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盤謠原文
碧玉之盤徑逾尺,質本規圓色光澤。
準夷重器守世則,貯以馬湩可盈石。
穹廬玉醴斯陳席,以招百福繁生息。
仁義不施攻守易,矯虔奪攘紛兵革。
休屠金人且弗惜,玉盤自合棄荒棘。
磕破邊角秦璽阸,伊犁墾田耕者獲。
驛使致京飛不翼,取裁改作葵花式。
穆然完好綈幾側,湯之盤銘日新德,用識顛末苕華勒。
詩詞問答
問:碧玉盤謠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碧玉盤謠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九
2. 準俗四月馬湩新得時置筵酬神詐馬為慶謂之玉醴斯蒙古亦然但不如其盛耳
參考注釋
碧玉
一種不透明隱晶質石英,常見有幾種顏色(如紅色、褐色、綠色、黃色)
徑逾
謂抄近路而越過堤渠。
規圓
見“ 規圜 ”。
光澤
光彩;光華
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閃著美麗的光澤。——《天山景物記》
重器
(1) 國之瑰寶珍品
挾重器多。——《戰國策·趙策》
(2) 又
多予之重器
(3) 棟樑之材
世則
當世的法則。 宋 蘇軾 《父池贈太師追封溫國公》:“德為世范,言為世則。”
馬湩
馬乳。亦指用馬乳釀成的酒,即馬奶酒。 金 元好問 《過應州》詩:“隨俗未甘嘗馬湩,敵寒直欲御羊裘。”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三二:“內宴重開馬湩澆,嚴程有旨出丹霄。”原註:“馬湩,馬嬭子也。” 郭沫若 《孔雀膽》第二幕:“從前我們 世祖 忽必烈 陛下做六十大壽的時候,大宴七天,每天吃牛三百頭、馬三百頭、羊子五千頭,嗑了的馬湩米酒一共有兩千多車。”
穹廬
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
天似穹廬。——《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勒歌》
對穹廬以出膝。——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玉醴
(1).甘泉。 漢 揚雄 《太玄賦》:“茹芝英以御餓兮,飲玉醴以解渴。”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 涓子 宅其陽,玉醴涌其前。” 宋 蘇軾 《參寥得智果院分韻得心字》詩:“雲崖有淺井,玉醴常半尋。遂名參寥泉,可濯幽入襟。” 明 王洪 《麒麟賦》:“游於山則象車垂鉤,丹芝敷榮;飲於水則玉醴流香,玄珠夜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人部·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 * ,道家謂之金漿玉體。”
(2).傳說中的仙藥。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朱草狀似小棗……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銀投其中,便立可丸如泥,久則成水,以金投之,名為金漿,以玉投之,名為玉醴。服之皆長生。”《群音類選·玉如意記·月夜遇仙》:“金漿玉醴,交梨火棗,寶鴨香菸輕裊。”
(3).美酒。 唐 李白 《詠山樽》:“外與金罍並,中涵玉醴虛。” 宋 劉筠 《津園賜宴》詩:“蕙殽清萐莆,玉醴堪金甌。”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器玩·燈燭》:“列山珍海錯,傾玉醴瓊漿,幾部鼓吹,頻歌迭奏,事事皆稱絶暢。”
(4).道教語。指唾液。
百福
猶多福。《詩·大雅·假樂》:“乾祿百福,子孫千億。”《墨子·魯問》:“今以一豚祭,而求百福於鬼神。” 唐 韓愈 《憶昨行和張十一》:“殃銷禍散百福併,從此直至耇與鮐。” 明 徐復祚 《投梭記·大會》:“捧雲漿,謾歌百福受天慶,喜 江 東新造,典午重昌。”
繁生
繁殖滋生;發展增多。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弧矢》:“凡樺木 關 外產 遼陽 ,北土繁生 遵化 ,西陲繁生 臨洮郡 , 閩 、 廣 、 浙 亦皆有之。” 楊朔 《海市》:“桃花時節,也是萬物繁生的時節。” 魯迅 《三閒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在現在的環境中,人們忙於生活,無暇來看長篇,自然也是短篇小說的繁生的很大原因之一。”
仁義
(1) 寬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韓非子·五蠹》
仁義之舉
(2) 〈方〉∶性情溫順,通達事理
不施
不見施用。 唐 韓愈 《貞耀先生墓志銘》:“維卒不施,以昌其詩。”
不簡慢。施,通“ 弛 ”。《論語·微子》:“君子不施其親。” 劉寶楠 正義:“不施, 漢 石經同。《釋文》作‘不弛’。施、弛二字,古多通用……此文不施,即‘不弛’假借。 鄭 注《坊記》云:‘弛,棄忘也。’”
攻守
攻擊和守衛
矯虔
(1).詐稱上命強奪他人財物。《書·呂刑》:“罔不寇賊,鴟義姦宄,奪攘矯虔。” 孔穎達 疏:“矯稱上命以取人財,若己固自有之。”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有時矯虔吏奮其威稜,踐元元如草芥。”
(2).泛指敲詐掠奪。 明 李東陽 《書某節婦事》:“二子既長,俾事生業。不克辦,則相與為遊蕩。日以漸困,朝夕弗能繼,則相與為矯虔,又弗繼。” 章炳麟 《訄書·定律》:“且今世矯虔之民眾矣!其尤黠者,蓋怯於犯吏而勇於陵人……短於鬭力而長於駕言,其情可誅。”
奪攘
搶奪。《書·呂刑》:“罔不寇賊,鴟義姦宄,奪攘矯虔。” 唐 韓愈 《病鴟》詩:“奪攘不愧恥,飽滿盤天嬉。” 明 宋濂 《楊氏家傳》:“昔之爭鬭奪攘之禍,亦幾乎熄矣。”
兵革
(1).兵器和甲冑的總稱。泛指武器軍備。《周禮·地官·酇長》:“若作其民而用之,則以旗鼓兵革帥而至。”《禮記·禮運》:“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 鄭玄 註:“兵革,君之武衛及軍器也。” 孔穎達 疏:“是國家防衛之器。”《韓非子·解老》:“凡兵革者,所以備害也。”《戰國策·秦策一》:“朞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 宋 陳亮 《酌古論四·封常清》:“古之善用兵者,士卒雖精,兵革雖鋭,其勢雖足以扼敵人之喉而蹈敵人之膺,而未嘗敢輕也。”
(2).指戰爭。《詩·鄭風·野有蔓草序》:“君之澤不下流,民窮於兵革。”《陳書·虞寄傳》:“且兵革已後,民皆厭亂。” 宋 蘇軾 《策略一》:“國家無大兵革幾百年矣。”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典故》:“ 崇禎 末,兵革擾亂,帝於宮中習學騎馬,左右扶掖以上,不數步即墜。” 梁啓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 中國 ,干戈之國也。統覽數千年之史乘,其三十載不見兵革者殆希。”
金人
銅人
鑄以為金人十二。——漢· 賈誼《過秦論》
玉盤
(1) 用玉做成的盤子
(2) 又指月亮
自合
(1).自應;本該。 宋 陸游 《落梅》詩之二:“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明 劉基 《孤兒行》:“人生一世為弟兄,同根自契約枯榮。”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之四:“ 倢伃 怨較 昭君 怨,自合清才讓 令嫻 。”
(2).自然契合。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聖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邊角
亦作“邉角”。1.邊地的畫角或畫角聲。 唐 白居易 《賦得邊城角》詩:“邊角兩三枝,霜天 隴 上兒。” 唐 李商隱 《楊本勝說於長安見小男阿袞》詩:“語罷休邊角,青燈兩髩絲。” 馮浩 箋註:“角,畫角也。謂晚角將罷。” 明 夏完淳 《夜亭度雁賦》:“側過如邊角之蕭條,遙聞如胡笳之悲徹。”
(2).邊地。 宋 李曾伯 《水調歌頭·庚子送周昞仲赴江東幕》詞:“況是眼前局面,心腹憂如邊角,勝著賴帷籌。” 清 錢謙益 《兵使慈谿馮公進秩督學福建敘》:“ 閩 之在海內,以局勢論之,當為邊角,不當為腹腴。”
(3).指物體邊沿和兩個邊沿相接的部分。 蕭軍 《第三代》第八部五七:“這墳墓是埋葬在 凌河村 後邊一帶山樑上 劉 家祖墳的邊角。” 張煒 《古船》第二章:“最後馬車還是停在了曬粉場邊角上的冬粉包跟前。”
(4).製作物品時,原材料經切割、裁剪下來的多餘部分。 王璞 《最漂亮的是那隻燈罩》:“現在,我們發愁的就是材料,你們的邊角餘料我們也許有用。” 高夢齡 《浮雲》十三:“東家常常把這些邊角零碎,送給他的忠誠夥計 陳老德 一部分。”
(5).圍棋術語。棋盤的邊和角部分。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劉仲甫國手棋》:“ 仲甫 即於不當敵處下子,眾愈不解。 仲甫 曰:‘此著二十著後方用也。’即就邊角合局,果下二十餘著,正遇此子,局勢大變。” 明 馮夢龍 《女丈夫·棋決雌雄》:“勸君家別營邉角,小活些些。”
墾田
(1).開荒耕地。《管子·輕重甲》:“今君躬犁墾田,耕發草土,得身穀矣。”《清史稿·簡儀親王德沛傳》:“治 苗疆 宜勸墾田,置學校,並諭令植樹。”
(2).已開墾的田地。《國語·周語中》:“道無列樹,墾田若蓺。”《後漢書·光武帝紀下》:“詔下州郡檢覈墾田頃畝及戶口年紀。”
驛使
古代驛站傳送朝廷文書者
取裁
(1).猶選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至於 陳思 《客問》,辭高而理疎; 庾敳 《客咨》,意榮而文悴。斯類甚眾,無所取裁矣。”按, 唐 寫本裁作“才”。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五》:“彰往則必取裁,切今則必徵材。條近欲其無蔽旨,行遠欲其無滯思。”
(2).猶決斷。《再生緣》第四四回:“心悶悶,意呆呆,此事如今怎取裁?”
改作
(1).重製;另制。《詩·鄭風·緇衣》:“緇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 清 劉大櫆 《李節婦傳》:“衣敝則為改作。”
(2).更改;變更。《論語·先進》:“ 魯 人為長府。 閔子騫 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君子之道,樂因循而重改作。” 唐 白居易 《議百司食利錢》:“弊既滋深,法宜改作。”《續資治通鑑·宋哲宗元符三年》:“ 京 ( 蔡京 )好大喜功,鋭於改作,若果大用,必變亂舊政。”
(3).改成。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偃曝》:“ 孟浩然 :‘草堂時偃曝,蘭枻日周旋。’偃曝,謂偃臥曝背也……今刻 孟 詩,不知其出處,改作‘掩曝’,可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明明借我的一萬銀子,硬改作一百。”
葵花
〈方〉∶向日葵
穆然
(1).靜思貌。《漢書·東方朔傳》:“於是 吳王 穆然,俛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頤。” 顏師古 註:“穆然,靜思貌。”
(2).和敬貌。《資治通鑑·晉元帝永昌元年》:“宮省穆然,必無虞也。” 胡三省 註:“穆然,和敬之意。” 明 方孝孺 《鄭叔度字說》:“今 叔度 之家,秉義聚居者十世,堂序之內,秩然而禮,穆然而樂。”
完好
完整;沒有殘缺或損壞
完好的木材
綈幾
鋪上綈錦的几案。古為天子專用。《西京雜記》卷一:“ 漢 制:天子玉幾,冬則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幾。” 清 錢謙益 《除夕再迭前韻和季穆寄黃二子羽之作兼示子羽》之二:“冰侵綈幾書籤冷,衣覆香篝侍女驕。” 清 曹寅 《廳前紅梅初開折一枝寄子猷索詩》:“軍持涉江水,綈幾達晨衙。”
盤銘
古代刻在盥洗盤器上的勸戒文辭。《禮記·大學》:“ 湯 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鄭玄 註:“盤銘,刻戒於盤也。” 孔穎達 疏:“ 湯 沐浴之盤,而刻銘為戒,必於沐浴之盤者,戒之甚也。”《舊唐書·杜希全傳》:“ 殷 有盤銘, 周 有欹器,或誡以辭,或警以事。”
日新
日日更新。《易·繫辭上》:“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孔穎達 疏:“其德日日增新。”《禮記·大學》:“ 湯 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晉 張華 《勵志詩》:“進德脩業,暉光日新。” 宋 王禹偁 《答張知白書》:“如足下之文實亦鮮得,況可畏之年,日新之業,僕安敢測其涯涘乎?” 鄭觀應 《易言·火器》:“惟火器既日出日新,購用宜慎之又慎。”
顛末
本末;前後經過情形。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六:“ 世南 既登覽山川之奇秀,且得考覈其事之顛末,故詳紀之,以告來者。” 清 惲敬 《答蔣松如書》:“數月來為吏事所苦,不得暇, 鹿耔 頗與知顛末,是以不及作報。” 夏承燾 《<又玄集>後記》:“爰付影印,以廣流傳,並識得書顛末如此。”
苕華
美玉名。《竹書紀年》卷上:“ 癸 命 扁 伐 山民 , 山民 進女於 桀 二人,曰 琬 曰 琰 。後愛二人。女無子焉,斵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 琬 ,華是 琰 。”後以指德容美好的女子。 明 徐復祚 《投梭記·鬻女》:“果是玉無瑕,休言價,願將白璧聘苕華。” 清 龔自珍 《乙酉得漢鳳紐白玉印喜極賦詩》:“ 夏後 苕華刻, 周王 重璧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