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北省甘蘭為最遙,驛遲奏始到今朝。
河東西溥沾膏澤,田高下胥芃黍苗。
本是民貧兼地瘠,恆廑食旰與衣宵。
況經逋賦全寬免,嘉與吾民慶歲饒。
詩詞問答
問:《陝甘總督勒保奏甘省甘雨優沾田禾暢茂詩以志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九
2. 北省雨澤最關
參考注釋
北省
指尚書省。因尚書省在宮闕之北,故稱。《北齊書·宋游道傳》:“ 文襄 謂 暹 、 游道 曰:‘卿一人處南臺,一人處北省,當使天下肅然。’” 唐 李群玉 《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北省諫書藏舊草,南宮郎署握新蘭。” 宋 王安石 《賀杭州蔣密學啟》:“伏審拜命徽章,陛榮北省,伏惟慶慰。”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膏澤
(1) 滋潤土壤的雨水
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曹植《贈徐幹》
(2) 比喻恩惠
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黍苗
黍的幼苗。《詩·小雅·黍苗》:“芃芃黍苗,陰雨膏之。” 南朝 宋 顏延之 《還至梁城作》詩:“木石扃幽闥,黍苗延高墳。” 唐 虛中 《寄華山司空圖》詩之二:“黍苗侵野徑,桑椹污閒庭。”
逋賦
(1).未交的賦稅。《漢書·武帝紀》:“行所巡至, 博 、 奉高 、 蛇丘 、 歷城 、 梁父 ,民田租、逋賦貸,已除。” 顏師古 註:“逋賦,未出賦者也。”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賦稅》:“ 周世宗 嘗患賦稅之不均,詔長吏重定。 潁州 刺史 王祚 躬行部縣,均其輕重,補流民逋賦以萬數,增其舊籍。”《清史稿·宣宗紀二》:“八月甲子,以皇太后六旬萬壽,普免各省逋賦。”
(2).指逃避賦稅。《明史·張居正傳》:“ 居正 以 江 南貴豪怙勢及諸奸猾吏民善逋賦,選大吏精悍者嚴行督責。”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農夫占田寡,而為傭耕。其收租稅,畝錢三千以上。有闕乏,即束縛詣吏,榜笞與逋賦等。”
寬免
放寬並免除
嘉與
獎勵優待;獎掖扶助。《漢書·武帝紀》:“朕夙興夜寐,嘉與宇內之士臻於斯路。” 宋 曾鞏 《皇子制》:“嘉與海內同孚於休,播告遐邇。”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 周亮工 ﹞性嚴岸,居官不肯假借官里人,顧好嘉與後進。”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陝甘總督勒保奏甘省甘雨優沾田禾暢茂詩以志原文_陝甘總督勒保奏甘省甘雨優沾田禾暢茂詩以志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