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給事知越州原文
出疆直欲請長纓,絕域皆知鄭眾名。
擁節初聞歸禁闥,懷章非是厭承明。
淩虛觀閣仙鰲曉,倒景湖山鑒水清。
遙想蘭亭多勝集,早傳佳句到都城。
詩詞問答
問:送程給事知越州的作者是誰?答:王陟臣
問:送程給事知越州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送程給事知越州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2. 《續會稽掇英集》卷四
參考注釋
出疆
猶出境。古代指離開某一封國疆土,前往他國。《禮記·曲禮下》:“大夫私行,出疆必請,反必有獻;士私行,出疆必請,反必告。”《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史記·晉世家》:“ 宣子 ,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出疆乃免。” 明 劉基 《春秋明經·公子結勝陳人之婦於郵遂及齊侯宋公盟齊人宋人陳人伐我西鄙》:“古者,大夫之出疆也,受命而不受詞,有可以安社稷利民人者專之可也。” 梁啓超 《義大利建國三傑傳》二六:“凡欲救國者,不可無其具;農夫出疆,猶不能舍耒耜。”
長纓
長繩子,今也比喻革命軍隊,革命力量
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漢書·終軍傳》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毛 * 《清平樂·六盤山》
絕域
極其遙遠的地方(多指國外)
願從谷吉,效命絕域。——《後漢書·班超傳》
眾名
萬物之名。《尹文子·大道上》:“名生於方圓,則眾名得其所稱也。”
擁節
(1).執持符節。亦指出任一方。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二:“將軍擁節起,戰士夜鳴弓。”《隋書·高祖紀下》:“ 燕 南 趙 北,實為天府,擁節杖旄,任當連率。” 宋 蘇軾 《賀蔣發運啟》:“擁節東南,上寄一方之休戚。”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傅文忠之謙》:“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擁節,屢鎮邊隅。” 孫中山 《實行裁兵宣言》:“躬自減削,以導國人,亦冀擁節諸公,翻然憬悟。”
(2).指執持儀仗。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勸仕》:“鳴騶盛,擁節嚴,行行避人誰敢前?”
禁闥
宮廷門戶。亦指宮廷、朝廷。《史記·汲鄭列傳》:“臣常有狗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願為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願也。”《北史·李弼等傳論》:“ 魏 廣 陸王欣 , 元氏 懿戚,從容禁闥而已。” 唐 王翰 《相如歌辭·蛾眉怨》:“琳琅禁闥遙相憶,紫翠巖房晝不開。”《明史·后妃傳二·神宗孝靖王太后》:“朕昔在青宮,莫親溫凊;今居禁闥,徒痛桮棬。”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啟禎野乘》:“況爾久歷邊陲,即當召還禁闥。”
非是
(1).謂不正當的事。《管子·明法解》:“國無明法,則百姓輕為非是。”
(2).以非為是。《荀子·修身》:“非是是非謂之愚。” 楊倞 註:“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則謂之愚。”
(3).不正常,意外。
(4).不當;有過錯。《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臣前奏請葬 丁姬 復故,非是。”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侵官固非是,妄作譴可懲。”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後,故稱。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寢曰左右之路寢,謂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後者也。”
(2).即 承明廬 。《漢書·翼奉傳》:“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 武臺 、 麒麟 、 鳳皇 、 * 、 玉堂 、 金華 之殿,獨有 前殿 、 曲臺 、 漸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陽尹荊州》詩:“驂駕乘駟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想夜半 承明 ,留教視草,卻遣籌邊。”參見“ 承明廬 ”。
淩虛
升向高空或高高地在空中。 三國 魏 曹植 《節游賦》:“建三臺於前處,飄飛陛以凌虛。”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剔腹背無益之毛,攬六翮凌虛之用。” 清 黃遵憲 《大阪》詩:“江山入眼花光媚,樓閣凌虛海氣豪。”
觀閣
樓閣。《後漢書·劉盆子傳》:“ 盆子 惶恐,日夜啼泣,獨與中黃門共臥起,唯得上觀閣而不聞外事。”《水經注·穀水》引 晉 孫盛 《魏春秋》:“ 景初 元年, 明帝 愈崇宮殿,雕飾觀閣。” 宋 陳師道 《虞美人·席上贈王提刑》詞:“城南觀閣連雲起,形像丹青里,使君笳鼓渡江來,盡帶 江 南春色,放春回。”
倒景
見“ 倒影 ”。
湖山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裊。”
遙想
回想很久以前的事
遙想當年
蘭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紹興市 西南之 蘭渚山 上。 東晉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謝安 等同游於此, 羲之 作《蘭亭集序》。
(2).指《蘭亭帖》。 唐 李約 《蕭子云飛白蕭字贊序》:“比獲《蘭亭》之書,世情觀之,未若野人之塊,不闕於世,在世為無用之物,苟適余意,於余則有用已多。” 宋 陸游 《太平時》詞:“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儀 《<蘭亭集>刻》:“《蘭亭》一百一十七刻,裝褫作十冊,乃 南宋 理宗 內府所藏,每版有內府圖書鈐縫玉池上,後歸 賈平章 。” 郁達夫 《寄映霞》詩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傳,苦無椽筆寫《蘭亭》。”
(3).見“ 蘭亭春 ”。
佳句
詩文中精闢的語句
都城
古代諸侯封給卿大夫的采邑;首都;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