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燕山最古寺,帝里結西鄰。
減從留多騎,坦塗歸眾人。
前瞻興雖勃,回顧恨猶頻。
永憶蓼莪什,千秋示大倫。
詩詞問答
問:《潭柘岫雲寺再疊甲子舊作韻·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六十
2. 渡河至潭柘徑仄難容多騎祇留近御諸臣扈行其餘環衛禁軍及部院官屬等皆令由盧溝橋分道回京以免雜遝兩省眾力
參考注釋
燕山
中國河北省北部山脈。西起八達嶺,東到山海關,主峰霧靈山2116米。著名的明朝萬里長城在河北省、北京市部分即沿其山脊而築
帝里
猶言帝都,京都。《晉書·王導傳》:“ 建康 ,古之 金陵 ,舊為帝里,又 孫仲謀 、 劉玄德 俱言王者之宅。” 唐 李百藥 《賦得魏都》詩:“帝里三方盛,王庭萬國來。” 明 張居正 《祭封一品嚴太夫人文》:“跂予望之, 章江 之陬;白雲紫氣,帝里皇州。” 清 金人瑞 《春感》詩之一:“忽承帝里來知己,傳道臣名達聖人。”
西鄰
(1).西部鄰國。 春秋 時 晉 指 秦 。《左傳·僖公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
(2).西邊鄰居。《易·既濟》:“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唐 元結 《漫問相里黃州》詩:“東鄰有漁父,西鄰有山僧。”
坦塗
亦作“ 坦途 ”。1.平坦的道路。《莊子·秋水》:“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説,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 唐 韓愈 《寄盧仝》詩:“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近來自説尋坦塗,猶上虛空跨緑駬。” 宋 蘇軾 《劉壯輿長官是是堂》詩:“作堂名是是,自説行坦途。” 馮牧 《沿著瀾滄江的激流》:“但是,前面也不是坦途,一座陡峭的石壁正筆立在急流衝去的方向。”
(2).比喻順利的形勢或境況。 毛 * 《論持久戰》四十:“跨過戰爭的艱難路程之後,勝利的坦途就到來了,這是戰爭的自然邏輯。”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八章:“最初幾天,他的冷槍不算得手,接著就跨入勝利的坦途,每天都可以打死一兩個甚至兩三個敵人。”
眾人
(1) 大多數人
眾人都感到驚奇
(2) 大家
眾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眾人。——唐· 韓愈《師說》
為眾人師。——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眾人待其身。——唐· 韓愈《原毀》
眾人皆以奢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泯然眾人。——宋· 王安石《傷仲永》
前瞻
1、向前面看:極目~。2、展望;預測:~性。回顧
(1) 回想過去;思考過去發生的事件
喜歡回顧他們的非洲血統
(2)
(3) 回過頭來看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4) 對某一時期的事態的總的觀察
對戰爭情況進行回顧
蓼莪
《詩·小雅》篇名。此詩表達了子女追慕雙親撫養之德的情思。後因以“蓼莪”指對亡親的悼念。《後漢書·清河孝王劉慶傳》:“﹝諸王﹞常有《蓼莪》、《凱風》之哀。” 宋 蘇軾 《謝生日詩啟》:“《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明 夏完淳 《寒日掃墓》詩:“ 王褒 私教授,長起《蓼莪》哀。”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大倫
倫常大道,指古代統治階級所規定 的關於君臣、父子關係的行為準則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論語·微子》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潭柘岫雲寺再疊甲子舊作韻·其二原文_潭柘岫雲寺再疊甲子舊作韻·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