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素書屋原文
書屋山之陰,朴斲非藻梲。
室實藏委宛,廊亦循曲折。
硌砟既延步,於焉稱休歇。
開窗攬岩姿,岩林葉未發。
漫誚畫鮮韻,卻見山有骨。
適然稱素抱,宜向蘭台說。
詩詞問答
問:抱素書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抱素書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八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
2. 去聲
參考注釋
書屋
供讀書的房子
朴斲
亦作“ 朴斵 ”。砍斫;削治。《書·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樸斵,惟其塗丹雘。” 孔 傳:“為政之術,如梓人治材為器,已勞力朴治斵削,惟其當塗以漆丹以朱而後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貫休 《上裴大夫》詩之二:“我有白雲琴,朴斲天地精。” 宋 葉適 《孫祖佑解元世友堂》詩:“朴斵吁已勤,礱密審所宜。”
削治;治理。《文選·張華<勵志詩>》:“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朴斲,終負素質。” 李周翰 註:“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飾之,雖勞於理削,終不成器也。” 唐 楊炯 《臥讀書架賦》:“朴斲初成,因夫美名。兩足山立,雙鉤月生。” 宋 葉適 《代宋彥遠青詞》:“從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節,況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時。”參見“ 朴斲 ”。
藻梲
體面繪有水藻圖案的樑上短柱
山節藻梲。——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委宛
(1).委曲婉轉。《再生緣》第五九回:“就懇同胞作主張,把這些情形委宛達君王。”《紅樓夢》第二五回:“ 賈政 在旁聽見這些話……委宛勸解了一番。” 胡也頻 《光明在我們的前面》:“果然她拒絕了,卻找出一個很委宛的理由。”
(2).柔和,婉順。 清 張惠言 《先妣事略》:“嘗得 白 太孺人歡,於先後委宛備至,於人無所忤。”
(3).曲折。 清 元璟 《十月朔入會稽山平陽寺參寒泉老人》詩:“波光清泛 耶溪 曲,山色奇爭委宛開。” 清 劉大櫆 《浮山記》:“有洞曰 三曲 ,洞中乳石成柱,委宛覆折。”
曲折
(1) 彎曲
一條曲折的小路
(2) 委曲
巷道曲折
(3) 複雜的、不順當的情節
這件事情裡面還有不少曲折
(4) 違背自己本意的奉承
據經正對,無所曲折
於焉
從此;於此。 唐 顧況 《塞上曲》:“酣戰祈成功,於焉罷邊釁。” 唐 唐彥謙 《游南明山》詩:“於焉偶閒暇,鳴轡忽相聚。”
於是。《詩·小雅·白駒》:“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朱熹 集傳:“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遙而不去。” 陳奐 傳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搖也。今字作‘逍遙’。”《後漢書·董卓傳論》:“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 崑岡 之火,自茲而焚,《版》《盪》之篇,於焉而極。” 唐 元稹 《相和歌辭·決絕詞》:“有美一人,於焉曠絶。” 明 劉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軒》詩:“珍重無生侶,於焉托清淨。”
休歇
停止。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四:“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後痛吾心兮無休歇。” 唐 高適 《酬李少府》詩:“日夕捧瓊瑤,相思無休歇。”《秦併六國平話》卷上:“怎知世變推遷, 春秋 五伯之後,又有 戰國 七雄,天下龍爭虎戰,干戈塗炭,未肯休歇。” 明 陳繼儒 《念奴嬌·陳定生建遠閣以娛、宮保公寄此題之》詞:“雨驟風僝,狂霾休歇,畢竟青天現。” 葉聖陶 《兒童節》:“ 王大春 説:‘那小叫化倒有恆心,跟了那么些路,還是不肯休歇。’”
適然
(1).偶然。《韓非子·顯學》:“故有術之君,不隨適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其後常然。”《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兩處取名,適然相同。”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九:“人之賦形,有羊白,有兔缺,有六指,非適然而有,由星氣胎感致之。”
(2).當然。 漢 賈誼 《治安策》:“至於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慮不得於耳目,以為是適然耳。”《漢書·禮樂志》:“至於風俗流溢,恬而不怪,以為是適然耳。” 顏師古 註:“言正當如此,非失道也。”
素抱
(1).平素的志趣、抱負。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五:“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南史·劉瓛傳》:“奉教使恭召,會當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顧。” 唐 韋應物 《端居感懷》詩:“沉沉積素抱,婉婉屬之子。” 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先器識而後文藝,既端素抱於平時;本經史而為詞章,盍展長才於寸管。”
(2).向來存於心間。 茅盾 《子夜》五:“對於父親的生活和思想素抱反感的 蓀甫 突然間把 屠維岳 剛才給與他的好印象一變而為憎惡。”
蘭台
(1). 戰國 楚 台名。故址傳說在今 湖北省 鍾祥縣 東。《文選·宋玉<風賦>序》:“ 楚襄王 游於 蘭臺 之宮, 宋玉 、 景差 侍。” 李周翰 註:“ 蘭臺 ,臺名。” 唐 張九齡 《登古陽雲台》詩:“ 楚國 茲故都, 蘭臺 有餘址。”
(2). 漢 代宮內收藏典籍之處。《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蘭臺,掌圖籍祕書。” 漢 焦贛 《易林·巽之明夷》:“典策法書,藏蘭臺,雖遭潰亂,獨不逢災。”
(3).泛指宮廷藏書處。《南史·徐勉傳》:“方領矩步之容,事滅於旌鼓;蘭臺石室之典,用盡於帷蓋。”
(4).指御史台。 漢 代的御史中丞掌管蘭台,故稱。《資治通鑑·齊東昏侯永元二年》:“ 慧景 燒蘭臺府署為戰場。” 胡三省 註:“蘭臺,御史臺也。” 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雜辯》:“蓋御史有兩丞,其一在蘭臺,謂之中丞。”又 東漢 時 班固 為蘭台令史,受詔撰《光武本紀》,故史官亦稱“ 蘭臺 ”。
(5). 唐 代指秘書省。 唐 白居易 《秘書省中憶舊山》詩:“猶喜蘭臺非傲吏,歸時應免動移文。” 唐 李商隱 《無題》詩:“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馮浩 箋註:“《舊書·職官志》:秘書省, 龍朔 初改為蘭臺, 光宅 時改為麟臺, 神龍 時復為秘書省。”
(6).相術家指鼻的左側。《太清神鑒》卷二:“準頭主富貴貧賤,百事吉凶……左為蘭臺,右為廷尉。”《舊唐書·方伎傳·袁天綱》:“ 天綱 謂 淹 曰:‘公蘭臺成就,學堂寬博,必得親糾察之官,以文藻見知。’” 明 謝讜 《四喜記·詩禮趨庭》:“天庭忒恁低,地閣那曾偉,準頭偏,蘭臺、廷尉俱虧……恐今生虎榜姓難題。”
(7).道教指肝臟。《雲笈七籤》卷十九:“經曰:‘肺為尚書,肝為蘭臺,心為太尉公。’”