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原文
為臣死忠。
為子死孝。
死又何妨。
自光岳氣分。
士無全節。
觀省名行。
有缺綱常。
那勢利謀謨。
屠沽事業。
薄俗偷風更可傷。
怎如那歲寒松柏。
耐歷冰霜。
閒披汗簡芸窗。
謾把前修發否臧。
有伯奇孝行。
左儒死友。
愛兄王覽。
罵賊睢陽。
孟母賢慈。
共姜節義。
萬古名垂有耿光。
因續取五倫新傳。
標記紫香囊。
詩詞問答
問:沁園春的作者是誰?答:邵璨
問:沁園春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邵璨的名句有哪些?答:邵璨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香囊記 第一出
參考注釋
為臣
指臣位,官職。《孟子·公孫丑下》:“ 蚔鼃 諫於王而不用,致為臣而去。” 趙岐 註:“三諫不用,致仕而去。”
死孝
舊時謂居父母之喪,哀毀幾至於死。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王戎 、 和嶠 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 仲雄 曰:‘ 和嶠 雖備禮,神氣不損; 王戎 雖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 和嶠 生孝, 王戎 死孝。’”參閱《晉書·王戎傳》。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光岳
三光五嶽。指天地。 元 馬端臨 《<文獻通考>自序》:“光岳既分,風氣日漓。” 明 邵璨 《香囊記·家門》:“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觀省名行,有缺綱常。” 張爾田 《詞莂序》:“意者,意之至者,其流變與光岳相終始歟!”
氣分
(1).舊謂人和物所受元氣的分限。《孔子家語·執轡》:“ 子夏 問於 孔子 曰:‘ 商 聞《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各有奇耦,氣分不同。’” 三國 魏 嵇康 《明膽論》:“尋所受之終始,推氣分之所由。”
(2).引申為氣息;氣質。 宋 蘇軾 《法雲寺禮拜石記》:“聞我佛修道時,芻泥巢頂,霑佛氣分,後皆受報。” 茅盾 《虹》一:“如果從後影看起來,她是溫柔的化身;但是眉目間挾著英爽的氣分,而常常緊閉的一張小口也顯示了她的堅毅的品性。”
(3).身分,體面。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小梅香伏侍得勤,老夫人拘繫得緊,只怕俺女孩兒折了氣分。”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三折:“我和你兩情調兩意肯。這諧合有氣分。”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一折:“這衣服和銀子,也則是一時間周急,添你氣分。”
同“ 氣氛 ”。 葉聖陶 《雙影》:“這種幽鬱氣分也可以清楚地辨出。”參見“ 氣氛 ”。
無全
(1).謂不能存活。 唐 楊弘貞 《貫七札賦》:“出一札而鋒鋩自利,踰百步而犀兕無全。” 唐 沉佺期 《鼓吹曲辭·釣竿篇》:“為看芳餌下,貪得會無全。”
(2).沒有完整的。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投刃皆虛,目牛無全。”參見“ 無全牛 ”。
觀省
(1).觀察;觀看。《後漢書·鄭玄傳》:“自非拜國君之命,問族親之憂,展敬墳墓,觀省野物,胡嘗扶杖出門乎!” 宋 王禹偁 《<皇華集>序》:“古者天子五載一廵狩,肆覲群後,觀省風俗,黜陟幽明而已。”
(2).反觀內省。《書·酒誥》:“爾克永觀省,作稽中德。” 蔡沉 集傳:“言爾能常常反觀內省。” 宋 蘇軾 《答李端叔書》:“讁居無事,默自觀省,回視三十年以來所為,多其病者。” 明 何景明 《雜器銘十首》序:“君子察名繹義,則而象之,所以益德也;著之銘章,以時觀省,所以閑邪也。”
綱常
三綱五常的簡稱
那一個欺心失禮儀,這一個變臉沒綱常。——《西遊記》
必堅志氣以守所學,謹幾微以驗所學,正綱常以勵所學,用忠言以充所學。——《宋史·葉味道傳》
勢利
(1) 以財產、地位分別對待人的
此人很勢利
(2) 形勢有利
兵之所貴者,勢利也。——《荀子》
謀謨
謀劃;制定謀略。《管子·四稱》:“昔者有道之臣……居處則思義,語言則謀謨,動作則事,居國則富。”《東觀漢記·明帝紀》:“數問以政議,應對敏達,謀謨甚深。” 唐 司空圖 《復安南碑》:“且四夷猾夏,千古勞師,折衝實在於謀謨,委寄惟艱於授受。” 嚴復 《原強》:“法弊之極,人各顧私,是以謀謨廟堂,佐上出令者,往往翹巧偽污濁之行以為四方則效。”
屠沽
見“ 屠酤 ”。
事業
(1) 人們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模和系統的對社會發展有影響的經常活動
他的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的事業。——《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2) 特指沒有生產收入,由國家經費開支,不進行經濟核算的文化、教育、衛生等單位
公用事業
(3) 個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薄俗
輕薄的習俗,壞風氣。《漢書·元帝紀》:“民漸薄俗,去禮義,觸刑法,豈不哀哉!”《晉書·虞預傳》:“窮奢竭費謂之忠義,省煩從簡呼為薄俗,轉相放效,流而不反。” 宋 蘇舜欽 《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人生交分恥苟合,貴以道義久可要,薄俗盈虛逐勢利,清風緜邈日已凋。” 清 唐孫華 《哭顧觀廬侍郎》詩:“共惜斯人沒,誰令薄俗敦?”
偷風
(1).澆薄的社會風氣。 宋 蘇舜欽 《啟事上奉寧軍陳侍郎》:“慰諭丁寧,存暖孤苦,力敦久要,坐變偷風。”
(2).指刺探軍情的人。《中國歌謠資料·發巡風令》:“將令飄飄誰不尊,盟兄出外把風巡,若有偷風來到此,拿來到此把屍分。”
媮風:澆薄的世風。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既媮風之不可去兮,懷先生之可忘?”集註:“媮,音偷。”
可傷
可悲;可憐。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周紀·襄王》:“未有代德而有二王(可傷!),亦叔父之所惡也。”《水滸後傳》第一回:“可傷 宋公明 被奸臣藥死,我念平日情分,到山寨祭奠。”
歲寒松柏
以歲寒時的松柏,比喻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節操高尚的人
歲寒,然後知樺柏之後周鄉也。——《論語·子罕》
後來富貴已零落,歲寒松柏猶依然。——唐· 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昌辭李相公》
冰霜
(1)
(2) 比喻操守純潔清白
志固冰霜。——《臨川烈武王道規傳》
(3) 比喻神色嚴肅或態度冷淡
凜若冰霜
冷若冰霜
汗簡
(1).以火炙竹簡,供書寫所用。 漢 劉向 《別錄》:“殺青者,以火炙簡令汗,取其青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青,亦謂汗簡。” 北周 庾信 《預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 子云 猶汗簡, 溫舒 正削蒲。”
(2).竹簡。古代用來書寫文字的竹片,亦借指著述。 元 袁桷 《偶述末章答繼學》詩:“韋編舊學陰陽祕,汗簡功深歲月修。” 清 鈕琇 《觚賸·蔣山傭》:“身當史局,因事納規,造膝之謀,沃心之告,有急於編摩,固不待汗簡奏功,然後為千秋金鑑之獻也。”
(3).借指史冊、典籍。《晉書·王湛傳論》:“雖崇勛懋績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規足傳於汗簡矣。”《舊五代史·晉書·趙在禮華溫琪等傳論》:“自 溫琪 而下,皆服冕乘軒,苴茅燾土,垂名汗簡,諒亦宜焉。” 明 宋濂 《元故廬陵周府君墓碣銘》:“ 秦 火之烈,六經中絶,我心衋傷兮;汗簡散落,後先參錯,乃理之常兮。” 嚴復 《和荊公<適意>》:“鐙火年年作近鄰,韋編汗簡苦陳陳。”
芸窗
亦作“ 芸牕 ”。指書齋。 唐 蕭項 《贈翁承贊漆林書堂詩》:“卻對芸窗勤苦處,舉頭全是錦為衣。” 金 馮延登 《洮石硯》詩:“芸窗盡日無人到,坐著玄雲吐翠微。” 明 高濂 《玉簪記·命試》:“絳桃春暖魚龍變,向芸牕志絶韋編,功名一字總由天。” 清 蔣士銓 《桂林霜·家祭》:“芸牕相守,奮志詩書。”參見“ 芸編 ”。
前修
亦作“ 前修 ”。猶前賢。《楚辭·離騷》:“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後漢書·劉愷傳》:“今 愷 景仰前脩,有 伯夷 之節,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聖朝尚德之美。” 李賢 註:“前修,前賢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偉矣前修,學堅多飽。” 宋 陳亮 《答陳知丞啟》:“猶懷晚進,及識前脩。” 清 周亮工 《哭陳磐生》詩:“暇心開麗矚,遠致越前修。”
否臧
(1).成敗;善惡;優劣。否,惡;臧,善。《易·師》:“師出以律,否臧,凶。” 孔穎達 疏:“否謂破敗,臧謂有功。”《魏書·元子思傳》:“不付名至,否臧何驗?” 唐 白居易 《議兵策》:“議之者頗辨否臧,用之者多迷本末。”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為心賦》:“於是審民之好惡,察政之否臧。”《續資治通鑑·宋真宗景德三年》:“其兩省諫官,並準 有唐 故事……限以遷官之年月,責以供職之否臧。”
(2).品評,褒貶。《舊唐書·鄭朗傳》:“適來所記,無可否臧,見亦何爽?” 唐 劉商 《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詩:“千載有疑議,一言能否臧。” 宋 葉適 《題<陳壽老文集>後》:“審其所從,不求強同;貴其所與,毋為易得。趨捨一心之信,否臧百世之公,則何止於 建安 、 元祐 之文也。”
伯奇
(1).古代孝子。相傳為 周宣王 時重臣 尹吉甫 長子。母死,後母欲立其子 伯封 為太子,乃譖 伯奇 , 吉甫 怒,放 伯奇 於野。 伯奇 “編水荷而衣之,采苹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傷無罪而見放逐,乃作琴曲《履霜操》以述懷。 吉甫 感悟,遂求 伯奇 ,射殺後妻。見《初學記》卷二引 漢 蔡邕 《琴操·履霜操》。《漢書·諸葛豐傳》:“臣聞 伯奇 孝而棄於親, 子胥 忠而誅於君。”《漢書·馮參傳贊》:“讒邪交亂:貞良被害,自古而然。故 伯奇 放流, 孟子 宮刑, 申生 雉經, 屈原 赴 湘 。”
(2).古代舉行驅除疫鬼的大儺儀式中的神人。
孝行
孝敬父母的德行。《周禮·地官·師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後漢書·獨行傳·劉茂》:“﹝ 茂 ﹞家貧,以筋力致養,孝行著於鄉里。” 宋 蘇軾 《縣榜》:“牛酒以禮高年,粟帛以旌孝行。” 明 高明 《琵琶記·一門旌獎》:“議郎 蔡邕 ,篤於孝行,富貴不足以解憂,甘旨常關於想念。雖違素志,竟遂佳名,委職居喪,厥聲尤著。”
死友
指交情篤厚,至死不相負的朋友。《新唐書·王叔文傳》:“﹝ 叔文 ﹞陰結天下有名士,而士之欲速進者,率諧附之,若 韋執誼 、 陸質 …… 柳宗元 、 劉禹錫 為死友。” 清 黃景仁 《觀范巨卿碑額拓本》詩:“直是生平死友心,上作星芒墮為石。”
孟母
孟子 的母親。姓 仉 。曾三次遷移,選擇良鄰;斷所織之布,以激勵 孟子 勤奮學習。舊時奉為賢母的典範。事見 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軻母》。 晉 潘岳 《閒居賦》:“此里仁所以為美, 孟母 所以三徙也。” 宋 蘇軾 《潘推官母李氏輓詞》:“杯盤慣作 陶 家客,弦誦常叨 孟母 鄰。”《宋史·蘇易簡傳》:“及 易簡 參知政事,召 薛氏 入禁中,賜冠帔,命坐,問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對曰:‘幼則束以禮讓,長則教以詩書。’上顧左右曰:‘真 孟母 也。’”
共姜
周 時 衛 世子 共伯 之妻。 共伯 早死,她不再嫁。後常用為女子守節的典實。《詩·鄘風·柏舟序》:“柏舟, 共姜 自誓也。 衛 世子 共伯 蚤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絶之。” 明 朱權 《荊釵記·議親》:“悶懷耿耿, 共姜 誓盟,慕貞潔甘守孤零。” 清 陳維崧 《壽樓春·為白琅季節母吳孺人賦》詞:“嘆碧海天青,蟾孤兔老,六十載 共姜 。”
節義
亦作“ 節誼 ”。謂節操與義行。《管子·君臣上》:“是以上之人務德,而下之人守節義。”《後漢書·安帝紀》:“其賜人尤貧困、孤弱、單獨穀,人三斛;貞婦有節義十斛。” 李賢 註:“節謂志操,義謂推讓。”《新唐書·張建封傳》:“帝又使左右以所持鞭賜之,曰:‘卿節誼歲寒弗渝,故用此為況。’”按,《舊唐書·張建封傳》作“節義”。 元 李文蔚 《圯橋進履》第三折:“論節義呵,我學那存忠孝施正禮行仁道治綱常 伊尹 扶 湯 。” 清 顧炎武 《述古》詩:“ 孝武 尊六經,其功冠百王,節義生人材,流風被 東京 。”
萬古
萬世
萬古長青
耿光
光明;光輝;光榮。《書·立政》:“以覲 文王 之耿光,以揚 武王 之大烈。” 孔 傳:“能使四夷賓服,所以見祖之光明,揚父之大業。” 唐 李白 《明堂賦》:“遵先軌以繼作兮,揚列聖之耿光。” 宋 王安石 《雙廟》詩:“就死得處所,至今猶耿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蓋 中國 今日,亦頗思歷舉前有之耿光,特未能言,則姑曰左鄰已奴,右鄰且死,擇亡國而較量之,冀自顯其佳勝。” 郭沫若 《紅花崗》詩:“冬來我謁 紅花崗 ,烈士陵園溢耿光。”
五倫
封建禮教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 * 關係
標記
記號,標誌
香囊
裝著香料的袋子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