虛理極而無身。心萌法法,影落塵塵,一段精光華上春。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_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挽彭制機

    方岳宋代〕山中亦云樂,蔬甲手耘芟。面熟鳥窺戶,眼生雲穴岩。樹蟠根可坐,路礙石休劖。每笑陶弘景,猶將隱結銜。
  • 再雪

    施樞宋代〕投曉又翻飛,春風亦被欺。須知寒徹夜,勝似臘殘時。艷粉同梅落,輕花替柳吹。渾然成片玉,凍合在前池。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_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虞美人

    邵亨貞元代〕無情世事催人老。不覺風光好。江南無處不蕭條。何處笙歌燈火作元宵。承平父老頭顱改。就裡襟懷在。相逢不忍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_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別張袁州五首

    彭龜年宋代〕平生學不力,莫移資稟偏。疏愚寡周防,戇直絀巧諞。出身仕官府,何幸依仁賢。樸樕本無庸,刻畫幾成妍。江湖
  • 小隱自題

    林逋宋代〕竹樹繞吾廬,清深趣有餘。鶴閒臨水久,蜂懶採花疏。酒病妨開卷,春陰入荷鋤。嘗憐古圖畫,多半寫樵漁。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_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臨川宰徐伯章心遠軒

    曾幾宋代〕徐侯心萬里,身墮百里中。政以詩禮庭,上有鶴髮翁。豈無敲榜喧,不入丘壑胸。開軒寄遠韻,幾淨窗玲瓏。竹影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_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十月十四夜

    白玉蟾宋代〕十月十四夜,燈寒燄寸長。披衣臨曲水,把筆向清霜。月透詩情冷,風吹醉面涼。故人知得否,空斷早梅腸。
  • 送唐述之赴廷對

    魏了翁宋代〕快著青冥輭玉鞭,穩騎騄耳踏雲煙。便持全蜀無雙譽,去聽賓臚第一傳。眾所望君皆爾耳,人之好我豈云然。古來
  • 滿庭芳

    黃庭堅宋代〕初綰雲鬟,才勝羅綺,便嫌柳陌花街。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其奈風情債負,煙花部、不免差排。劉郎恨,桃花
  • 卓筆峰

    葉茵宋代〕疑是飛來天柱峰,一尖秀出白雲中。料應宰相書成後,留得殘毫倚半空。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_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酬李校書

    薛濤唐代〕才游象外身雖遠,學茂區中事易聞。自顧漳濱多病後,空瞻逸翮舞青雲。
  • 送張按察移節江陵

    黃庚宋代〕滿載琴書事宦遊,皇皇使節重咨諏。蒲帆風飽三千里,繡斧霜寒十六州。荊渚行觀新德政,越人共憶舊風流。市橋
  • 夢華山

    陸游宋代〕路入河潼喜著鞭,華山忽到帽裙邊。洗頭盆上雲生壁,腰帶鞓前月滿川,丹灶故基誰復識?白驢遺蹟但相傳。夢魂
  • 有感

    張九成宋代〕日月不知久,優遊蕭寺居。臘月三十日,方驚歲又除。如此度九年,終朝樂有餘。後圃剩寒菜,水南多美魚。飯罷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_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建安暮秋

    華岳宋代〕斜陽望斷水平橋,古柳蕭疏已半雕。魚躍浪花翻水面,雁托煙練束林腰。花時無鏹能追驥,月夜有詩堪續貂。回首
  • 江州重午二首

    董嗣杲宋代〕蒲節殊鄉借楚夸,繞城社鼓不停撾。爭歌神曲羞溪藻,遙送瘟船滾浪花。世上莫非兒戲事,江頭無奈客思家。西湖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_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梧桐樹 原作 ,疑誤

    牧常晁元代〕這丹頭,牢結媾。念頭動處靈丹走。固濟要無漏。綿綿一*三關透。撥轉天輪行火候。金鼎蟾光透。
  • 僧房夜坐

    葉茵宋代〕四十二間廓底客,不知春向柳邊深。三旬禁足持僧戒,終日看書養道心。露草帶雲眠野鹿,風枝搖月唳幽禽。一塵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_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賞析_古詩文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原文_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