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雀原文
小小黃雀群,鮮鮮刷毛羽。
躍躍笑飛鵬,啾啾學鸚鵡。
雀來吾語爾,爾德焉比數。
乾鵲能知風,商羊亦知雨。
雎鳩知定匹,慈烏知返乳。
爾既無可稱,喧囂競為伍。
竊谷不厭多,趨炎赴堂宇。
天下羽族中,吾於爾何取。
去去遠吾廬,莫待我鳴鼓。
詩詞問答
問:黃雀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黃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麌韻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小小
(1).最小;很小。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臣聞 楚 有七澤,嘗見其一,未覩其餘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 雲夢 。”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七:“自昔大臣以私意害人,此其小小者耳。” 清 李漁 《巧團圓·掠嫗》:“我乃 闖將 過天星 標下,一個小小頭目是也。” 劉半農 《稻棚詩》:“涼爽的席,鬆軟的草,鋪成張小小的床。”
(2).少量,稍稍;短暫。《太平御覽》卷八五○引 漢 應劭 《風俗通》:“俗説,大餓不在車飯。謂……輔車上飯,小小不足濟也。”《三國志·魏志·高柔傳》:“校事 劉慈 等,自 黃初 初數年之間,舉吏民奸罪以萬數。 柔 皆請懲虛實,其餘小小掛法者,不過罰金。”《水滸傳》第五三回:“ 戴宗 道:‘我説甚么?且不要道破他,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 魯迅 《三閒集·葉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愛和憎的糾纏,感情和理智的衝突……都逐著這‘小小十年’而開展。”
(3).幼小。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宋 辛棄疾 《蝶戀花·席上增楊濟翁侍兒》詞:“小小年華才月半。羅幕春風,幸自無人見。”
(4).即 南齊 妓女 蘇小小 。 唐 白居易 《楊柳詞》:“若解多情尋 小小 ,緑楊深處是 蘇 家。” 宋 徐鉉 《柳枝辭》之三:“憑郎暫住青驄馬,此是 錢塘 小小 家。”
(5).泛指妓女。 宋 晁說之 《都下追感往昔》詩之一:“少年使酒走京華,縱步曾游小小家。”
黃雀
亦作“黃爵”。1.鳥名。雄鳥上體淺黃綠色,腹部白色而腰部稍黃。雌鳥上體微黃有暗褐條紋。鳴聲清脆,飼養為觀賞鳥。《周禮·夏官·羅氏》“羅春鳥” 漢 鄭玄 註:“春鳥,蟄而始出者,若今 南郡 黃雀之屬。”《文選·張衡<西京賦>》:“翔鶤仰而不逮,況青鳥與黃雀。” 薛綜 註:“青鳥黃雀,皆小鳥。” 晉 張協 《七命》:“晨鳬露鵠,霜鵽黃雀。”
(2).《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成帝 時謌謠又曰:‘邪徑敗良田,讒口辭善人。桂樹華不實,黃爵巢其顛。故為人所羨,今為人所憐。’桂,赤色, 漢 家象。華不實,繼無嗣也。 王莽 自謂黃象,黃爵巢其顛也。”此以“黃雀”比喻 王莽 ,後比喻得志之小人。 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黃雀徒巢桂, 青門 遂種瓜。”
(3).比喻俗士或以閒散自適者。《文選·劉楨<贈從弟>詩》:“於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 李善 註:“黃雀,喻俗士也。”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紫鸞無近遠,黃雀任翩翾。” 仇兆鰲 註:“朝謁不預,則起居自適,亦何羨章署之榮乎。所以黃雀卑飛,唯知舊學,而紫鸞高舉,端屬明公矣。”
鮮鮮
亦作“鱻鱻”。好貌;鮮麗貌。 唐 韓愈 《秋懷詩》之十一:“鮮鮮霜中菊,既晚何用好。” 錢仲聯 集釋引《方言》:“鮮,好也。” 宋 王安石 《酬裴如晦》詩:“鮮鮮細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陰。”《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盈盈嫩緑,有如剪就薄薄輕羅;裊裊輕紅,不若裁成鮮鮮麗綿。”《再生緣》第三一回:“冶鮮鮮,玉裹金圍富貴妝。”
刷毛
刷羽毛。 唐 白居易 《贈黃山胡公求白鷗》詩:“白鷼白如錦,白雪恥容顏,照影玉潭裡,刷毛琪樹間。”
躍躍
(1).跳動貌。 清 曹寅 《歸舟和培山見答韻》:“躍躍手中藤,牽我破苔磴。”
(2).因急切期待或心情歡樂而激動的樣子。 唐 韓愈 《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夫得利則躍躍以喜,不利則戚戚以泣,若不可生者,豈 韋侯 謂哉!” 章裕昆 《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此時薰染既深,又見革命軍佔領 武漢 , 黎元洪 為首領,躍躍思起矣。” 李六如 《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十章:“ 大冶 和 漢陽 礦廠,也同樣發出援助 粵 漢 路罷工的宣言,又躍躍有舉行同情罷工之勢。”
(3).形象生動,活現眼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封台》:“評書抵掌而談,別無幫襯,而豪俠亡命躍躍如生,市兒聽之,適易啟其作亂為非之念。” 柴萼 《梵天廬叢錄·美人雜詠》:“寫十七八女郎憨態,躍躍如生。” 趙朴初 《百字令·謁黃帝陵》:“村謡野語,民魂躍躍千古。”
疾跳貌。《詩·小雅·巧言》:“躍躍毚兔,遇犬獲之。” 陸德明 釋文:“躍,他歷反。”《齊詩》、《韓詩》“躍”作“趯”。 漢 焦贛 《易林·同人》:“狡兔躍躍,良犬逐咋。雄雉受害,為鷹所獲。”《藝文類聚》卷六六引 晉 夏侯湛 《獵兔賦》:“擢輕足之煢煢,振游形之躍躍。”
啾啾
(1) 鳥(如夜鶯)發出的鳴叫聲
(2) 象聲詞,形容許多小鳥一齊叫的聲音
(3) 象聲詞。泛指像各種淒切尖細的聲音
燕山胡騎鳴啾啾。——《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陰雨濕聲啾啾。——唐· 杜甫《兵車行》
鸚鵡
(1)
(2) 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的許多屬於鸚形目(Psittaciformes)的對趾足鳥,頭圓,具有特別粗壯、彎曲而且有蠟膜的尖鉤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鮮艷多彩,能模仿人說話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禮記》
(3)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鸚鵡。——明· 何景明《明月篇》
比數
相與並列;相提並論。《漢書·司馬遷傳》:“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 宋 蘇軾 《與蔡景繁書》:“又念以重罪廢斥,不敢復自比數於士友間,但愧縮而已。” 明 王世貞 《短長上》:“ 秦 人恐而退,自擯為戎,不敢比數於諸侯。”
考校計算。《周禮·夏官·大司馬》“簡稽鄉民,以用邦國” 漢 鄭玄 註:“簡,謂比數之;稽,猶計也。”《漢書·梅福傳》:“ 建始 以來,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 春秋 ,水災亡與比數。” 顏師古 註:“言其極多,不可比較而數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行樂》:“世人憂貧而致疾,疾而不可救藥者,幾與 恆河 * 數。”
乾鵲
即喜鵲。其性好晴,其聲清亮,故名。 漢 王充 《論衡·龍虛》:“狌狌知往,乾鵲知來。”《西京雜記》卷三:“乾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二:“北人喜鴉聲而惡鵲聲,南人喜鵲聲而惡鴉聲。鴉聲吉凶不常,鵲聲吉多而凶少。故俗呼喜鵲,古所謂乾鵲是也。”《詩·召南·鵲巢》“維鵲有巢” 馬瑞辰 通釋:“鵲即乾鵲,今之喜鵲也……鵲性喜晴,故名乾鵲。”一說,“乾”音“虔”(qián)。鵲為陽鳥,先事物而動應,故名。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辨誤一》:“前輩多以‘乾鵲’為‘乾’音‘乾’,或以對‘濕螢’者有之。唯 王荊公 以為‘虔’字,意見於‘鵲之彊彊’,此甚為得理。余嘗廣之曰,乾,陽物也。乾有剛健之意。而《易》統卦有云:‘鵲者,陽鳥,先物而動,先事而應。’《淮南子》曰,‘乾鵲知來而不知往,此修短之分也。’以是知音‘乾’為無義。”
知風
聞風,聽到訊息。《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卻見房門關好,推動不開,曉得是兒子知風,老大沒趣。”《水滸後傳》第十八回:“ 安道全 知風潛避。”
商羊
傳說中的鳥名。據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孔子家語·辯政》:“ 齊 有一足之鳥,飛集於宮朝下,止於殿前,舒翅而跳。 齊侯 大怪之,使使聘 魯 問 孔子 。 孔子 曰:‘此鳥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兒有屈其一腳,振訊兩眉而跳,且謡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今 齊 有之,其應至矣。急告民趨治溝渠,修隄防,將有大水為災。’頃之大霖,雨水溢泛。” 漢 王充 《論衡·變動》:“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 宋 蘇軾 《次韻章傳道喜雨》:“山中歸時風色變,中路已覺商羊舞。” 清 沉樹本 《大水嘆》詩之四:“今歲商羊舞,沉浸連千村。”
雎鳩
鳥名。上體暗褐, * 白色。趾具銳爪,適於捕魚。《詩·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朱熹 集傳:“雎鳩,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鷖,今 江 淮 間有之。”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序:“夫詩本性情之發者也,其切而易見者,莫如夫婦之間。是以三百篇首乎雎鳩,六義首乎《風》。” 明 汪廷訥 《種玉記·尚主》:“偕伉儷,樂衾裯;歌燕爾,詠雎鳩。”
慈烏
(1).烏鴉的一種。相傳此鳥能反哺其母,故稱。 晉 王嘉 《拾遺記·魯僖公》:“仁鳥,俗亦謂烏,白臆者為慈烏,則其類也。” 唐 白居易 《慈烏夜啼》詩:“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 阿英 《花鳥爭奇》:“慈烏反哺,有母子愛。”
(2).指慈母。 明 湯顯祖 《南柯記·得翁》:“奴便與繫書胡雁,怎教駙馬不報慈烏?” 劉澤湘 《過西山辟支生墓》詩:“病榻慈烏號欲絶,覆巢鷇鳥慟無依。”
無可
(1).猶言無可無不可。《後漢書·仲長統傳》:“任意無非,適物無可。” 南朝 宋 鮑照 《轉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觸事無可。”
(2).不能,無法。《藝文類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淮牛渚津 水極深,無可算計。”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恍惚杳冥,茫無實據,雖 閻羅 包老 亦無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決了罪狀, 馮雲卿 到此時覺得無可躲閃了。”
(3).猶言沒有可以。 孫犁 《秀露集·關於紀昀的通信》:“至於他為官的政績,只能說是平平,無可稱述。”
喧囂
(1) 聲音雜亂,不清靜
我屏息靜氣,努力在喧囂的塵世之中尋覓一種純淨、和諧之音。
(2) 叫囂;喧嚷
長矜爭之心,恣喧囂之慢。——《魏書·韓麒鱗傳》
為伍
做同伴;看成同類
羞與為伍
不厭
(1).不嫌;不加以排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2).不合。《文選·班彪<王命論>》:“取捨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註:“厭,服也。”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趨炎
(1).喜暖;奔向火焰。 宋 梁棟 《黃葵》詩:“九夏不趨炎,三月不爭春。” 元 薩都剌 《燈蛾來》詩:“平生不傍太陽里,何故趨炎來就死。” 清 褚人穫 《堅瓠六集·慢亭仙》:“芙蓉不耐九秋霜,菡萏趨炎怯晚妝。”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無題》:“蟲的撲燈,有人說是慕光,有人說是趨炎,有人說是為 * ,都隨便,我只願他不要只是繞圈子就好了。”
(2).比喻趨附權勢。 明 楊珽 《龍膏記·修郄》:“俺老爺一生嗜利,半世趨炎……向來奉承 元相公 ,甘為鷹犬;近日結交 常僕射 ,託為心腹。” 清 梁紹壬 《論交》詩之八:“貧士好趨炎,其見固可鄙。”
堂宇
(1).殿堂的頂棚。亦指殿堂。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三》:“其殿四注兩夏,堂宇綺井,圖畫奇禽異獸之象。”《雲笈七籤》卷五:“每有神光靈氣,見於堂宇。” 明 李東陽 《重建成都府學記》:“且今之為政者,必有堂宇以為發號出令之地。”
(2).代指家庭。 漢 蔡邕 《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黃氏神誥》:“上有帝室龍光之休,下有堂宇斤斤之祚。” 南朝 宋 鮑照 《游思賦》:“捨堂宇之密親,坐江潭而為客。”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羽族
指鳥類。 漢 枚乘 《忘憂館柳賦》:“出入風雲,去來羽族。”《文選·左思<蜀都賦>》:“毛羣陸離,羽族紛泊。” 劉逵 註:“羽族,鳥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拘屍那揭羅國》:“昔於此地有大茂林,毛羣羽族,巢居穴處。” 清 金農 《白鷳詞》序:“白鷴,羽族之幽奇也。”
何取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足稱許。 宋 秦觀 《王儉論》:“至於該洽經史,明習故事,工詞令,妙威儀,動為名流之所稱,所謂一時之美,一日之長,夸污世而矯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去去
越去越遠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宋· 柳永《雨霖鈴》詞
吾廬
我的屋舍。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一:“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唐 白居易 《吾廬》詩:“吾廬不獨貯妻兒,自覺年來侵身衰。” 元 張可久 《人月圓·三衢道中有懷會稽》曲:“不如歸去, 香爐峰 下,吾愛吾廬。”
鳴鼓
(1).即鼓。《楚辭·九歌·國殤》:“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淮南子·氾論訓》:“撞大鐘,擊鳴鼓,奏《鹹池》,揚乾戚。”
(2).擊鼓。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 馮夷 鳴鼓, 女媧 清歌。”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七:“盜息無鳴鼓,朝迴自走車。” 宋 徐竟 《高麗圖經·禮成港》:“舟側欲傾,人大恐懼,即鳴鼓招眾。”
(3).借指聲討。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作邑啟事》:“每嗟民力,至叔世而張弓;欲竭吏能,恐聖門之鳴鼓。” 宋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昔 子產 增賦, 渾罕 致譏, 冉有 倍粟, 仲尼 鳴鼓;蓋據末反本之難也。”參見“ 鳴鼓而攻 ”。
標籤:黃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