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九仙觀送林信

作者:吳實 朝代:明代

分得九仙觀送林信原文

丹丘琳館倚崔嵬,靈境清都世外開。

三島霞光凌日月,九霄雲影接樓台。

道人玉骨壺中蛻,仙客瑤笙鶴上來。

君去登臨多勝槩,秋風偏醉葛洪杯。

詩詞問答

問:分得九仙觀送林信的作者是誰?答:吳實
問:分得九仙觀送林信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分得九仙觀送林信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吳實的名句有哪些?答:吳實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三百七十二

參考注釋

丹丘

亦作“ 丹邱 ”。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楚辭·遠遊》:“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舊鄉。” 王逸 註:“ 丹丘 晝夜常明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汳水》:“於是好道之儔自遠方集,或絃琴以歌 太一 ,或覃思以歷 丹丘 。” 唐 韓翃 《同題仙遊觀》詩:“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 丹丘 。” 宋 林景熙 《宿台州城外》詩:“荒驛 丹邱 路,秋高酒易醒。” 清 吳偉業 《海市四首次張石平觀察韻》之三:“卻笑 燕 齊 迂怪士,祇知 碣石 有 丹邱 。”

琳館

仙宮。宮殿、道院的美稱。 宋 歐陽修 《景靈朝謁從駕還宮》詩:“琳館清晨藹瑞氛,玉旒朝罷奏韶鈞。” 元 馬祖常 《息齋風竹圖道士華山隱得之命予賦之》:“琳館瑤臺九天近,夜寒笙磬聲鏘鏘。” 明 徐霖 《繡襦記·竹林祈嗣》:“琳館白雲隈,竹里門開,飛甍畫棟絶塵埃。” 明 高啟 《與王隱君宿寧貞道館》詩:“玄言不知還,遂宿琳館中。”

崔嵬

(1) 有石頭的土山

慎事關門並早歸,眼前恩愛隔崔嵬。——《 * 》

(2) 高大;高聳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楚辭·屈原·涉江》

仙峰巔險峻岭崔嵬。——《封神演義》

靈境

(1).莊嚴妙土,吉祥福地。多指寺廟所在的名山勝境。 南朝 梁簡文帝 《神山寺碑》序:“雖鐵界銅圍,如影如約,補石擎金,隨生焰滅。獨有 鷲岳 靈境,浄土不燒,螺髻金質,聲聞難覩。”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禪院記》:“自 齊 至 唐 ,茲山濅荒,靈境寂寥,罕有人游。” 宋 蘇軾 《次韻孫職方蒼梧山》:“或雲靈境歸賢者,又恐神功亦偶然。” 明 楊慎 《游靈泉寺》詩:“泉臺埋玉樹,靈境閟仙音。” 清 魏源 《華山詩》之二:“出山意已移,靈境渺天北。”

(2).泛指風景名勝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謝靈運<游山>》:“靈境信淹留,賞心非徒設。” 唐 柳宗元 《界圍岩水簾》詩:“靈境不可狀,鬼工諒難求。”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呵呵,寥寂莊嚴的靈境,這般地雄渾、坦蕩、清明!”

清都

(1).神話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宮闕。《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 清都 。”《列子·周穆王》:“ 清都 、 紫微 、 鈞天 、 廣樂 ,帝之所居。” 宋 蘇軾 《隆祐宮設慶宮醮青詞》:“伏以 長樂 告成,光動紫宮之像; 清都 下照,誠通絳闕之僊。”

(2).帝王居住的都城。 晉 左思 《魏都賦》:“蓋比物以錯辭,述清都之閒麗。”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皇家以中樞北極,清都有天子之宮。” 宋 陸游 《謝賜曆日表》之二:“詔班新曆,雖舉彝章;地近清都,獨先下拜。”

世外

塵世之外

世外之交

三島

(1).指傳說中的 蓬萊 、 方丈 、 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唐 鄭畋 《題緱山王子晉廟》:“六宮攀不住,三島互相招。” 元 耶律楚材 《和百拙禪師》詩:“眠雲臥月辭三島,鼓腹謳歌預四民。”《西遊記》第十七回:“十洲三島還遊戲,海角天涯轉一遭。”

(2).指 日本 。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詩:“詩思一帆海空闊,夢魂三島月玲瓏。”

霞光

日光照射在雲霞上所反映出來的光彩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樑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謂仙人居處。《文選·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張銑 註:“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王琦 註:“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為九霄。” 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雲影

(1).雲的影像。 南朝 梁元帝 《夜宿柏齋》詩:“燭暗行人靜,簾開雲影入。” 宋 葉夢得 《滿江紅》詞:“雲影淡,天容窄。曉風漪十頃,暖浮晴色。”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這些時想晨鐘暮鼓,馬足車塵,細看來恰便似雲影空中盡。” 沙汀 《夏夜》:“水田明晃晃的,倒映著天光雲影。”

(2).比喻婦女的美發。 宋 黃機 《眼兒媚》詞:“鬔鬆兩鬢飛雲影,鈿合未梳妝。” 宋 陳著 《洞仙歌·次韻花蕊夫人》詞:“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雲影鬅鬙翠山遠。”

樓台

(1) 〈方〉∶涼台

(2) 較高的台榭,泛指樓(多用於詩詞戲曲)

近水樓台

道人

(1)

(2)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3) 稱道教徒為道人

(4) 和尚的舊稱

玉骨

(1).白骨,死者的骸骨。 宋 王安石 《悼慧休》詩:“玉骨隨薪盡,空留一分香。” 宋 陸游 《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沉氏園亭》詩:“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清 納蘭性德 《山花子》詞:“林下荒苔 道韞 家,生憐玉骨委塵沙。”

(2).清瘦秀麗的身架。多形容女子的體態。 唐 李商隱 《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天官補吏府中趨,玉骨瘦來無一把。” 宋 向子諲 《醜奴兒·宣和辛丑》詞:“ 無雙亭 下瓊花樹,玉骨雲腴。傾國稱姝。除卻 揚州 是無處。” 明 顧有孝 《三嫁娘詞》:“新歡病支離,玉骨瘦難舉。”

(3).梅花枝幹的美稱。 唐 馮贄 《雲仙雜記》卷二:“ 袁豐 居宅後,有六株梅……﹝ 豐 ﹞嘆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即使妓 秋蟾 出比之。” 金 段成己 《嗅梅》詩:“玉骨那愁瘴霧傷,好將經卷伴南荒。” 清 納蘭性德 《眼兒媚·詠梅》詞:“氷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淒涼。”

(4).指笛子。 元 張雨 《猿臂笛》詩:“ 三峽 家山已隔生,一枝玉骨尚堪橫。”

仙客

(1).仙人。 漢 劉向 《列仙傳·女幾》:“ 女幾 藴妙,仙客來臻。傾書開引,雙飛絶塵。” 宋 司馬光 《癭盆》詩:“昔時仙客浮孤槎,波痕漬朽成凹窪。”

(2).借稱官職清貴或風神超逸之士。 宋 無名氏 《滿朝歡·壽韓尚書出守》詞:“元是鳳池仙客,曾曳履、持荷簪筆。” 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下界凡夫、幸遇仙客,容下官款留請教。”

(3).對隱者或道士的敬稱。 唐 崔峒 《送侯山人赴會稽》詩:“仙客辭蘿月,東來就一官。” 唐 李宗閔 《贈毛仙翁》詩:“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纔教稱兩旬。”

(4).指 王仙客 。 唐 傳奇《無雙傳》中, 王仙客 娶外舅之女 無雙 。因亦用為 王 姓女婿之典。 宋 秦觀 《調笑令十首並詩·無雙》:“姊家 仙客 最明俊,舅母惟止呼 王郎 。” 宋 無名氏 《鵲橋仙》詞:“風流 仙客 ,文章 逸少 ,復見當年佳壻。”原註:“ 王仙客 、 王逸少 。”參閱《太平廣記》卷四八六引 唐 薛調 《無雙傳》。

(5).古人對某些特異的動植物,如鹿、鶴、瓊花、桂花等,皆有“仙客”之稱。 唐 鄭嵎 《津陽門詩》“長生鹿瘦銅牌垂”原註:“上常於 芙蓉園 中獲白鹿,惟山人 王旻 識之,曰:‘此 漢 時鹿也’。上異之,令左右周視之,乃於角際雪毛中得銅牌子,刻之曰: 宜春苑 中白鹿。上由是愈愛之,移於北山,目之曰‘仙客’。”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昔 張敏叔 有《十客圖》。忘其名。予長兄 伯聲 嘗得三十客:牡丹為‘貴客’,梅為‘清客’……瓊花為‘仙客’。” 元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五客圖》:“ 李文正 嘗於私第之後園,育五禽以寓目,皆以‘客’名之。後命畫人寫以為圖:鶴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鸚鵡曰‘隴客’……各有詩篇,題於圖上。” 明 都邛 《三餘贅筆·十友十二客》:“ 張敏叔 以十二花為十二客,各詩一章。牡丹,‘賞客’;梅,‘清客’……桂,‘仙客’。”

瑤笙

(1).用美玉裝飾的笙。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賦》:“雖瑤笙及金瑟,雜翠帳與丹幬。” 唐 戴叔倫 《贈月溪羽士》詩:“更弄瑤笙罷,秋空鶴又鳴。” 宋 吳文英 《木蘭花慢·壽秋壑》詞:“明月瑤笙奏徹,倚樓黃鶴聲中。”

(2).指笙的聲音。 明 史謹 《南岩削壁》詩:“嵐飛翠雨林梢滴,鶴載瑤笙月下鳴。” 明 徐復祚 《紅梨記·折證》:“翡翠情牽金屋,鴛鴦夢斷瑤笙。”

上來

(1) 從低處到高處

跳上來了

抬上來了

(2) 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趨近於某處。帶名詞時,動詞和“上來”中間一般不能加“得、不”

又圍上來一群人

(3) 表示人員或事物隨動作由較低部門(層)到較高部門(層)

你是什麼時候調上來的

(4) 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動作。動詞和“上來”中間常加“得、不”。動詞限於“說、唱、學、答、背、叫、念”等少數幾個

究竟為什麼,我也說不上來

(5) 表示狀態發展,兼有範圍逐漸擴大的意思。形容詞限於“熱、涼、黑”等少數幾個

暖氣片慢慢熱上來了

登臨

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南望彭澤、 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秋風

秋天的風

葛洪

(284-364)東晉道家、醫學家、煉丹術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自幼好神仙導養之法。先後從鄭隱、鮑玄學煉丹術和道術。後聞交趾出丹砂,求為勾漏令。攜子侄至廣州,止於羅浮山煉丹。著有《抱朴子》、《金匱藥方》、《神仙傳》、《西京雜記》等。

詩詞推薦

分得九仙觀送林信原文_分得九仙觀送林信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