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端石百一研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

猶是端溪老坑石,繄何人兮為琢刻。

近千年矣文房側,斑駁墨銹黔而澤。

上頫下昂依古式,有義存焉應物格。

頫戒其驕昂拱辟,復示象焉在周易。

損上益下其名益,覆手列柱數百一。

各具眼寓四門辟,休璉作詩懷周客。

我曾效彼體吟什,難中惟是人情惕。

即今綈幾居其北,松煙染翰批簡尺,百恐一失凜君德。

詩詞問答

問:宋端石百一研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宋端石百一研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五十五

2. 去聲

參考注釋

猶是

(1).由此。猶,通“ 由 ”。 漢 劉向 《列女傳·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鳳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鳳 , 章 猶是為 鳳 所陷。” 三國 魏 嵇康 《與呂長悌絕交書》:“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猶是許足下以至交。”

(2).還是。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蜀 食井鹽,如仙井 大寧 猶是大穴。” 明 胡應麟 《詩藪·近體下》:“初 唐 絶句精巧,猶是六朝餘習。”

端溪

溪名。在 廣東省 高要縣 東南。產硯石。製成者稱端溪硯或端硯,為硯中上品。後即以“端溪”稱硯台。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四折:“未落筆,花箋上淚珠垂;長吁氣,呵軟了毛錐;恓惶淚,滴滿了端溪。” 明 唐順之 《答茅鹿門知縣》:“此後便得燒卻毛穎,碎卻端溪,兀然作一不識字人矣。”

琢刻

(1).修飾(文辭)。 唐 李德裕 《文章論》:“琢刻藻繪,珍不足貴。”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縉》:“使學焉而無以自立於天下,縱琢刻其辭,其將孰信之。”

(2).苛責。 宋 蘇舜欽 《答韓持國書》:“當急難之時,不相拯救;今又於安寧之際,欲以義相琢刻,雖古人所不能受。”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文房

(1) 書房。借指筆、墨、紙、硯

文房四寶

文房清玩

(2) 官府掌管文書的地方

斑駁

(1) 色彩相雜

桂影斑駁。——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2) 破綻;毛病;漏洞

犯斑駁

古式

與某一歷史時期有關或屬於該時期的風格、樣式;(源於或模仿某一特定時期的風格古式家具)

物格

謂事理得到窮究。《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朱熹 集註:“物格者,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 宋 儲泳 《祛疑說》:“大抵行持 * 不過正心誠意而物格,本無心於奇怪之應,非如邪法之專於愚世駭俗、聳動見聞也。至於召雷而雷,禱雨而雨,此亦誠通物格之玅,自然而已,豈容以人偽參之哉!”

周易

簡稱《易》。儒家基本經典之一。內容包括《易經》、《易傳》。通過八卦形式(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河流八種自然現象),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含有樸素辯證法的觀點。在中國思想史上產生過深遠影響。

損上益下

損:減少。指統治者減少奢侈行為,即可有益於百姓

損上益下,順兆庶之悅;享以二簋,用至約之義。——《晉書》

覆手

(1).把手掌向下一翻。比喻事情容易辦成。《後漢書·皇甫規傳》:“今興改善政,易於覆手,而羣臣杜口,鑒畏前害,互相瞻顧,莫肯正言。”

(2).喻時間迅速。 唐 溫庭筠 《醉歌》:“勸君莫惜金罇酒,年少須臾如覆手。” 宋 楊萬里 《食蒸餅作》詩:“詩人一腹大於蟬,飢飽翻手覆手間。”

(3).古射禮。用右手由弓上取矢。《儀禮·鄉射禮》:“下射進坐,橫弓覆手,自弓上取一個興,其他如上射。” 鄭玄 註:“覆手,由弓上取矢者,以左手在弓里,右手從表取之,亦便。”

(4).古飲宴禮。飯後用手抹嘴。《禮記·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 孔穎達 疏:“覆手者,謂食飽必覆手以循口邊,恐有殽粒污著之也。”《管子·弟子職》:“既食乃飽,循咡覆手。”

百一

(1).百中之一。言極難得。 漢 王符 《潛夫論·三式》:“下士邊遠,能詣闕者,萬無數人;其得省治,不能百一,郡縣負其如此也。” 唐 韓愈 《別知賦》:“惟知心之難得,斯百一而為收。” 宋 秦觀 《奇兵策》:“提百一之士,力扛鼎而射命中者,縋山航海。” 清 王夫之 《繹思》:“固殫心竭慮而不宣其百一,抑亦盍各舒情以詔方將。”

(2).古代言災變運數者,以陰陽代表對立面,陰為六,陽為一,互為消長。百一為陽數極點,百六為陰數極點。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七三:“未知百一窮陽數,略請先生止的看。”

(3).見“ 百一詩 ”。

具眼

(1).謂有識別事物的眼力。 宋 陸游 《冬夜對書卷有感》詩:“萬卷雖多當具眼,一言惟恕可銘膺。”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考證》:“ 杜 詩中‘師曰’者,亦‘ 坡 曰’之類,但其間半偽半真,尤為淆亂惑人,此深可嘆。然具眼者,自默識之耳。”

(2).指有眼力的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閨智·漂母》:“ 楚 漢 皆豪傑,無一人知 信 者,雖 高祖 亦不知,僅一 蕭相國 ,亦以與語故奇之,而母獨識拔於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 清 費錫璜 《<友鷗堂集>序》:“ 叔威 詩雖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蘇 、 陸 間,則並驅爭先。世有具眼不敢阿所好也。”

四門

(1).指明堂四方的門。《書·舜典》:“賓於四門,四門穆穆。”《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闢四門而開四聰。”

(2).學校名,即四門學。《舊唐書·歸崇敬傳》:“其國子、太學、四門三館,各立五經博士。”詳“ 四門學 ”。

(3).佛經有 釋迦牟尼 ( 淨飯王 太子)出四門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傳說。《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 殷 鑒四門,幽求六歲。” 李善 注引《瑞應經》曰:“太子至十四,啟王出遊,始出城東門,天帝化作病人,即迴車,悲念人生俱有此患。太子出城南門,天帝化作老人,迴車而還,愍念人生丁壯不久。太子出城西門,天帝化作死人,迴車而還,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太子出城北門,天帝化作沙門,太子曰:‘善哉,唯是為快。’即迴車還,念道清浄,不宜在家。”

(4).武術名詞。使刀弄棍或打拳的一種架勢。《負曝閒談》第二回:“因他四門開得好,蒙本處提標營營官的少爺賞識了,替他補了一分糧,又給了他一道八品軍功的奬札。”參見“ 四門斗里 ”。

詩懷

(1).作詩懷念。 唐 陸龜蒙 《送浙東德師侍御罷府西歸》詩:“詩懷 白閣 僧吟苦,俸買 青田 鶴價偏。” 清 張問陶 《錢籜石先生畫盤山五松圖》詩:“詩懷華髮攜筇日,人想青山下筆初。”

(2).詩人的胸懷。 五代 齊己 《新秋雨後》詩:“夜雨洗河漢,詩懷覺有靈。” 元 * 潤 《賡郭祥卿照磨飲酒詩》:“酒量詩懷雙美具,詩愁無酒竟如何?”《詩刊》1977年第9期:“詩懷如海肝膽照,自勵勵人興味濃。”

(3).謂祝壽。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 鶴山 云:禮於生子曰詩負,於祝嘏曰詩懷。”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說新語·自新》

(2) 情面;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3) 恩惠,情誼

做個人情

(4) 贈品、禮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了。——《紅樓夢》

即今

今天;現在。 唐 高適 《送桂陽孝廉》詩:“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里人。” 宋 陸游 《連日有雪意戲書》詩:“壯歲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時,即今就去。”

綈幾

鋪上綈錦的几案。古為天子專用。《西京雜記》卷一:“ 漢 制:天子玉幾,冬則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幾。” 清 錢謙益 《除夕再迭前韻和季穆寄黃二子羽之作兼示子羽》之二:“冰侵綈幾書籤冷,衣覆香篝侍女驕。” 清 曹寅 《廳前紅梅初開折一枝寄子猷索詩》:“軍持涉江水,綈幾達晨衙。”

松煙

亦作“ 松煙 ”。1.松木燃燒後所凝之黑灰,是制松煙墨的原料。 晉 衛鑠 《筆陣圖》:“其墨取 廬山 之松煙、 代郡 之鹿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為之。”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墨》:“至 唐 末…… 廷珪 父子之墨始集大成,然亦尚用松煙。” 宛敏灝 《黃山紀游》:“制墨要配合牛皮膠和冰片等香料,但最主要的成分是松煙製成的墨灰。”

(2).指墨。 唐 安鴻漸 《題楊少卿書後》詩:“ 端溪 石硯 宣城 管, 王屋 松煙紫兔毫。” 宋 黃庭堅 《答王道濟寺丞觀許道寧山水圖》詩:“往逢醉許在 長安 ,蠻溪大硯磨松煙。”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文房四寳都拈住,謾把松煙試。” 清 孫道乾 《小螺庵病榻憶語》:“兒好墨成癖,知之者多所持贈,師 曹文孺 大令,並賜以詩云:報與松煙三十笏,蘸毫憑學 衛夫人 。”

(3).指松林中的煙雲。 唐 白居易 《長安閒居》詩:“風竹松煙晝掩關,意中長似在深山。” 唐 許渾 《僧院影堂》詩:“日暮松煙空漠漠,秋風吹破妙蓮華。”

見“ 松煙 ”。

染翰

(1).以筆蘸墨。翰,筆。 晉 潘岳 《<秋興賦>序》:“於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

(2).指作詩文、繪畫等。 南朝 宋 謝惠連 《秋懷》詩:“賓至可命觴,朋來當染翰。”《魏書·崔玄伯傳》:“ 玄伯 自非朝廷文誥,四方書檄,初不染翰,故世無遺文。”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掄》詩:“贈詩焉敢墜,染翰欲無聊。” 宋 柳永 《鳳銜杯》詞:“有美 瑤卿 能染翰,千里寄、小詩長簡。” 清 吳偉業 《偶成》詩之八:“畫虎雕龍染翰,高山流水彈琴。”

(3).指寫字。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染翰過草聖,賦詩輕《子虛》。”《明史·文苑傳一·宋克》:“杜門染翰,日費十紙,遂以善書名天下。”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韻》:“張絃多變易,染翰漫淋漓。”

(4).指書寫的墨跡。 唐 無名氏 《玉泉子》:“ 絪 ( 鄭絪 )為御史,西巡 荊部 商山 歇馬亭 ……欲題詩,顧見一絶,染翰尚濕。 絪 大訝其佳絶。”

簡尺

猶尺牘。書信。 宋 邵雍 《首尾吟》之九一:“簡尺每稱林下士,過從或著道家衣。”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 秦忠獻 與人簡尺,多雲‘丈’,世俗傚之,雖貽晚進書,亦云‘丈’。”《續資治通鑑·宋仁宗皇祐元年》:“比歲臣僚有繳奏交親往還者,朝廷必推究其事而行之,遂使聖時成告訐之俗。自今非情涉不順,毋得繳簡尺以聞。”

君德

人主的德行或恩德。《易·乾》:“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無乃非盟載之言,以闕君德。” 唐 韓愈 《明水賦》:“明為君德,因取以名焉。”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福文襄王夫人》:“務須招其至 粵 ,以彰君德。”

詩詞推薦

  • 歸剡五首

    釋行海宋代〕天地寬閒鼓角疎,江南煙景憶當初。乍歸故里仍如客,偏愛滄洲不為魚。草木有心知雨露,樓台回首作丘墟。夕陽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_宋端石百一研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樂未央

    曹勛宋代〕孝武初封禪,蘿圖寶曆新。開邊擢衛霍,儒術用平津。禮樂追三統,欽承奉百神。嵩呼膺萬壽,允樂詎容陳。
  • 午夢

    陸游宋代〕若爰幽窗午夢長,此中與世暫相忘。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_宋端石百一研歌的賞析_古詩文
  • 酬李公寅留別

    李復宋代〕歸風何急動徵車,幾夕相逢意有餘。綠暗河橋冰泮後,雲藏山徑雪晴初。登門曾上千重峻,遊刃將驚萬窾虛。他日
  • 始皇

    劉筠宋代〕利觜由來得擅場,盡遷豪富入鹹陽。屬車夜出迷雲雨,峻令朝行劇虎狼。前殿建旗凌紫極,東門立石見扶桑。從臣
  • 真人庵

    李之世明代〕海上真人去不回,千年靈洞鎖莓苔。風前尚想朝天舄,雲氣長封禮斗台。 * 時從陰澗落,琪花偏傍石壇開。紅塵
  • 喜王起侍郎放牒

    張籍唐代〕東風節氣近清明,車馬爭來滿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萬里盡傳名。誰家不借花園看,在處多將酒器行。共賀
  • 拖車

    王禎元代〕早同農具破煙來,暮帶樵薪載月回。不比看花南陌上,雕輪繡轂殷春雷。
  • 送李雲在學錄

    牟巘五宋代〕橫經之暇即吟詩,三載如常匪激隨。聽雨不知官獨蛉,看雲自與意俱遲。翬飛黌宇生新敬,鵠立儒衣動去思。還恐
  • 元絳宋代〕英翰五五出南閩。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_宋端石百一研歌的賞析_古詩文
  • 留別金陵故舊

    曾豐宋代〕公家事畢更何為,回眷錢塘臂欲飛。留客故人雖意厚,倚門有母待兒歸。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_宋端石百一研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南康道中

    羅隱唐代〕弱冠負文翰,此中聽鹿鳴。使君延上榻,時輩仰前程。丹桂竟多故,白雲空有情。唯余路旁淚,沾灑向塵纓。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_宋端石百一研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五十首

    釋心月宋代〕不見一法在門外,平地無端自活埋。若是金毛師子子,急須移步入門來。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_宋端石百一研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姑蘇台

    楊備宋代〕山花野草一荒丘,雲里驕奢舊跡留。珠翠管弦人不見,上頭麋鹿至今游。
  • 除夕

    乾隆清代〕又值迎年夕,宮牆暮景紅。綺筵張有例,玉琯運無窮。柏子帶風馥,梅花映雪融。寰區幸清宴,休養與民同。
  • 南歌子(戊午重九)

    王之道宋代〕朱實盈盈露,黃花細細風。龍山勝集古今同。斷送一年秋色、酒杯中。鴨腳供柔白,雞頭薦嫩紅。量吞雲夢正能容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_宋端石百一研歌的賞析_古詩文
  • 答文起病中見寄兼訂西林之約

    李之世明代〕秋色今如許,秋期閒未閒。囊中時貯藥,夢裡亦尋山。曉樹迎霜早,寒潮帶月還。對景堪延賞,無然靜掩關。
  • 偈頌三十八首

    釋如淨宋代〕風颯颯,雨霖霖。聖人不曾滅度,演出清淨妙音。若將耳聽終難會,一句機先透古今。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_宋端石百一研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於毛公祠旁行館作

    乾隆清代〕行館儒祠畔,春風特地臨。無邪蔽三百,有傳至而今。已喜書筵潔,那更石徑深。卷阿稍伴奐,可愜昔賢心。
  • 和丁端叔竹梅二詩韻

    陳傅良宋代〕空階琤若下琅玕,全楚何人巧耐寒。誰伴八龍長傲雪,蕭然一榻臥袁安。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_宋端石百一研歌的賞析_古詩文
宋端石百一研歌原文_宋端石百一研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