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生問學

作者:王畿 朝代:明代

答王生問學原文

龜載神書馬負圖,直從易簡示工夫。

人心有感由來寂,造化無形若個模。

影響只今千句少,羲皇而上片言無。

好將知見都捐去,太極圖中玩太初。

詩詞問答

問:答王生問學的作者是誰?答:王畿
問:答王生問學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答王生問學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畿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負圖

(1).背負《河圖》。傳說聖主出,有龍馬龜鳳等背負傳授天命的圖文以獻。這是古代讖緯家為宣揚君權神授而編造的。《春秋運斗樞》:“﹝ 舜 ﹞與三公諸侯臨觀於 河 ,黃龍五采負圖出置 舜 前。” 唐 丁澤 《龜負圖》詩:“天意將垂象,神龜出負圖。” 宋 蘇軾 《起伏龍行》:“當年負圖傳帝命,左右 羲軒 詔神 禹 。” 王文誥 輯註:“﹝《河圖挺佐輔》:﹞ 洛 出龜書以賜神 禹 ,《洪範》是也。”

(2).據《漢書·霍光傳》載: 武帝 年老,欲立少子 弗陵 為嗣,命大臣輔之。察羣臣唯 光 任大重,可屬社稷。乃使黃門畫者畫 周公 負 成王 朝諸侯以賜 光 ,曰:“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後遂為受先帝遺命輔佐幼帝的典實。《後漢書·朱浮周章等傳論》:“ 周章 身非負圖之託,德乏萬夫之望,主無絶天之舋,地有既安之埶,而創慮於難圖,希功於理絶,不已悖乎!”《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吾身受顧命,輔相幼主,竊自揆度,才非 博陸 而受 姬公 負圖之託,懼忝丞相輔 漢 之政,恐損先帝委付之明,是以憂慚惶惶,所慮萬端。”《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武皇 晏駕,寄深負圖。” 呂向 註:“寄深負圖謂授命輔少帝已。負圖者,負託帝圖以朝百辟也。”

易簡

(1).平易簡約。《易·繫辭上》:“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清 魏源 《復何竹薌同年論會計書》:“至救時務之書,宜易簡不宜繁難。”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故能易簡而得理,無為而成化也。”

(2).謂寬和,不固執。 唐 白居易 《范陽張公墓志銘並序》:“在官寬重易簡,綽然有長吏體。”

工夫

(1)

(2) 時間

有頓飯工夫方回來。——《紅樓夢》

那有工夫講話

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費的人力

藝文不貴,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覽》

重行整理,又須費一番新工夫。——魯迅《書信集》

(4) 經過訓練學到的勝任工作的能力;培養的或學到的才能

始知名畫有工夫

這些演員真有工夫

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術的上品。——《蘇州園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有感

有感觸;有感受。 宋 梅堯臣 《河陽秋夕夢與永叔游嵩》詩:“攬衣方有感,還喜問來音。”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劉磵香父子遺詩》:“先 磵翁 歿,以諸生終,未竟所學,同人鹹深惜之。記所見二章,如《梅雨有感》云:‘移榻向窗下,神意殊弗適。’”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造化

(1) 福分;好運氣

子女都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與造化抗衡

無形

(1) 沒有某事物的形式、名義而有相似作用的

無形的鞭策

(2) 不知不覺中

他們的小組無形中解散了

若個

(1).哪個。可指人,亦可指物。 唐 東方虬 《春雪》詩:“不知園裡樹,若箇是真梅?” 宋 楊萬里 《和段季承左藏惠》之三:“阿誰不識珠將玉,若箇關渠風更騷?” 明 陳鐸 《山坡羊·怨別》套曲:“燈兒照破人兒夢,夢遶 巫山 若個峯?” 劉國鈞 《餞春詞》:“若個多情解相憶,征鞍還帶落花飛。”

(2).何處。 唐 賈島 《鹽池院觀鹿》詩:“ 條峯 、 五老 勢相連,北鹿來從若箇邊。” 宋 趙長卿 《菩薩蠻·初冬》詞:“若個是鄉關?夕陽西去山。” 清 趙翼 《中秋夕感作》詩:“一家依舊團圞月,憐汝孤魂若箇邊?”

(3).什麼。 清 李漁 《奈何天·逼嫁》:“若個事,嘩庭院?亂我清心,攪我幽眠。”

影響

(1) 以間接或無形的方式來作用或改變 的行為、思想或性質

他的嗜好是在鄰居的影響下形成的

(2) 影子和回聲。多用以形容感應迅捷

電報、郵傳,捷如影響

(3) 影子和聲響。引申為蹤跡

撥草尋蛇,那裡得些影響。——《西遊記》

(4) 音信,訊息

候有影響,即以相告

(5) 印象,指事情的梗概,輪廓

知些影響

(6) 根據

無影響

只今

如今;現在。 唐 李白 《蘇台覽古》詩:“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吳王 宮裡人。” 宋 陳師道 《春懷示鄰里》詩:“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清 李國宋 《朝天宮感懷》詩:“自昔鼎成龍已去,只今松老鶴還飛。” 郭沫若 《雄師百萬挽狂瀾》詩:“只今雙喜大臨門,‘七一’佳期水庫成。”

羲皇

即 伏羲氏 。《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厥有雲者,上罔顯於 羲皇 。” 李善 註:“, 伏羲 為三皇,故曰 羲皇 。” 唐 杜甫 《醉時歌》:“先生有道出 羲皇 ,先生有才遇 屈宋 。”

而上

(1).以上。表示品位、位置、次序或數目等在某一點之上。《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唐 韓愈 《原道》:“由 周公 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 周公 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説長。”

(2).以上。表示時間在前的,猶以前。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二》:“ 三代 而上之為帝者視其德, 三代 而下之為帝者視其才。”

片言

簡短的文字或語言

知見

(1).見識;見解。《漢書·文帝紀》:“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實 明快之言,如不聞也,然豈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見者俱如是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往所理想,在知見情操,兩皆調整,若主智一派,則在聰明睿智,能移客觀之大世界於主觀之中者。”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節:“從這多數的征伐事項中,可以抽繹出下列的幾項知見。”

(2).看見,知道。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時都統 馮湛 帳前適有一人在傍知見。”《廿載繁華夢》第二回:“海關里有兩個冊房……一個是造真冊的,一個是造假冊的。真冊的自然是海關大臣和庫書知見;假冊的就拿來虛報皇上。”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三六章:“大嫂, 劉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過什麼,你也知見。”

(3).佛教語。知為意識,見為眼識,意謂識別事理、判斷疑難。 宋 秦觀 《法雲寺長老疏文》:“無前後來去之際,有解脫知見之因。” 清 龔自珍 《重輯<六妙門>序》:“不停心,則雖有無上知見,為煩惱風動搖慧燈,若存若滅……制心一處,何事不辦,如開佛知見矣。”

太極圖

舊時用以說明宇宙現象的圖。有兩種:一種是以圓形的圖像表示陰陽對立面的統一體,圓形外周附以八卦方位,道教常用以作標誌。另一種為 宋 周敦頤 據《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諸語,取道家象數之說而畫的,代表 宋 代理學對於世界形成,萬物終始的一種看法。

太初

亦作“ 大初 ”。1.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氣。《列子·天瑞》:“太初者,氣之始也。”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在昔太初,玄黃混並,渾沌鴻濛,兆朕未形。”《雲笈七籤》卷二:“太初之時, 老君 從虛空而下,為太初之師。”

(2).指太古時期。 唐 吳筠 《高士詠》序:“太初渺邈,難得而詳。” 宋 鄭樵 《通志·總序》:“惟 梁武帝 為此慨然,乃命 吳均 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終 齊 室。”

(3).道家指道的本源。《莊子·知北游》:“以無內待問窮,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大初。” 成玄英 疏:“大初,道本也。”

詩詞推薦

答王生問學原文_答王生問學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