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志

作者:石寶 朝代:明代

述志原文

五采莫如白,數動莫如息。

貴名幾喪身,嗜利竟死食。

首陽垂令芳,憔悴亦云極。

矧茲末路塵,鉤曲亂弦直。

胡為佩芝蘭,役意強脩飾。

吾聞上古人,無為日玄默。

避名若深淵,安辨淑與慝。

駕言往從之,相忘於道德。

詩詞問答

問:述志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述志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職韻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五采

即“五色”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史記·項羽本紀》

須臾成五采。——清· 姚鼐《登泰山記》

莫如

不如;這樣選擇較好

與其你去,莫如他來

貴名

(1).顯貴的聲名。《荀子·儒效》:“則貴名白而天下願也。” 楊倞 註:“貴名,謂儒名可貴。白,明顯。”《韓詩外傳》卷四:“ 文王 欲立貴道,欲白貴名,兼制天下,以惠中國,而不可以獨,故舉是人而用之。” 宋 袁燮 《上中書陳舍人》詩之二:“貴名豈不欲,名盛復難居;所以古君子,謹終如厥初。” 元 虞集 《跋<王贊善遺事>後》:“觀其受命於 世祖 者,誠非徒加貴名以為具臣也哉。”

(2).以名為貴。《管子·樞言》:“名正則治,名倚則亂,無名則死,故先王貴名。” 漢 徐幹 《中論·考偽》:“ 仲尼 之所貴者,名實之名也;貴名,乃所以貴實也。” 唐 陸龜蒙 《漁具詩·罩》:“貴得不貴名,敢論魴與鯉。”

(3).動問他人名字的敬語。《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茶畢,遂問:‘仙翁高姓貴名?’”

喪身

喪命。 漢 班固 《 * 通·諫諍》:“為君不避喪身,義之性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養生》:“喪身以全家,泯軀而濟國,君子不咎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醜狐》:“觀其見金色喜,其亦利之所在,喪身辱行而不惜者歟?”

嗜利

貪求私利;貪圖錢財。 明 方孝孺 《送李宗魯序》:“如以得為喜,則將以失為憂,此好名嗜利者之為,非無固必之道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御史王寶田奏摺附片》:“該尚書嗜利忘義,人言嘖嘖。”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四節:“《漢書·地理志》敘述 洛陽 一帶民俗說: 周 人巧詐嗜利,重錢財不重道德。”

首陽

山名。一稱 雷首山 ,相傳為 伯夷 、 叔齊 採薇隱居處。《詩·唐風·采苓》:“采苓采苓, 首陽 之巔。” 毛 傳:“ 首陽 ,山名也。”《論語·季氏》:“ 伯夷 、 叔齊 ,餓於 首陽 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史記·伯夷列傳》:“ 武王 已平 殷 亂,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齊 恥之,義不食 周 粟,隱於 首陽山 ,採薇而食之。”按, 首陽山 在今何地,舊說不一。《論語》 何晏 集解引 漢 馬融 曰:“ 首陽山 在 河東 蒲坂 , 華山 之北, 河曲 之中。” 蒲坂 故城,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

令芳

美好芳香。《儀禮·士冠禮》:“醴辭曰:‘甘醴惟厚,嘉薦令芳。’” 鄭玄 註:“嘉,善也;善薦,謂脯醢。芳,香也。”《儀禮·士冠禮》:“三醮曰:‘旨酒令芳,籩豆有楚。’”

憔悴

(1) 黃瘦;瘦損

憔悴孤虛。——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形容憔悴

憔悴了許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點憔悴

(3) 困頓

漂淪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生民憔悴

(4) 煩惱

何苦將錢去買憔悴,白折了五百兩銀子,又送了五條性命。——《二刻拍案驚奇》

雲極

雲地相接之處。極言其遠。《晉書·涼武昭王玄盛傳》:“江山悠隔,朝宗無階,延首雲極,翹企遐方。”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賦》:“故從師而問道,冀幽路之或暘;測神宗之無緩,踐雲極之不賒。”

路塵

道路上飛揚的灰塵。 金 郭邦彥 《村行》詩之一:“棗花初落路塵香,燕掠麻池乍頡頏。” 明 高啟 《與客飲西園花下》詩:“相逢莫學花無賴,明日分飛隨路塵。”

鉤曲

亦作“鉤曲”。彎曲如鉤。 晉 葛洪 《抱朴子·名實》:“插株於塗要者,雖鉤曲戾細而速朽,而猶見用也。” 唐 陸龜蒙 《雪衣女》詩:“嫩紅鉤曲雪花攅,月殿棲時片影殘。”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髮蓬鬙如羽葆,手足皆鉤曲如鳥爪。”

弦直

(1).語本《後漢書·五行志一》:“ 順帝 之末,京都童謡曰:‘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因以“弦直”指正直。《後漢書·李固傳贊》:“ 燮 同 趙 孤,世載弦直。”

(2).指挺直。 宋 蘇轍 《任氏閱世堂前大檜》詩:“君家大檜長百尺,根如車輪身弦直。”

胡為

何為,為什麼。《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註:“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後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雲》:“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於胡為,於是畸形怪相,遂瀰漫於畫苑。”

芝蘭

芝草和蘭草皆香草名。古時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環境的美好等

芝蘭之室

脩飾

(1).修改潤飾,使語言文字明確生動。《論語·憲問》:“為命, 裨諶 草創之, 世叔 討論之,行人 子羽 脩飾之。” 宋 陳亮 《與韓無咎尚書》:“今但與妻孥併力耕桑以圖溫飽,雖書冊亦已一切棄去,況更能脩飾語言,作少年塗抹事乎?”

(2).梳妝打扮。《楚辭·九辯》:“今脩飾而窺鏡兮,後尚可以竄藏。” 金 王若虛 《生日自祝》詩:“清晨聞喧呼,親舊作生日,初我未免俗,隨分畧脩飾。”

(3).整修裝飾。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汝水》:“ 黃巾 之亂,殘毀穨闕, 魏 太和 景初 中,令長脩飾舊宇。” 宋 洪适 《隸釋·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脩飾宅廟,更作二輿。”《宋書·武帝中》:“可改構榱桷,修飾丹青,苹蘩行潦,以時致薦。”

(4).修養德行。 漢 劉向 《列女傳·契母簡狄》:“ 契 母 簡狄 ,敦仁勵翼,吞卵產子。遂自修飾,教以事理,推恩有德。”

(5).指提高學養。 唐 張九齡 《上封事》:“故於用人之際,不可不第高下。若高下不可妄乾,天下士流,必刻意脩飾,思齊日眾,刑政自清。” 宋 蘇洵 《上皇帝書》:“臣愚以為父兄之所任而得官者,雖至正郎,宜皆不聽任子弟,唯其能自脩飾,而越録躐次以至於清顯者乃聽。”

(6).合乎禮義。《荀子·子道篇》:“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脩飾,孝子不從命,乃敬。”

(7).謂使之合乎禮義。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孝為百行之首,猶須學以脩飾之,況餘事乎!”

(8).指講究外表、形式。《三國志·蜀志·蔣琬傳》:“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脩飾為先。”《資治通鑑·漢宣帝神爵元年》:“上頗脩飾,宮室、車服盛於 昭帝 時。”

(9).引申謂故意做作以取悅於人。《墨子·非儒下》:“ 孔 某盛容脩飾以蠱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禮以示儀,務趨翔之節以勸眾。”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行不脩飾,名跡無愆;操不激切,素風愈鮮。”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玄默

(1).謂沉靜不語。《淮南子·主術訓》:“天道玄默,無容無則。”《三國志·吳志·張溫傳》:“爭名者嫉其才,玄默者非其譚。” 明 方孝孺 《應教恭賦靜妙軒》詩:“孰知神妙理,乃在玄默中。”

(2).謂清靜無為。《文選·揚雄<長楊賦>》:“且人君以玄默為神,澹泊為德。” 李周翰 註:“玄默,無事也。”《漢書·刑法志》:“及 孝文 即位,躬脩玄默,勸趣農桑,減省租賦。”《舊唐書·文藝傳下·劉蕡》:“朕聞古先哲王之理也,玄默無為,端拱思道。” 景耀月 《古詩》:“至道尚玄默,寧靜持其鈞。”

避名

猶言隱姓埋名。《後漢書·逸民傳·韓康》:“時有女子從 康 買藥, 康 守價不移,女子怒曰:‘公是 韓伯休 那?乃不二價乎?’ 康 嘆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藥為?’乃遯入 霸陵 山中。” 清 姜宸英 《哭魏叔子》詩之二:“更無 安道 能求死,只有 韓康 解避名。”

深淵

(1) 深潭

後牆緊貼著崢嶸的山石,前臉正對著萬丈的深淵。——《雨中登泰山》

(2) 特指海淵

南太平洋上阿爾求斯海深淵

(3) 比喻險境

如臨深淵

(4) 比喻無法擺脫的困境

苦難的深淵

駕言

(1).駕,乘車;言,語助詞。語本《詩·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後用以指代出遊,出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一:“駕言發 魏 都,南向望 吹臺 。”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鄭澤 《贈鈍根游海上》詩:“長帆翼金風,駕言拾海月。”

(2).傳言;託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石經淪缺,存半毀幾;駕言永久,諒用憮焉。” 明 文秉 《先撥志始》卷上:“ 李可灼 敢以無方無製之藥,駕言金丹,夕進御而朝賓天。”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然一旦成此大釁者,良由降虜 哱拜 久懷異圖,駕言云雲。” 清 蒲松齡 《上孫給諫書》:“凡以膚受來愬者,直笑曰,我不曾目見;有駕言毀駡主翁者,直笑曰,我不曾耳聞。”

相忘

彼此忘卻。《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宋 蘇軾 《送穆越州》詩:“江海相忘十五年,羨君松柏蔚蒼顏。” 白采 《被擯棄者》:“我寶寶一天一天的煩聒我,同伴都像與我相忘了。”

道德

(1)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標準和禮貌規矩

(2) 合乎道德的

詩詞推薦

述志原文_述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