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八十七原文
總總林林,厥疾彌深。
文殊既無靈驗之藥,盧扁難下膏肓之針。
山僧有個秘傳訣,掃除萬病是無心。
詩詞問答
問: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八十七的作者是誰?答:釋月澗
問:偈頌一百零三首·其八十七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侵韻
2. 端午
參考注釋
總總林林
形容眾多。語出 唐 柳宗元 《貞符》:“惟人之初,總總而生,林林而羣。” 明 宋濂 《畫原》:“天地初開,萬象化生,自色自形,總總林林,莫得而名也。”
文殊
佛教菩薩名。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頂結五髻,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持劍、騎青獅,象徵智慧銳利威猛。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與司“理”的 普賢菩薩 相對。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晉 殷晉安 《文殊象贊》:“ 文殊 淵睿,式昭厥聲。”《四遊記·唐三藏被難得救》:“願佛慈悲,早見 文殊 金身,賜我真經,留傳東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 觀音 、 文殊 猶生。”
靈驗
(1) 有奇效
這種藥非常靈驗
(2) 行動上是強有力的或有效的
用一通靈驗的咒語鎮住她
盧扁
即古代名醫 扁鵲 。因家於 盧國 ,故又名“盧扁”。 宋 辛棄疾 《六州歌頭》詞:“口不能言臆對,雖 盧扁 藥石難除。”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我這病 盧扁 也醫不得。”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醫者聞之曰:‘是形神已離,雖 盧扁 莫措矣。’” 清 方文 《麻城贈枯木大師四十八韻》:“末俗有通病, 盧扁 難以痊。”參見“ 盧醫 ”。
膏肓
(1).古代醫學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杜預 註:“肓,鬲也。心下為膏。”後遂用以稱病之難治者。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宋 朱熹 《題謝少卿藥園》詩之二:“再拜藥園翁,何以起膏肓?” 郁達夫 《自述》詩之五:“人言先父喪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2).比喻難以救藥的失誤或缺點。《世說新語·儉嗇》“ 王戎 儉吝” 劉孝標 注引 晉 王隱 《晉書》:“ 戎 性至儉,不能自奉養,財不出外,天下人謂為膏肓之疾。”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忽捧教命,乃知幸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沒,復起為人。” 清 錢謙益 《與卓去病論經學書》:“猶冀百世之下,得吾言而存之,可以箴俗學之膏肓,而起其廢疾也。”
(3).比喻事物的要害或關鍵。《魏晉南北朝墓誌集釋·隋卞鑒暨妻劉氏墓誌》:“神都之陽,天闕之下,地乃膏肓,縣連 京雒 。” 唐 張祜 《感河上兵》詩:“首尾誠須畏,膏肓慎勿輕。” 明 史可法 《請尊上權化水火疏》:“今憂時憤慨者,謂文官愛錢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錢,二語真切中膏肓。”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蘇仲芬》:“卿言深中膏肓,敢不佩為弦韋。”
(4).中醫針灸穴位名。《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膀胱經分寸歌》:“魄戶膏肓與神堂。”註:“從魄戶下行第四椎下,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秘傳
秘密傳授;特別傳授
秘傳醫經
掃除
(1) 用掃帚、刷子等清除髒東西
大掃除
(2) 清除;消除
掃除文盲
(3) 全部
都來投降;若不從者,便行掃除處死。——《水滸傳》
無心
(1)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無心戀戰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