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潛山

作者:李師道 朝代:宋代

游潛山原文

肩輿轉關隨俯仰,不憂弱水澄方丈。

細霧縈盤上白雲,剛風肅肅天森爽。

夏木陰濃四月寒,澗流觸石鳴驚湍。

到身已喜在福地,肯問玄都何處壇。

詩詞問答

問:游潛山的作者是誰?答:李師道
問:游潛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李師道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師道名句大全

注釋

1. 元陳世隆《宋詩拾遺》卷二○卷一三

參考注釋

肩輿

代步工具,由人抬著走

導使睿乘肩輿,具威儀。——《資治通鑑》。胡注:“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

轉關

(1).以轉動控制開合的機軸。《六韜·軍用》:“渡溝壍飛橋,一閒,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著轉關轆轤。”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余曾見一玉臂釵,兩頭施轉關,可以屈伸,合之令圓,僅於無縫,為九龍繞之,功侔鬼神。”

(2).耍手段;玩計謀。《敦煌變文集·燕子賦》:“總是轉關作呪,徒擬誑惑大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幾曾見寄書的顛倒瞞著魚雁?小則小心腸兒轉關。” 明 葉憲祖 《北邙說法》:“比如你鬼録神符,總是虛脾,大古來轉關兒,在你論不得眼下高低。” 清 洪昇 《長生殿·絮閣》:“卻怎的劣雲頭只思別岫飄,將他假做拋,暗又招,轉關兒心腸難料。”

(3).轉折的關鍵。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還我 中國 之體面,決計只在須臾;遂爾畢世之功名,轉關只爭俄頃。”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讀子一》:“ 黃 老 之為 申 韓 ,此其轉關乎!”

(4).見“ 轉關六么 ”。

俯仰

(1) 低頭和抬頭,泛指隨便應付

左右周旋,進退俯仰。——《左傳·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時間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

弱水

(1).古水名。由於水道水淺或當地人民不習慣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濟渡的,古人往往認為是水弱不能載舟,因稱弱水。故古時所稱 弱水 者甚多。(1)《書·禹貢》:“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 弱水 既西。”又:“導 弱水 至於 合黎 ,餘波入於 流沙 。”上源指今 甘肅 山丹河 ,下游即 山丹河 與 甘州河 合流後的 黑河 ,入 內蒙古 境後,稱 額濟納河 。(2)《山海經·西山經》:“ 勞山 , 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 。”指今 陝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經·大荒西經》:“﹝ 崑崙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淵。”《史記·大宛列傳》:“ 安息 長老傳聞 條支 有 弱水 西王母 。”《後漢書·西域傳·大秦》:“﹝ 大秦國 ﹞西有 弱水 、 流沙 ,近 西王母 所居處。”所指皆在西方遠處以至國外。(4)《漢書·地理志下》:“ 金城郡 …… 臨羌 。”原註:“西有 須抵池 ,有 弱水 、 崑崙山 祠。”可能指今 青海 。(5)《後漢書·東夷傳·夫餘》:“北有 弱水 。”當在今 黑龍江 省境內。(6)《資治通鑑·宋文帝元嘉六年》:“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至 涿邪山 。”當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7)《新唐書·西域傳上·東女》:“有 弱水 南流。”當在今 青海 或 西藏 境。(8)《新唐書·北狄傳·奚》:“以 奚 阿會部 為 弱水州 。”當在今 內蒙古 東境。

(2).又名 娑夷水 。即今 克什米爾 西北部 吉爾吉特 (Gilgit)附近 印度河 北岸支流。 唐 天寶 六年(公元747年) 高仙芝 攻 小勃律 ,進軍至此。

(3).古代神話傳說中稱險惡難渡的河海。《海內十洲記·鳳麟洲》:“ 鳳麟洲 在 西海 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 宋 蘇軾 《金山妙高台》詩:“ 蓬萊 不可到,弱水三萬里。”《西遊記》第二二回:“八百 流沙 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紅樓夢》第二五回:“一足高來一足低,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家何處,卻在 蓬萊 弱水西。”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嗚呼!現象如是,雖弱水四環,鎖戶孤立,猶將汰於天行,以日退化。”

(4).猶言愛河情海。《紅樓夢》第九一回:“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蘇曼殊 《碎簪記》:“余曰:‘然則二美並愛之矣。’ 莊湜 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義,當識吾心。’余曰:‘今問子,心所先屬者阿誰?’曰:‘ 靈芳 。’”三千,喻其多。

方丈

(1) 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觀的住持

縈盤

猶縈迴。 唐 李白 《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詩:“石驚虎伏起,水狀龍縈盤。” 唐 杜甫 《龍門閣》詩:“危途中縈盤,仰望垂線縷。” 元 張翥 《范寬山水》詩:“憶昔往尋 剡中 山, 南明 天姥 相縈盤。”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剛風

(1).罡風。高天強勁的風。 唐 顧況 《曲龍山歌》之二:“願逐剛風騎吏旋,起居按摩參寥天。”《朱子語類》卷二:“高山無霜露,卻有雪……道家有‘高處有萬里剛風’之説,便是那裡。” 宋 范成大 《玉華樓夜醮》詩:“ 紫雲 澒洞 千柱 浮,剛風八面寒颼飀。” 瞿秋白 《鐵花》:“好一似銅松拂著剛風,我真愛上了,舍卻不忍。”

(2).指西風。《靈樞經·九宮八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肺,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燥風。”

肅肅

(1).恭敬貌。《詩·大雅·思齊》:“雝雝在宮,肅肅在廟。” 毛 傳:“肅肅,敬也。” 漢 揚雄 《河東賦》:“穆穆肅肅,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頌》:“齋於祠宮,盛服儼恪,肅肅於動,慄慄於言,上帝在茲,敢有弗虔。”

(2).嚴正貌。《詩·小雅·黍苗》:“肅肅 謝 功, 召伯 營之。” 鄭玄 箋:“肅肅,嚴正之貌。” 漢 班固 《十八侯銘·御史大夫汾陰侯周昌》:“肅肅御史,以武以文,相 趙 距 呂 ,志安君身。” 唐 盧照鄰 《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 貞觀 之末,有 昭慶 * 師,魁岸堂堂,威儀肅肅。” 清 龔自珍 《題鷺津上人書冊》詩:“氣莊志定欬肅肅,筆沖墨粹神亭亭。”

(3).疾速貌。《詩·召南·小星》:“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毛 傳:“肅肅,疾貌。” 漢 秦嘉 《留郡贈婦》詩之三:“肅肅僕夫征,鏘鏘揚和鈴。” 唐 杜甫 《喜晴》詩:“出廓眺西郊,肅肅春增華。” 趙朴初 《南京訪梅園新村》詩:“晨征肅肅訪 梅園 ,猶有梅花著意妍。”

(4).形容網目細密。《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馬瑞辰 通釋:“肅肅,蓋縮縮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縮。’兔罝本結繩為之,言其結繩之狀,則為縮縮。” 聞一多 《古典新義·詩經新義五》:“肅當讀為縮,縮猶密也……《詩》‘肅肅’,即‘縮縮’、‘數數’,網目細密之貌也。”

(5).陰沉;蕭瑟;清冷。《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 晉 潘岳 《寡婦賦》:“墓門兮肅肅,脩隴兮峩峩。” 宋 范成大 《寒夜》詩:“肅肅月浸樹,滿庭穠李花。”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詩之二:“肅肅空明氣,時與諸天遇。”

(6).清幽;靜謐。 漢 張衡 《思玄賦》:“出 紫宮 之肅肅兮,集 大微 之閬閬。” 唐 沉佺期 《奉和聖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應制》:“肅肅蓮花界,熒熒貝葉宮。” 宋 蘇軾 《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夫人閣》之二:“肅肅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7).象聲詞。鳥羽、蟲翅的振動聲。《詩·小雅·鴻雁》:“鴻鴈于飛,肅肅其羽。” 毛 傳:“肅肅,羽聲也。”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唐 暢當 《自平陽館赴郡》詩:“溶溶山霧披,肅肅沙鷺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二》:“鳶肅肅展翼,似鶼鶼之鳥,比翼而飛。”

(8).象聲詞。風聲。《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漯水》:“南崖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 宋 蘇軾 《壽星院寒碧軒》詩:“清風肅肅搖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圍。” 清 孫枝蔚 《烏夜啼》詩:“北風肅肅雁不至,殘燈欲滅還復燃。”

(9).象聲詞。泛指其它聲音。 唐 杜甫 《春遠》詩:“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明 徐禎卿 《雜謠》:“狗觫觫,雞鳴飛上屋,風吹門前草肅肅。” 清 梁廷枏 《夷氛聞記》:“火箭巨彈,自下上者,肅肅過耳畔, 芳 談笑自若。”

森爽

(1).森疏而爽豁。 唐 杜甫 《樂遊園歌》:“ 樂游 古園崒森爽,煙緜碧草萋萋長。” 仇兆鰲 註:“森爽,森疏而爽豁也。” 唐 錢起 《奉使采箭竿竹谷中晨興赴嶺》詩:“重峯轉森爽,幽步更超越。”

(2).涼爽。 唐 白居易 《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勁氣森爽竹竿竦,妍文煥爛芙蓉披。” 明 李東陽 《徐春官墓山雜詠分題得蛟溪夜月》:“已看毛骨生森爽,頓覺心神向開廓。” 明 袁宗道 《四面琅玕》詩:“白日起寒濤,長夏何森爽。”

(3).盛多而光亮。 元 麻革 《上雲內帥賈君》詩:“森爽開璜琥,縱橫列鴈羔。”

四月

一年有十二個月,四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四月份。

澗流

山間的水流。 南朝 梁 沉約 《鍾山詩應西陽王教》:“八解鳴澗流,四禪隱巖曲。” 唐 盧照鄰 《至陳倉曉晴望京邑》詩:“澗流漂素沫,巖景靄朱光。” 碧野 《白雲·綠樹·金花》:“由於泉源豐富, 雞公山 前山上出現幾條澗流。”

觸石

(1).《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爾。”後以“觸石”謂山中雲氣與峰巒相碰擊,吐出雲來。《文選·左思<蜀都賦>》:“岡巒糾紛,觸石吐雲。” 李善 註:“《春秋元命苞》曰:山有含精藏雲,故觸石而出也。” 唐 李正辭 《賦得白雲起封中》:“千年 泰山 頂,雲起 漢皇 封。不作奇峯狀,寧分觸石容。”

(2).指險峰。 晉 陸雲 《喜霽賦》:“靖屏翳之洪隧兮,戢 太山 之觸石。”《文選·郭璞<江賦>》:“播靈潤於千里,越 岱宗 之觸石。” 李周翰 註:“江中起雲霧,疾速乃超越也。”

驚湍

猶急流。 晉 潘岳 《河陽縣作》詩:“山氣冒山嶺,驚湍激嚴阿。” 唐 韓愈 《齪齪》詩:“ 河 堤決 東郡 ,老弱隨驚湍。”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水語·昌樂瀧》:“灘流贔怒,驚湍飛注。”

福地

(1)

(2) 幸福安樂的處所

(3) 指神仙的住地

玄都

(1).古諸侯國名。《逸周書·史記》:“昔者 玄都 賢鬼道,廢人事天,謀臣不用,龜策是從,神巫用國,哲士在外, 玄都 以亡。”《竹書紀年》卷上:“﹝ 帝舜 有虞氏 ﹞四十二年, 玄都氏 來朝,貢寶玉。”

(2).傳說中神仙居處。《海內十洲記·玄洲》:“上有大 玄都 ,仙伯 真公 所治。” 晉 葛洪 《枕中書》:“《真記》曰: 玄都 玉京 七寶山 ,週迴九萬里,在大羅之上,城上七寶宮,宮內七寶臺,有上中下三宮……上宮是 盤古真人 元始天尊 太元聖母 所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配極 玄都 閟,憑高禁御長。”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詬奸》:“問嬌娥空隱 玄都 ,笑仙郎已入 桃源 。”

(3).道觀名。見“ 玄都觀 ”。

(4).壇名。見“ 玄都壇 ”。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詩詞推薦

游潛山原文_游潛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