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阜寺原文
維舟對晚舂,登入臨初地。
水鄉經數程,見山已快意。
土阜縱無奇,名與清涼配。
文殊無小大,而人紛位置。
丈室暫㣶徨,爐香綴煙穗。
詩詞問答
問:香阜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香阜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三
2. 是處俗名小五台
參考注釋
維舟
(1).古代諸侯所乘之船。維連四船,使不動搖,故稱。《爾雅·釋水》:“天子造舟,諸侯維舟。” 郭璞 註:“維連四船。”
(2).泛指帝王貴族所乘之船。 唐 趙彥昭 《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六龍齊軫御朝曦,雙鷁維舟下緑池。”
(3).繫船停泊。 南朝 梁 何遜 《與胡興安夜別》詩:“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韋宥》:“行次江館,其家室皆已維舟入亭矣。”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皇舅墓》:“維舟上讀半磨滅,使君乃緣戚里恩。”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記》:“望見有石壁甚峭峻,維舟登岸,尋之得一尼菴。”
初地
(1).佛教語。謂修行過程十個階位中的第一階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為“初地”;大乘菩薩“十地”中,以“歡喜地”為“初地”。《華嚴經·十地品》:“今明初地義,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薩地,名之為歡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出家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竹逕從初地,蓮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詩:“人從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水鄉
河多、湖多的地方
水鄉澤國
經數
(1).常規的賦稅數額。 宋 王安石 《司封郎中張君墓志銘》:“三司市綢絹十餘萬,非經數,君拒弗市,民以君為有賜也。” 宋 陳亮 《書林勛<本政書>後》:“蓋王政寬大,納民於其間,不用一律以齊之,則制度雖密,人不思裂去,法可長守而經數嘗齊矣。”
(2).指織物經線的數目。
快意
心情舒暢;稱心如意
微風吹來,感到十分快意
土阜
猶土丘。《宋史·魏勝傳》:“ 勝 矢盡,救不至,猶依土阜為陣。”《元史·仁宗紀二》:“乙丑, 秦州 成紀縣 山移……平地突出土阜,高者二三丈,陷沒民居。”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南頂》:“廟雖殘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飲食坐落。” 何其芳 《雨前》:“平張的雙翅不動地從天空斜插下,幾乎觸到河溝對岸的土阜。”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文殊
佛教菩薩名。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頂結五髻,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持劍、騎青獅,象徵智慧銳利威猛。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與司“理”的 普賢菩薩 相對。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晉 殷晉安 《文殊象贊》:“ 文殊 淵睿,式昭厥聲。”《四遊記·唐三藏被難得救》:“願佛慈悲,早見 文殊 金身,賜我真經,留傳東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 觀音 、 文殊 猶生。”
小大
(1).小的和大的。有時猶雲一切、所有。《書·顧命》:“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左傳·莊公十年》:“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北史·樂運傳》:“大尊比來小大之事,多獨斷之。” 清 黃鷟來 《詠史》之一:“曠觀宇宙內,小大何相蒙?”
(2).引申指長的和幼的、輕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長短小大善惡形相,非吉凶也。”《詩·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鄭玄 箋:“小大,猶長幼也。”《禮記·王制》:“疑獄,氾與眾共之。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鄭玄 註:“小大,猶輕重也。”《禮記·樂記》:“律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事行。” 鄭玄 註:“小大,謂高聲正聲之類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謂全家。 晉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無緣,省告,但有悲嘆。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晉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兒子。《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亦恐 權 遠不可恃,且貪貨物,誘至其使,悉斬送 彌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宿舒 、 孫綜 前到 吳 ,賊 權 問臣家內小大, 舒 、綜對臣有三息。” 宋 張齊賢 《洛陽搢紳舊聞記·安中令大度》:“喚小大取鐁鑼將篦照來。中令自就地取幞頭,用公服袖揩拭。”
位置
(1) 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按指定位置放木料
(2) 實際所處的地位
《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高自位置。——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3) 處理;安置
等他平平氣,方好位置他
丈室
(1).佛教語。相傳 毗耶離 (在 中印度 ) 維摩詰 大士以稱病為由,與前來問疾的 文殊 等討論佛法,妙理貫珠。其臥疾之室雖一丈見方而能容納無數聽眾。 唐 顯慶 年間, 王玄策 奉勅出使 印度 ,過 維摩詰 故宅,乃以手板縱橫量之,僅得十笏,因號方丈、丈室。見《維摩詰經》、《釋氏要覽·住處·方丈》。 清 唐孫華 《次韻黃忍庵病中雜詠》之三:“歸田 元亮 貧仍樂,丈室 維摩 病不妨。”
(2).以“丈室”稱寺主的房間。 唐 惠能 《壇經·機緣品》:“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周朴》:“ 朴 , 唐 末詩人。寓於 閩 中僧寺,假丈室以居,不飲酒茹葷,塊然獨處。” 清 吳偉業 《題心函上人方庵》詩:“誰知眠丈室,不肯效團焦。”
(3).猶斗室。言房間狹小。 唐 白居易 《秋居書懷》詩:“何須廣居處,不用多積蓄。丈室可容身,斗儲可充腹。”
爐香
(1).熏爐里的香氣。 唐 韋應物 《觀早朝》詩:“禁旅下城列,爐香起中天。” 宋 蘇軾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2).香爐里的香。 唐 馬戴 《宿陽台觀》詩:“玉洞仙何在,爐香客 * 。” 南唐 李璟 《望遠行》詞:“夜寒不去寢難成,爐香菸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爐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煙穗
亦作“煙穗”。1.指垂柳的枝葉。 南唐 李煜 《柳枝》詞:“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參見“ 煙柳 ”。
(2).猶煙縷。 宋 陸游 《慈雲院東閣小憩》詩:“香濃煙穗直,茶嫩乳花圓。”參見“ 煙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