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太液秋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賦得太液秋風原文

蘭舟浮太液,葭岸起秋風。

蹙得波紋細,分來日影融。

偃蘆惟益白,經蓼已辭紅。

幾度濯清處,吟懷迥不同。

詩詞問答

問:賦得太液秋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賦得太液秋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賦得太液秋風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四十四

參考注釋

蘭舟

木蘭木製造的船。這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對船的美稱

太液

(1).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餘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漢 班固 《西都賦》:“前唐中而後 太液 。”參閱《三輔黃圖》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後,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 太液 ,鳳吹遶 瀛洲 。”參閱 清 《嘉慶一統志·西安府二·大明宮》。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時名 西華潭 。 清 稱 太液池 。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餘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 北海 ,橋南稱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稱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

秋風

秋天的風

波紋

水面輕微起伏而形成的水紋

日影

日光照射物體所成的陰影

吟懷

作詩的情懷。 唐 杜荀鶴 《近試投所知》詩:“白髮隨梳落,吟懷説向誰?” 元 張養浩 《擬四季歸田樂·春》詩:“天隨野色遙,山與吟懷清。” 元 趙善慶 《憶王孫·尋梅》曲:“橫斜數枝僧寺側,動吟懷。” 清 華嵒 《辛酉題古木泉石圖》詩:“誠可覊游目,況復達吟懷。”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不同,所務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慣,跟我們不同。”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南齊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後漢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

詩詞推薦

賦得太液秋風原文_賦得太液秋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