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川逆王命,問罪有師指。
惟是地險要,征以五年矣。
儲偫出民問,遏糴不得已。
昨歲文綬奏,持籌熟絜矩。
並欲禁雜糧,夔關販胥止。
因計江1*1浙1*1民,接濟賴餘此。
如何概絕之,覽摺批弗許。
且令一聞捷,即免截穀米。
邇來屢報勝,賊巢園尺咫。
茲接驛章呈,弛禁一遵旨。
流通利閭閻,是固吾所喜。
詩詞問答
問:《四川總督文綬奏開夔關米禁詩以志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三
2. 葉
參考注釋
王命
(1).帝王的命令、詔諭。《書·康誥》:“惟威惟虐,大放王命。”《史記·楚世家》:“王與太子俱困於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使者分王命,羣公各典司。”《孽海花》第八回:“你是王命在身的人,那裡能盡著耽擱!”
(2).指 東漢 班彪 《王命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王命》清辯,《新序》該練。”
問罪
公開宣布對方的罪過,加以譴責
興師問罪
險要
地勢險峻而正當要衝
儲偫
亦作“ 儲峙 ”。亦作“ 儲跱 ”。1.儲備,特指存儲物資以備需用。 漢 揚雄 《羽獵賦》:“然至羽獵,甲車、戎馬、器械儲偫,禁御所營,尚泰奢麗夸詡。”《書·費誓》“峙乃糗糧” 孔 傳:“皆當儲峙汝糗糒之糧,使足食。”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三》:“ 李傕 曰:‘我邸閣儲跱少。’乃不承詔,悉載置其營。” 清 顧炎武 《勞山圖志序》:“ 秦皇 登之,必一郡供張,數縣儲偫,四民廢業,千里驛騷而後上也。”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 倭 之蓄謀,當在二十年前,儲峙錢粟,繕治甲兵,久為外人側目。”
(2).泛指積聚儲存知識或人才等。 清 錢謙益 《兵部右侍郎孫公墓志銘》:“公廉辨彊直,人才物論,儲偫於胸中,有 萬曆 初名選郎之遺風。” 清 錢謙益 《嘉禾黃君五十序》:“先王之治天下,儲峙人才,雍容養育,而徐收其用。”
(3).指日常或行旅等需用的器物。《漢書·孫寶傳》:“御史大夫 張忠 辟 寳 為屬,欲令授子經,更為除舍,設儲偫。”《東觀漢記·黃香傳》:“俗每太守將交代,添設儲峙,輒數千萬。 香 未入界,移敕悉出所設什器。”《後漢書·崔寔傳》:“ 寔 至官,斥賣儲峙,為作紡績、織袵、綀緼之具以教之,民得以免寒苦。”《資治通鑑·唐德宗興元元年》:“ 士乾 許諾,歸別家,則家之薪米儲偫已羅門庭矣;登舟,則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
遏糴
禁止購買穀米。《孟子·告子下》:“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 宋 呂大鈞 《天下為一家賦》:“曲防遏糴,以幸其災;縱諜用間,以乘其失。” 清 唐孫華 《米貴》詩:“抑價與遏糴,此策古無稽。”
不得已
無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跡。——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文綬
彩色絲帶。 唐 虞世南 《琵琶賦》:“開寳撥以更運,帶文綬而旁垂。體備角商,韻包宮羽。”
持籌
手持算籌。多指理財或經商。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詎可持籌算,誰能以理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曆法·算學》:“其在外司民社者,亦持籌不知縱橫,任其下為谿壑,皆坐算學不講之故。”
絜矩
絜,度量;矩,畫方形的用具,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禮記·大學》:“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鄭玄 註:“絜,猶結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謂當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 朱熹 集註:“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方,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葉適 《陳彥群墓志銘》:“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奮豪傑以特興,亦多微妙奇偉,非穎秀士親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他兩個既有這番志嚮,又説的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這樁事責成他兩個辦起來,才是個‘絜矩之道’。”
雜糧
稻穀、小麥以外的各種糧食
五穀雜糧
接濟
以財物等資助他人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穀米
〈方〉∶泛指稻穀、大米之類的糧食
邇來
最近以來
賊巢
賊窩;賊人的老巢
尺咫
咫尺。喻極近的距離。 南朝 宋 鮑照 《春羈》詩:“佳期每無從, 淮 陽 非尺咫。” 明 何宇度 《益部談資》卷下:“郡齋望隔江羣山,尺咫七峯,分列若屏。” 清 趙翼 《扈從木蘭》詩:“堪笑擇地者,盡力爭尺咫。”
弛禁
解除禁令,放寬禁令
緩刑弛禁
遵旨
謂遵照皇帝諭旨。 明 盧象昇 《起解罪帥疏》:“蓋 全昌 ( 張全昌 )舊 宣 帥也,是以遵旨就近起解,不敢稽延。”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一:“官員遣戍,首站多宿 天寧寺 ,已算遵旨出京。” 蔡東藩 《南北史通俗演義》第二十回:“畫工當然遵旨,待繪竣後,又由 子業 ( 宋 前廢帝 劉子業 )入廟親覽。”
通利
通暢,無阻礙。《呂氏春秋·開春》:“飲食居處適,則九竅百節千脈皆通利矣。” 高誘 註:“通利,不壅閉。”《三國志·魏志·公孫淵傳》“ 淵 遂自立為王”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吳 雖在遠,水道通利,舉帆便至,無所隔限。” 明 湯顯祖 《紫簫記·下定》:“朝雲暮雨,相逢美姬;教人九竅都通利。”
閭閻
(1).里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里巷。《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詩:“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以臣所見,閭閻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貴,小民奔走拮据,艱於生計。”
(2).泛指民間。《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論》:“ 甘茂 起 下蔡 閭閻,顯名諸侯,重彊 齊 楚 。”《梁書·處士傳·何胤》:“頃者學業淪廢,儒術將盡,閭閻搢紳,尠聞好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五:“皆言衣食於官久,不願為農,又皆習弓刀,一旦散之閭閻,必皆為盜賊。” 章炳麟 《駁建立孔教議》:“未嘗普施閭閻,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 唐 劉禹錫 《同州謝上表》:“閭閻凋瘵,遠近共知。” 孫中山 《軍政府宣言》:“以衛國保種自任,戰士不愛其命,閭閻不惜其力,則革命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