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莫春有懷

作者:王邦畿 朝代:明代

丁亥莫春有懷原文

一自煙塵後,親知音信稀。

出門芳草綠,閉戶梨花飛。

古道行人絕,長城飲馬肥。

臨風倍惆悵,何處送春歸。

詩詞問答

問:丁亥莫春有懷的作者是誰?答:王邦畿
問:丁亥莫春有懷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丁亥莫春有懷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一自

猶言自從。 唐 杜甫 《復愁》詩之五:“一自風塵起,猶嗟行路難。” 元 關漢卿 《雙赴夢》第二折:“一自為臣不曾把君誑;這場勾當,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釀箇謊。” 蘇曼殊 《吳門依易生韻》之四:“一自美人和淚去,河山終古是天涯。”

煙塵

(1) 菸灰

(2) 煙霧和塵埃

(3) 烽煙和戰場上揚起的塵土,舊時指戰火

漢家煙塵在東北。——唐· 高適《燕歌行》

九重城闕煙塵生。——唐· 白居易《長恨歌》

(4) 舊時指人煙稠密的地方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杜甫《為農》

親知

親自體驗獲得的知識

親知源於實踐

音信

信息;書信;訊息

他走後杳無音信

出門

(1) 離家外出或遠行

(2) 〈方〉∶出嫁

草綠

綠而略黃的顏色。即“軍裝綠”

閉戶

指人不預外事,刻苦讀書。《文選·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閉戶自精,開卷獨得。” 李善 注引《楚國先賢傳》:“ 孫敬 入學,閉戶牖,精力過人,太學謂曰‘閉戶生’。”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傳》:“下帷閉戶,投斧懸樑。” 清 張穆 《與陳頌南書》:“竊見先生年來日以招呼名士為事,苟有聞於世,必宛轉引為同類,從無閉戶自精、讀書味道之時。”

梨花

亦作“棃花”。1.梨樹的花,一般為純白色。 南朝 梁 蕭子顯 《燕歌行》:“ 洛陽 梨花落如雪,河邊細草細如茵。”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明 高啟 《飲陳山人園次能翁韻》:“桃花棃花已狼籍,躑躅花開如火炎。”

(2).一種較小的酒杯名。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回仙》:“ 陸元光 《回仙録》云:‘…… 回公 曰:飲器中,惟鐘鼎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葉最小。’”

(3).指梨花槍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營去住幾天,請 劉芳亮 將爺指點指點,去掉花槍,回到梨花正宗。”自註:“梨花,即梨花槍,亦即 楊 家槍法。”參見“ 梨花槍 ”。

(4).指梨花大鼓。詳“ 梨花大鼓 ”。

(5).舊武器名。參見“ 梨花槍 ”。

古道

(1) 傳統的正道。今通稱不趨附流俗,守正不阿為古道

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難,亦無黨也。——漢· 桓寬《鹽鐵論·殊路》

(2) 古樸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3) 古舊的路徑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唐· 李白《憶秦娥》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錯縮,厥圖不果。——《三國演義》

行人駐足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

長城

(1) 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全長6700公里。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中國後,聯結戰國時燕、趙、秦之城並延長,始成長城。長城不但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物,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2) 堅不可摧的力量或防禦物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飲馬

(1).給馬喝水。《左傳·襄公十七年》:“ 衛 孫蒯 田於 曹 隧,飲馬於 重丘 ,毀其瓶。”《太平御覽》卷 * 二引《璅語》:“ 晉 治氏 女徒病,棄之。 舞嚚 之馬僮飲馬而見之。”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九:“第二天, 小王 邀 趙玉林 去找 郭全海 ,在 李 家的井邊,碰到了他,他正在飲馬。”

(2).謂使戰爭臨於某地;通過戰爭擴大疆土至某地。語本《左傳·宣公十二年》:“ 楚子 北,師次於 郔 。 沉尹 將中軍, 子重 將左 子反 將右,將飲馬於 河 而歸。”《史記·秦本紀》:“ 德公 元年,初居 雍城 大鄭宮 ,以犧三百牢祠 鄜畤 。卜居 雍 ,後子孫飲馬於 河 。” 唐 沉下賢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郭公墓誌》:“ 代宗 初, 犬戎 飲馬 昆明 ,至於御溝。”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飲馬 揚子江 ,觸處見將才。”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惆悵

傷感;愁悶;失意

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楚辭·九辯》

惆悵人亡書亦絕,後人無復見《青囊》!——《三國演義》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送春

(1).送別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歸》詩:“杜鵑花落子規啼,送春何處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櫻桃》詩之二:“嶺外麥英雪是膚,送春新脫紫霞襦。” 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

(2).舊時立春日的一種風俗。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俗志·山東·惠民縣之歲時》:“立春日,官吏各執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紳家,謂之送春。”

詩詞推薦

丁亥莫春有懷原文_丁亥莫春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