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提刑劉嶠解印還朝二首·其一

作者:張守 朝代:宋代

原文

贈君吉水麝煤之玄玉,毗陵兔穎之毛錐。

玄玉磨研勝點漆,毛錐揮灑如印泥。

增光纏龍之大字,煥發吐鳳之英詞。

玉旒光邊借前箸,便好再勒中興碑。

詩詞問答

問:《送提刑劉嶠解印還朝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張守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贈君

猶贈公。 清 鈕琇 《觚賸·自怡編序》:“先贈君 芥葊公 ,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讀書。”

水麝

(1).麝的一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麝》﹝集解﹞引 蘇頌 曰:“水麝,其香更奇,臍中皆水,瀝一滴於斗水中,用灑衣物,其香不歇……此説載在《酉陽雜俎》。”

(2).指用水麝分泌的麝香製成的香料。 宋 賀鑄 《暈眉山》詞:“鏡暈眉山,囊薰水麝。” 宋 王安石 《自白土村入北寺》詩之一:“薄槿胭脂染,深荷水麝焚。”參閱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十。

玄玉

(1).黑色的玉。《楚辭·招魂》:“紅壁沙版,玄玉梁些。”《東觀漢記·安帝紀》:“ 新野 君薨,贈以玄玉赤綬。”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素狐玄玉,聿彰符命。”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論北邊事啟》:“瘞玄玉於 常山 ,孑遺民於 河壟 。”

(2).指葡萄。 明 李夢陽 《葡萄詩》:“萬里西風過雁時,緑雲玄玉影參差。”

(3).指墨丸,墨錠。 明 高啟 《贈賣墨陶叟》:“玄玉初成敢輕用,萬里豹囊曾入貢。”

毗陵

今江蘇省常州市

兔穎

兔毛制的筆。亦泛指毛筆。《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李白 左手將鬚一拂,右手舉起 中山 兔穎,向五花牋上,手不停揮,須臾,草就嚇蠻書。” 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移帳》:“蠅頭細細釋文,兔穎輕輕點黛。”

毛錐

(1).即毛錐子。 宋 陸游 《醉中作行草數紙》詩:“驛書馳報兒單于,直用毛錐驚殺汝。” 元 徐再思 《蟾宮曲·江淹寺》:“文藻珠璣,醉墨淋漓,何似 班超 ,投卻毛錐。” 明 王錂 《尋親記·訓子》:“他駡我窮酸寒賤,管封侯萬里,索甚毛錐。” 清 蔣士銓 《臨川夢·隱奸》:“他能開神臂萬鈞弓,那識毛錐輕重?”

(2).泛稱筆。 茅盾 《對於文壇的一種風氣的看法》:“不暇剪裁,不事組織,信手拈來,都付毛錐。”參見“ 毛錐子 ”。

磨研

細磨。亦指磨研至損。 五代 齊己 《謝人墨》詩:“只應真典誥,消得苦磨研。”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三:“磨研清且厲,玉瑟鳴風牖。”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李廷珪墨》:“若用一分,先以水依分數漬一宿,然後磨研,乃不傷研。”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題二世琅琊台石刻詩》:“豈有鬼神護,得免列缺鞭。良由選石精,歲月無磨研。”

用石磨研碎。迷信傳說陰司懲治惡鬼的一種酷刑。《醒世姻緣傳》第六九回:“若是甚么上刀山,下苦海、碓擣、磨研的惡趣,當真就像那亡過的人在那裡受苦一般,哭聲震地,好不悽慘!”

點漆

烏黑光亮貌。《晉書·杜乂傳》:“美姿容,有盛名於 江 左, 王羲之 見而目之,曰:‘膚若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人也。’”《宋書·謝晦傳》:“ 晦 美風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鬢髮如點漆。” 宋 辛棄疾 《鵲橋仙·為人慶八十席上戲作》詞:“朱顏暈酒,方瞳點漆,閒傍松邊倚杖。” 清 吳趼人 《俠妓》:“席間見一妓,星眸點漆,櫻唇綻紅,麗人也。”

揮灑

(1) 灑

(2) 比喻寫文章、畫畫運筆不拘束;揮毫灑墨

長喔揮灑,以為真樂。——《宣和書譜》

揮灑自如

隨意揮灑

印泥

蓋圖章用的紅色油質顏料

增光

增添光彩

為國增光

大字

用毛筆寫的大的漢字

寫一篇大字

煥發

散發出年輕的健康所特有的紅潤;充滿或顯示出熱情洋溢、精神愉快

容光煥發

吐鳳

《西京雜記》卷二:“ 雄 ( 揚雄 )著《太玄經》,夢吐鳳凰,集《玄》之上。”後因以“吐鳳”稱頌文才或文字之美。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詞庭吐鳳,翫鳥跡於春黌;書帳翻螢,閲蟲文於夏閣。”《舊唐書·文苑傳序》:“門羅吐鳳之才,人擅握蛇之價。”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一》:“ 次仲 和答云:‘……二賦人間真吐鳳,五年溪上不警鷗。’” 清 錢謙益 《和遵王述懷感德四十韻》:“懷龍溫昔夢,吐鳳理新編。”亦作“ 吐白鳳 ”。 唐 白居易 《賦賦》:“掩黃絹之麗藻,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於寰海,增紙價於京師。”

英詞

見“ 英辭 ”。

玉旒

古代帝王冠冕前後懸垂的玉串。常以代稱天子。 唐 白居易 《策頭》:“窺玉旒,讀金策,慚惶僶俛,不知所裁者久矣。” 唐 許渾 《秋日早朝》詩:“龍旟盡列趨金殿,雉扇纔分拜玉旒。” 明 楊珽 《龍膏記·成隟》:“雉扇纔分拜玉旒,宵衣應待絶更籌。”

前箸

進餐時座前的筷子。《漢書·張良傳》:“ 漢王 曰:‘何哉?’ 良 曰:‘臣請借前箸以籌之。’”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畫也。”《漢紀·高祖紀二》作“前筯”。後謂為人籌畫為“借箸”或“前箸”。 唐 殷潛之 《題籌筆驛》詩:“圜觚當分畫,前箸此操持。”參見“ 借箸 ”。

便好

(1).正好;正可。 宋 范成大 《碧虛席上得趙養民運使寄詩約今晚可歸次韻迓之》:“偶攜尊酒上孱顏,忽憶行人瘴霧間。便好來分蒼石坐,已教不鎖翠雲關。” 元 薩都剌 《過石子岡》詩:“露光日落紅穿樹,山色雨餘青近人。便好拂衣入山去,解鞍辭卻馬頭塵。”

(2).用於句末,表示希望的語氣,猶言才好。《水滸傳》第九一回:“皇天,只願早早發救兵便好!”《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只是姐姐不要臨時變卦便好。”

中興

通常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國家中興

中興機會。——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詩詞推薦

送提刑劉嶠解印還朝二首·其一原文_送提刑劉嶠解印還朝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